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9/28 21:09:05 人气:292
|
楼主 |
女教师周末卖淫
南方周末》(06年2月23日)发表了记者傅剑锋一篇题为《平时是天使,周末是魔鬼》的文章。文章说:2002年春节,年仅19岁的乡村女教师徐萍为了筹集三个弟弟高昂的学杂费,同时为偿还父母因经商失败所欠下的债务,不得已,瞒着全家人出去卖身。周一至周五在乡村小学教书,周六和周日毅然去城里卖身。直至两年后因道德上自责以及性病引发病痛才停止卖身生涯。 对此,傅剑锋评论说:“诚然,天使变魔鬼的悲剧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责任,但我认为,主要责任是那位乡村女教师徐萍自己。因为,她的卖身行为完全是她自愿的,不是别人强迫的。没有谁强迫她做小姐,她只是因为需要更多的钱给弟弟读书,就这样一个原因,就让她义无返顾的卖身了,而当时的她才19岁。年轻不懂事是否是一个原因?对个体生命尊严意识的缺失是否是一个原因?对女性价值的无意识贬损是否又一个原因?最主要的,也是几乎所有论者有意或无意忽视的一个原因是:不管女教师家庭因父亲多病、弟弟上学学费昂贵、工资收入微薄等等,归因于一点就是她非常需要钱,但她家及她都非常贫穷,但这也正是我所要追问的:贫穷难道就是卖身的理由?而且,是唯一的理由?” 傅剑锋此话问得好!徐萍父母有病在身,已经无法通过正常工作赚钱回来。以前贷款买车,因车祸及经营不善欠下一大笔钱。徐萍自己在小学教英语,工资极低不说,每个月还不能按时收到。三个弟弟读书的学杂费(一个在读大学,另一个已考进大学,因付不起学费只好继续再读一年高中,第三个在读高中),由做姐姐的徐萍埋单。徐萍工作没几年,本无积蓄,靠什么埋单?既然埋单的正常渠道看不见,就只好靠非正常手段了。 我们不用急于讨论卖身赚钱供弟弟上学这事对与否,先来看一看徐萍所处的这个社会大背景如何。我想,如果说卖身是灵魂的堕落、道德的沦丧,那么造成徐萍走上这条不归路的首先应该是贫穷,贫穷才是她罪孽滋生的开始,让她独对良知,一生苦涩,无法回首。 根据联合国去年8月25日公布的关于“全球发展不均”报告,现在的世界要比十年前更加不平等。具体而言,世界80%的国内生产总值由发达国家的10亿人口掌控;其余的20%由发展中国家的50亿人口分享。联合国统计还发现,中国的基尼系数已超过正常指标范围,即贫富差别已进入不合理的状态。基尼系数是一套预警机制,0。4是它的警戒水位,超过0。4,这个国家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中。中国的基尼系数在1994年就超过了警戒线,2005年达到了0。463。拿北京市来说,最富裕的人口所拥有的财富是最贫穷的20%的人口所拥有的财富的11倍。在发达国家,贫富差别一般在5至6倍之间(资料来源于《凤凰周刊》2005年第28期) 贫富不均、差距越拉越大。富人的财富以几何级在迅猛递增,而弱势群体的人数也在一步步扩大。这无疑是社会机制不合理引发的悲剧,同样也是导致一个贫民女儿道德逆行的原由之一。 再来看看徐萍所处的这个广大农村又是怎样一种情景呢!农民生活艰辛,长期负担着沉重赋税。赋税分配极为粗放,不认贫富一律按全年收入的5%征收,而且既没有对维持生存的那部分收入的豁免,也没有对生产资料的豁免。近一二十年来县乡各级基层政府还在赋税之外层层加码,摊派多如牛毛的费用。而且这种税不是由专门的税务机构征收,而是动用乡镇干部甚至是警察来代劳。无钱交纳的家庭,手持警棍的一拨人就冲到他们家里,强行牵猪牵牛,扛走粮食,公然夺人生产、生存资料(资料来自《上海证券报》2005年5月28日)。 这,既是广大农民的耻辱,同时也是社会的耻辱。徐萍及徐萍一家可以说是生活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于贫困线上,她们一家子拿什么来脱贫(不谈致富)?徐萍无法象城市里的教师那样给学生做家教以赚取小把或大把的外快。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有着天壤之别,这是中国现行教育制度重心不一的畸形表现。 现今事实是,比较有限的教育资源都向大城市集中,在大城市中又向极少数的重点学校靠拢。于是这样,高等院校成了富人和权贵的盛宴。教育事业原本负有推进社会公正的使命,现在这事业却种下了朵朵不公正的花卉。城市出身的子弟中拥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学历的人数分别是农村出身子弟的281倍和323倍,而农民人口又占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见关澜女士《公民常识》一书)。 农民的孩子其实也想上大学,但因为贫穷,只能过早地挑起家庭的经济重担,远离高校这所向往的大门。残酷的现实一次次无情地阉割他们想要得到一份知识、想要做一个现代文化人的美梦。 傅剑锋在文章中振振有词地说:“贫穷不是罪恶,但依靠卖身来改变贫穷就是一种罪恶。因为,“万恶淫为首”的古训仍然是多数人的道德戒律;因为,卖身违反国家法律。而这位天使魔鬼女教师一开始就选择了一条不归路,正如“污水定律”一样,她卖身的污水使她当教师的圣洁之水也变得污浊不堪了。她双面人的形象对孩子也是一种道德的玷污,从她选择卖身的第一天起,她就不配当一个天使了,因为,卖身本身就是对圣洁天使的一种讽刺和嘲弄。” |
|
|
----------------------------------------------------------- http://spaces.msn.com/members/19811117chenhao
有人说:我在路上,你在路上,他也在路上,只是不知道谁在
谁的路上,自己又在哪条路上.
我曰:无间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