|
|
发表:2007/5/25 18:12:07 人气:165
|
楼主 |
经济数据基本面的运用.
、经济新闻和经济数据对外汇市场的短期波动的影响 国际外汇市场上外汇价格的每天波动幅度大致在0.8%--1.5%之间,波动幅度大时可以达到5%以上(以去年欧元、纽币都远远超出5%这个范围)。外汇市场上汇率经常性的大起大落说明了外汇市场的两大特征:第一,风险大:第二,在外汇市场投资获得巨额利润的可能性存在。外汇市场价格波动除了本身内在的经济周期率之外,还有其他的因素。在影响外汇市场波动的经济新闻中,美国政府公布的关于每月或每季度美国经济统计数据的作用最大,其主要原因是美元是外汇市场交易的最重要的货币。从经济统计数据的内容来看,按作用大小排列可分为利率变化、就业人数的增减、国民生产总植、工业生产、对外贸易、通货膨胀情况等。这种排列并不是绝对的,例如,美国对外贸易的每季度统计数曾是影响美元走势的重要数据之一。 80年代中期之前,每当美国贸易数字公布的前几天,外汇市场就会出现种种猜疑和预测,引起外汇市场的剧烈波动。但是在80年代中后期,其作用越来越小,原因是市场已真正意识到,目前外汇市场交易额中,国际贸易所占的比重不是很大仅仅为1%左右。所以,现在美国对贸易统计数据公布时,外汇市场经常不会对它作出很大的反应。现在相对比较重要的几个数据: 1、 利率政策 在各个经济数据中,各国关于利率的调整以及政府的货币政策动向无疑是最重要的。对外汇汇率和利率的相互关系本文不作详细介绍,但这里要强调这一点。有时政府虽然没有任何货币政策,但只要外汇市场有这种期待,或者说其他国家多采取了类似的行动,那么,外汇市场会继续存在这一政府会改变政策的期待,是这一个国家的货币汇率出现大幅度波动。 2、 非农业就业人口 美国关于非农业就业人数的增减数和失业率是近几年影响外汇市场的重要数据。这组数据由美国劳工部在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公布。在外汇市场看来,它是美国宏观经济的晴雨表,数字本身的好坏预示着美国经济前景的好坏。因此,这组数据公布前的1—2天,只要市场上有任何有关这一数据的风言风语时,美元抛售风就会愕然而止。美国政府公布的经济数据可以分为3类:先行指标、同步指标、滞后指标。具体包括:先行指标( Leading Indicator)。 先行指标是对未来的经济发展产生影响的经济指标的统计。市场分析者常参考这些指标分析未来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对今后汇率发展方向的影响。 先行指标指数的组成部分及其在指数构成中权重如下: 1) 生产及制造业工人平均工作周 1.014 2) 制造业工人的失业率 1.0141 3) 消费品和原材料的新订单 0.973 4) 500家大公司普通股股票价格 1.149 5) 库存的实际变化 0.986 6) M2的货币供应量 0.932 7) 流动资产总额的变化 0.9 8) 敏感性物价的变化 0.892 9) 成套设备的合同及订单 0.946 10)新颁发的私人住宅建筑许可证 1.054 11)净经济主体的组成 0.973 12)销售不畅公司的比例 1.081 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Concurrent Indicator and Lagging Indicator) 同步指标的变动时间与一般情况基本一致,滞后指标的变动时间则往往落后于一般经济情况的变动。这两类指标可以显示经济发展的总趋势,并确定或否定先行指标预示的经济发展趋势,而且通过它们还可以看出经济变化的深度。 较重要的同步指标和滞后指标有: 1) 国民生产总植及价格平减指数(GNP and GNP Deflator) 2)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3) 零售指数(Retail Sales Index) 4) 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5) 个人消费指出(Perso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s) 6) 工业生产指数(Industrial Production) 7) 全国采购经理协会指数(NAPM) 8) 商业库存(Business Inventory) 9) 设备开工率(Housing Starts) 10) 工厂订单(Factory Order) 11) 住房开工率(Housing Starts) 12) 商品贸易收支(Merchandise Trade Balance) 13) 消费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 CPI) 14) 生产物价指数(Producer Price Index, PPI)
二、影响外汇市场短期波动的政治因素 与股票、债券等市场相比,外汇市场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要大得多。当某一件重大国际时间发生时,外汇市场的跌落幅度会经常性地超过股市和债券市场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外汇作为国际性流动的资产,在动荡的政治局势下所面临的风险会比其他资本大:而外汇市场的流动速度快,又进一步使外汇市场在政治局面动荡时更加激烈地波动。 外汇市场的政治风险主要有政局不稳定引起经济政策变化、国有化措施等。从具体形式来看,有大选、战争、政变、边界冲突等。从资本安全角度出发,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军事强国,其经济也仍处于领先地位,所以,一般政治动荡产生后,美元就会起到“避风港”(safe haven)的作用,会立刻走强。政治事件经常是突发性事件,出乎外汇市场的意料,这又使外汇市场的现货价格异常剧烈地波动,其波动幅度大大超过外汇价格的长期波动幅度。如,苏联8.19事件、英国1992年大选和美国攻打伊拉克的“沙漠风暴”计划,说明了政治事件对外汇短期走势影响的一些规律。 三、政府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 1973年以后国际货币体系中实行的浮动汇率制之后并不是一种彻底浮动汇率制,而是一种所谓肮脏的浮动汇率制,其原因是工业国家中央银行对外汇的经常性干预。政府制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每天都影响着市场的价格波动。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对外汇市场不但会透过制定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进行间接干预,还经常在外汇市场异常剧烈的波动时,直接干预外汇市场。 这种政府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也是影响外汇市场短期走势的重要因素。 1、 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目标自从浮动汇率推行以来,工业国家的中央银行从来没有对外汇市场采取彻底的放任自流的态度,相反,这些中央银行始终保留相当一部分的外汇储备,其主要目的就是对外汇市场进行直接的干预。一般来说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的价格出现异常的大的、或是朝同一方向连续几天剧烈波动时,往往会直接介入市场,通过商业银行进行外汇买卖,以试图缓解外汇剧烈波动。对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原因,理论上可以有很多解释,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原因大致有三个。 第一、 汇率的异常波动常常与国际资本流动有着必然联系,它会导致工业生产和宏观经济发展出现不必要的波动,因此,稳定的汇率有助稳定国民经济和物价。 第二、 中央银行直接干预外汇市场是为了国内外贸政策的需要。一个国家的货币在外汇市场的价格较低,必然有利于这个国家的出口。 第三、 中国银行干预外汇市场是出于抑制国内通货膨胀的考虑。宏观经济模式证明,在浮动汇率制的情况下,如果一个国家的货币汇价长期性地低于均衡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会刺激出口。 2、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手段和效益中央银行在进行这种干预时采取的手段:(1) 中国银行在外汇市场上买进或卖出外汇时,同时在国内债券市场上卖出或买进债券,从而使汇率变而利率不变。(2) 中央银行在外汇市场上通过查询汇率变化情况、发表声明等,影响汇率的变化,达到干预的效果,它被称为干预外汇市场的“信号反应”。中央银行这样做是希望外汇市场能到这样的信号。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的历史至少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结论。第一, 如果外汇市场异常剧烈的波动是因为信息效益差、突发事件、人为投机等因素引起的,而由于这些因素对外汇市场的扭曲经常是短期。第二, 如果一国货币的汇率长期偏高偏低是该国的宏观经济水平、利率和政府货币政策决定的。
经济基本面分析
在外汇买卖中,每个人都希望准确地对汇率进行预测,这样可以保证自己获利。这是大家做好外汇买卖的基础。 外汇的分析方法分成基本面分析和技术面分析。历史上,大家一直对哪种分析方法 我们把这两种分析方法简明扼要地告诉大家,并指出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我们认为,已熟练地掌握了技术面分析,如再能掌握基本面分析,对汇市的操作会有好处。因为基本面分析注重点的是分判断某种货币的长期走势,是做定性分析的;与之相对的技术分析的注重点是判断以那个价格买卖的,是做定量分析的。 我们先讲一下基本面分析。在汇率的起伏中,汇率的变化很难把握,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影响汇率的重要因素如下:首先是各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这是影响汇市的最基本因素。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如果上升,对该国的货币就会形成利好,这个国家的货币就会升值,在汇市中,美元占据了主导地位。美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影响着汇市。一定要关心美国的经济数据。本月美国公布的经济数据普遍不好,会造成美元大幅下挫。2002年11月6日周四凌晨,因失业率上升、制造业萎缩以及消费信心下降,美联储调低利率50个基点,使利率降至1961年7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在此之前多数经济学家预测此次美联储将降息25个基点。美联储此次调低利率50个基点,令市场吃惊。其后,美元兑主要货币跌至短期支撑位下方。 国际收支,也是影响汇市的基本因素之一。国际收支是指商品和劳务的进出口和资本的输出和输入。的对外贸易有赢余,也叫顺差;相反,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出在国际的收支中,一个国家的收入大于支出,那么说明这个国家现收入小于支出,那么这就是贸易的赤字,也叫逆差。一个国家的贸易出现顺差,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的基本面好,市场上对这个国家货币的需求增加,便会使这个国家的货币升值,如果一个国家的贸易出现逆差,市场上对这个国家货币的需求就会减少,便会使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 货币的供应量:货币的供应量是指一个国家的央行或发行货币的银行发行货币的数量,这对汇率的影响很大的,一个国家必须保证自己国家的货币供给保持一定的数量。如果发行的纸币过多,就会出现向1948年的国民党政权滥发纸币,造成纸币大幅贬值,最后造成了整个金融市场的崩溃。当然这是极端的情况了。平常各个国家的央行也要控制货币的供应量。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缓慢,或者经济在衰退。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当局就要考虑增加货币的供应量来刺激经济,同时调低利率,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个国家减息的可能性就会加大。反之,如果在采取了这种政策之后,经济好转,多发行货币,这会造成了货币增长过快。那么这个国家的货币当局就要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它要减少货币供应量,避免通货膨胀。这时,这个国家加息的可能性就会加大。 利率水平:利率和汇率是紧密联系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利率过低,那么有可能造成货币从一个低利率的国家流出,流向一个高利率的国家。大家就可以获取息差。在国际上有一种:“抛补套利”就是根据这个原理这样操作的。美元的走势,受到利率的影响最大。美国连续降息后,美国的利率水平已经是最低水平,美元对其他的主要货币连续的贬值。 如何看各个国家经常公布一些经济的数据 1) PPI:这是生产者物价指数。它说明生产原料价格的情况,可以用来衡量各种不同的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化情况。各国是通过统计局来向各大生产商搜集各种商品的报价,并通过自己的计算方法计算出百进位形态以便比较。例如:现在美国公布的数据以1967年的指数当作100来计算,这个指标由美国劳工部公布,每月一次。大家看到如果公布的这个指数比预期高,说明有通货膨胀的可能。有关方面会就此进行研究,考虑是否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个国家的货币因而会升值,会产生利好。如果这个指数比预期的差,那么该货币会下跌。 2) CPI:这是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英文缩写。这个指数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的变化情况。这个指数也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经常参考的指标。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就用它来衡量美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是否以加息或减息来控制美国经济的方法。这个指标在美国由劳工部每月统计一次后公布,我们应该引起重视。当这个指数上升时,显示这个地区的通货膨胀率上升了,说明货币的购买力减少了。理论上对该货币不好,可能会引起这个货币的贬值。目前欧洲央行把控制通货膨胀摆在首要位置。通货膨胀却利好这个货币,假如通货膨胀受到控制,利率同时回落,该货币的利率反而会下跌。 3) RPI是零售物价指数。在美国,这个数据由美国商务部在每月的全国性商业调查中进行抽样调查。用现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商品均做为调查对象,包括家具,电器,超市上销售的商品和药品等,不包括服务业的消费。如果经济发展迅速,个人消费就会增加。供过于求,导致物价上升,这个指数就会上升,将为后来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该国的政府就会收紧货币政策。于是利率趋于上升,给这个国家的货币带来利好的支持。 4) UE是指失业率。由国家的劳工部统计,每月公布一次。各国的政府通过对全国的家庭的抽样调查,来判断这个月该国月内全部劳动人口的就业情况。如果有工作意愿,却未就业的这个数字,就是失业率。这个指标是很重要的经济指标。以欧元区为例:当欧元启动时,欧盟各国的失业率在10%以上,高于美国,于是导致欧元一路下跌。在11月初,日本的失业率由5. 5%下降为5.4%,日元因此一举突破了121的关口,直至119水位. 5)外贸平衡数字:这是衡量国于国之间的商品贸易,构成经济活动的重要一环。如果一个国家的进口总额大于出口,这就是贸易逆差,反之,就是顺差。如果一个国家的贸易经常出现逆差,这个国家的货币贬值的概率就会很大。因为货币贬值,就会使商品的出口的竞争力上升,反之,则看好该货币。 6)综合领先指标:这是用来预测经济活动的指标。以美国为例,美国商务部负责收集资料,其中包括股价,消费品新定单,平均每周的失业救济金建筑,消费者的预期,制造商的未交货定单的变动,货币供应,销售额,原材料的生产销售,厂房设备以及平均的工作周。经济学家可以通过这个指标来判断这个国家未来的经济走向。如果领先指标上升,显示该国的经济的增长,有利于该国货币的升值。如果这个指标下降,则说明该国经济有衰退迹象,对这个国家的货币是不利的
|
|
|
----------------------------------------------------------- http://spaces.msn.com/members/19811117chenhao
有人说:我在路上,你在路上,他也在路上,只是不知道谁在
谁的路上,自己又在哪条路上.
我曰:无间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