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开心灌水 >> 胡言乱语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号码:110327
呢称:
怡柔
等级:3
积分:29182
主题:2984
回复:7062
注册:2000/12/30 2:53:03
发表:2006/9/21 13:23:12 人气:282 楼主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二册第七单元第19课
教材分析:《蚂蚁和蝈蝈》是一篇短小却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本课的难点是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口头造句,“又……又……”说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蚂蚁和蝈蝈对待生活的不同态度和不同结果的对比,使学生懂得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乐观生活态度,歌颂勤劳勇敢的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4、分角色演课文故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 谈话:小朋友们,树林里有一棵老树,他见识可多了,林子里发生的事他全知道,你们想不想听树爷爷讲故事?
请小朋友仔细看,认真听。播放课件:(有一棵老树说话:“小朋友们,你们好!今天就给大家讲个蚂蚁和蝈蝈的故事吧。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2、师范读: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好冷啊!你冷吗?(出示句子: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谁试着读读这句话,指名朗读,学生评价相机,字理学习“刮”
刮字左右结构,立刀旁,立刀旁与刀有关。同学们想想,平时小刀刮到手会有什么感觉?那冬天的风吹到脸上像刀刮一样,也是很疼的,这样的冬天非常的(冷)哪个小朋友再来试试,把冬天的冷读出来。(指名朗读,学生互评)
3、在这寒冷的冬天,我们一块到小蚂蚁家去,看看他们在干什么?(课件显示蚂蚁洞图)
4、我们再去看看小蝈蝈,哎呀,他们怎么啦?(课件显示蝈蝈过冬图)
5、看到这样的情景,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学生质疑。)
6、你们真会思考,树爷爷听了你们的回答,很高兴。(课件显示:老树爷爷笑着说:“是呀,蚂蚁和蝈蝈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呢?聪明的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吗?)
(二)、 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好!请同学们打开书113页,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把你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1、 把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指名朗读,自评)
2、 小蚂蚁在这炎热的夏天里——搬粮食。那他们是怎样搬粮食的?(课件显示蚂蚁搬粮食)
3、(课件出示句子:他们有的背,有的拉,个个满头大汗)指名朗读,互评。
4、小蚂蚁在辛勤地劳动,有的背,有的拉,你想一想,蚂蚁劳动的时候,还会有那些动作?能不能把你刚才想好的词放到这个句子里说一说呀?
5、蚂蚁累得(满头大汗),我们看“汗”字,哪位同学能结合字理知识说说怎样记汗字。
(出示“汗”字生:“汗”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三点水,右边是一“干”活的“干”字,干活就会出汗。(点击“汗”字的字理演变)你们看,小蚂蚁的额头上大滴大滴的汗珠流下来,小蚂蚁个个满头大汗,这说明什么?谁来夸夸小蚂蚁。
6、 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夏天这么热,可小蚂蚁不怕苦,不怕累,真值得我们学习,我们把对小蚂蚁的赞美之情读出来。如果加上动作更能干了。(指名读,互评,全班齐读)
(三)、 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那蝈蝈是怎样度过这炎热的夏天的?(课件显示蝈蝈乘凉图)
2、(相机出示句子: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齐读。指导朗读(蝈蝈想唱歌就唱歌,想睡觉就睡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就是(自由自在)你能读出蝈蝈的自由自在。(个别读,生评)
3、比较句子练习朗读,引读(夏天真热,一群蚂蚁在搬粮食,他们……几只蝈蝈看到了,都笑……)
4、蝈蝈笑蚂蚁是傻瓜,想想蝈蝈当时会说些什么?
5、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配上动作表演)
6、分小组演读,请一个小组来汇报。学生点评。
(四)、回顾课文第三自然段,展开讨论。
(过渡)蚂蚁就这样辛勤的工作着,蝈蝈就这样自由自在的玩耍,转眼间,冬天到了……(学生接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讨论①你们现在明白蚂蚁和蝈蝈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同的结果? ②蚂蚁傻不傻?
(五)、练习背诵
这个故事多有趣呀!你们试着把它背下来。
小朋友们,今天树爷爷不仅给我们讲了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他还邀请我们到“开心果果园”去做客,我们出发吧。
(六)、课外延伸。
小朋友们,我们来到开心果果园,这里有音乐厅、童话屋、
知识窗,动物园,你们选择你喜欢的地方的地方点击进入。
小朋友们,谁来说说,你在开心果果园都看到了什么?
教师小结。
教学反思:
  上这节课时,我觉得学生兴趣很高,在读读、写写、演演、说说中,学的比较扎实,比较轻松。最大的收获是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1.切实过好认读关,高度重视识字、写字
  学生读了一篇课文,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读准确,句子读得通顺连贯,形成顺畅的语流,有一定的情感。生字会认、会记、记得牢,会写并写得漂亮。这些应是一年级学生在知识能力方面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因此,在第一课时,我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苹果卡检查生字,通过开火车检查词组、长句子的认读情况。在记生字、写生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好办法记住字形,又通过看笔顺图,动手在田字格里描了描,从中悟出怎样写才好看,并在课堂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写字,较好地落实了识字、写字的内容,并坚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识字、写字、朗读、背诵相结合的原则。
  2、注重读的形式与层次,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根据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时我充分运用形象直观的板贴和动作演示,加以现代化的多媒体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使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语言文字所表现的生动形象的画面,帮助学生对语言文字进行理解、加工,使学生的感情与课文所表达的感情相合,去感受、去意会,进而在读出感觉的基础上,读出感情,让他们在读中感悟,又反过来以悟促读,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感。
 
-----------------------------------------------------------
从此变成朝三暮四的好女人。
号码:110327
呢称:
怡柔
等级:3
积分:29182
主题:2984
回复:7062
注册:2000/12/30 2:53:03
发表:2006/9/21 13:38:37 第1楼
Re:《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浅议培养小学低年级识字能力的有效途径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教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回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根据学生的注意规律和爱玩、好动、做事没耐心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采用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的气氛中愉快地识字。
一、 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课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到了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尝到学习的快乐。现代心理学认为:人处于良好状态时,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维力都会提高。因此,我们应该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学得愉快,学得扎实,提高学习效率。
1、营造气氛
六七岁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对身边的一切充满好奇。如果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营造合适学习气氛,总能激起他们的热情,使他们尽快地、全身心融入识字教学中。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根据小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时,我先利用实物、图画、活动、幻灯、录像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导入,把学生带进形象的情景中。例如:我在教“蛋”字时,我先出示鸡蛋实物,让学生说出它的名称、形状,然后才出示生字卡学习生字;在教学“呱、哇、哗”等表示声音的字时,我先让学生听音辨别动物的叫声,进而出示生字,让其模仿动物叫声,然后才学习生字。
2、游戏互动
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学得快、忘得快。如何帮助他们记得牢是一个难题。通过实践,我发现巩固识字的最佳方法就是让学生进入“游戏乐园”,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记住生字。游戏的形式很多,我们可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形式。例如:“找朋友”——若干个音节放到若干个生字中去,各自找出自己的伙伴;“换衣服”——给一个字连续换几个形旁,让其余同学分别读其音、释其义,讲其用(造句);“捉敌人”——即一群 字词到另一群字词中找各自的“对手”(反义词);“当医生”——成组出示含有错别字的词句,让学生扮医生诊治其“病”。在游戏中,同学们兴味盎然,乐此不疲,识字也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激励评价
兴趣是学习的第一动力。有了兴趣,学生的思维才能活跃。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赞扬与激励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法宝。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赞扬和鼓励。如学生能准确发音时,教师随时给予表扬“你读得真准!”发现学生主动识字时,教师给予表扬“你学得可真多!大家要向你学习!”遇到学生读不准、读不出来时,教师给予鼓励“别急!慢慢想,你一定行的!再试一遍,好吗?”这样一来,好的学生在表扬声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差的学生能在鼓励声中增加学习的信心。
二、 倡导合作,培养能力
学生之间存在一定差距,这是不容争辩的事实。在识字过程中,一些学优生学得很快,就坐在一旁没事干,而有一些学困生跟不上,干脆就不读了,针对这种情况,我经常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朋友团团围坐,一同学习,一同游戏。在识字活动中,我发挥学生们的合作与竞争精神,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激励,为提高识字的能力而努力。
1、 小组合作。每个小组成员的安排,并不是随机的,而是经过精心安排的。一个小组里有学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在教学活动中,力求达到“一帮一,一对红”。如小组长带领大家学习生字,大家轮番读音,认字形,找朋友。如果谁碰到困难,大家一块帮助他。小组成员都尝到了成功的滋味,比一个人自由学效率高了,在教学中,小组合作还能激发学生潜能,你启发我,我点拨你。大家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2、 小组竞赛。一年级的儿童好胜心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能在竞赛中得到成功的体验,在成功中树立自信心。将学生按小组划分进行教学,能创造竞争的气氛。教学中,我常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有时比赛谁读得准,有时比赛谁记得快,有时比赛谁记得多。同学们谁也不服输,识记的兴致也高了。除了组与组间的竞争,还有意识地开展组内竞争,如:我让学生在小组里学习生字,让大家推选一个学得最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小朋友暗自较劲,为学生识字能力的提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借助平台,巩固升华
语文是母语,学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此,利用生活平台,教会学生识字的方法,在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在创设环境中识字。小学生记忆的特点是无意识记要强于有意识记。为了强化学生的无意识记,教师应努力创造良好的识字环境,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与生字见面,并成为好朋友。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我们可以在教室的墙上都贴上各种词语和难记的生字,学生与生字低头不见,抬头见,帮助学生反复记忆。为了巩固识字,教师可以经常在后黑板抄上一些儿歌,让学生课外阅读,在阅读训练中巩固生字,同时也可以取得家长的配合,帮助学生给家中的电器、家具、玩具等物品贴上标签。这样一来,生活环境中的每一件物品都化成了小朋友识字的“教材”。
2、在课余活动中巩固识字。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课余时间是有限的,空间更为宽广。我们要号召学生做个“识字有心人”,帮助学生养成“随处识字”的习惯,开发学生识字潜能。同时,老师还可以让学生认一认书名、人名等。学生在课余时间不仅巩固了识字,而且增加了识字量。
总而言之,在识字教学中,只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开发学生识字潜能,那么,便能改变学生“苦学”、“厌学”的现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和巩固知识,在学习中体会乐趣,从而达到“我要学”、“我爱学”的境界,而教师也乐得轻松、自在。
 
-----------------------------------------------------------
从此变成朝三暮四的好女人。
号码:221940
呢称:
摇摆的杂草
等级:1
积分:7177
主题:182
回复:1735
注册:2006/2/24 3:41:40
发表:2006/9/21 14:01:51 第2楼
Re:《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
 
-----------------------------------------------------------
从前的爱是种付出的幸福,
现在的爱是享受被爱的幸福,
现在我真的很幸福!
号码:106874
呢称:
维生素abc
等级:0
积分:955
主题:92
回复:189
注册:2000/12/3 10:36:46
发表:2006/9/24 22:51:40 第3楼
Re:《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现代素质教育观,要求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在愉悦的身心交往中发展学习技能,发展人格。所以,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打破师生授受的传统讲授程式,促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方向交流,在共同活动中自主学习,获得知识,成了课堂评价改革的关键。为此,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转变评价观念,优化课堂教学评价,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评价中。
1、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参与评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习动机,强化学习动力。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如果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学校所规定的功课,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
因此,在教学中,我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经常采用实物演示、小品表演、课堂游戏等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以这些直观形象的手段,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评价的兴趣,调动起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在学生初步尝试评价的时候,我采用激励性语言鼓励中国学习联盟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发言流利、声音响亮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由此建立起他们评价的信心。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评价的方法后,我又采用小组竞赛、分组合作、大组交流等多种活动形式扩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释放学生的精神活力,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交往中主动发言,积极交流。
2、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评价的机会
要让学生参与评价,教师在课堂上就必须保证他们评价的时间。我们的学生是一个个具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发展的潜在性、主动性和差异性,在课堂上保证学生有自主表现和发展的空间,为每个学生提供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机会。
如在教学生字时,我在指导完书写后让学生试写一个,然后抓住这一机会让学生来评一评他写得怎么样,在评议中不仅让学生正确掌握了字形,还促使学生写出了一手好字。
又如朗读课文时,我采用“读--评--读”的教学方法,先让学生读,再让学生评一评:“他(或他们)读得怎么样?”最后再让学生读。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朗读能力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评价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像这样的契机很多,我们要善于抓住,给予学生充分的参与评价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评价中得到发展。
3、重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意学生的自评与互评。
自评。自评就是让学生自己评价自己。学生想象丰富,有很大创意性,教师应该要求学生对他们的行为或作业做出自我评价。如在教学中,当学生读完一个句子或一个语段后,我就让学生独立思考、判断,想一想自己在朗读过程中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鼓励他们主动客观地评价自己的朗读,有针对性地作出自我改进,进一步完善自己,养成自我检查、自我调控的意识。正如有位哲学家说的那样:“人生的真谛确实在于认识自己,而且是正确地认识自己。”让学生对自己的朗读进行评价,这既是知识的再现,同时又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方法进行全面的反思,为学生提供一个足够的自读自悟的机会。
互评。互评就是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学生个体存在差异,为了让每一个个体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群体中的优劣状况,有利于激发评价对象的竞争意识,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增进学生间的多向交流,以利于取长补短,让学生进一步在与同伴学习的比较中认识自我。我在教学中经常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如朗读、背诵等,在自评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要注意的?”“如果是你,你会怎么读?”这样,既让更多的学生有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互补作用,做到培优帮差,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中得到发展。
总之,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质,关键是培养学生素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
懂得用微笑来安慰你的女人,快抓!极品!

▉▉▉▉▉▉▉▉▉▉▉▉99%
请稍侯,ひひ的魅力正在下载ING。。。
号码:110327
呢称:
怡柔
等级:3
积分:29182
主题:2984
回复:7062
注册:2000/12/30 2:53:03
发表:2006/9/26 17:08:17 第4楼
Re:《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http://www.eedu.org.cn/art/ShowArticle.asp?ArticleID=374
 
-----------------------------------------------------------
从此变成朝三暮四的好女人。
号码:110327
呢称:
怡柔
等级:3
积分:29182
主题:2984
回复:7062
注册:2000/12/30 2:53:03
发表:2006/9/26 17:08:24 第5楼
Re:《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http://env.people.com.cn/GB/8220/58290/58293/4455557.html
 
-----------------------------------------------------------
从此变成朝三暮四的好女人。
号码:223836
呢称:
恋上下雨天
等级:0
积分:363
主题:12
回复:35
注册:2006/7/25 23:18:55
发表:2006/9/29 3:11:42 第6楼
Re:《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

很喜欢你的个人介绍 虽然听了很多遍 可是我还是令我不禁会想到从前的一些事
 
-----------------------------------------------------------
~~雨夜寂寞人独自享受着那份属于他自己的寂寞~~
 本主题共有回复 6 个 本页: 1 -- 6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