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9/19 23:52:00 人气:190
|
楼主 |
小学生的听话能力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生的听话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能同懂普通话,听人讲话能抓住主要意思。但是,由于听话是通过听觉器官接受信息的一种不出声的个人内心活动,往往因看不见、摸不着,不易捉摸以及难以检查等原因而被人所忽视。 口头语言受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具有快速消逝的特点。这样,大脑听觉区对口头语言就要做快速的分析和综合。就要要求听话者具有高度的注意力,敏捷的思考力和快速的记忆力。因而,培养小学生的听话能力要求高,难度大,决不能轻视之。针对小学生听话的特点,如何培养他们从不随意听到自觉认真地听,从不会边听边记到学会边听边记,从不会边听边想学会边听边分析、概括,从而逐步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呢?首先,要明确目的,激发兴趣。 听的情绪与听的动机有直接关系。针对小学生听话情绪容易波动的特点,应重视听的动机教育。可通过理论谈话让学生明确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听话,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四化”建设对人们听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还可通过听话能力测试的方法,如听老师念一段话后,让大家写下来并进行交流,从而使同学们体会到听话能力的高低是客观存在的,它对提高学习效率无疑是个重要的因素。 听话的情绪与听话的兴趣也紧密相关。针对小学生听话带有情绪色彩的特点,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训练的内容也应和儿童的生活实际相接近。低年级了寓听话训练于游戏、活动中,使学生主动听、乐于听,以提高听话积极性和训练效率。 其次,要加强知道,严格训练。 选连学生听话能力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发展听话能力的因素,结合教学的指导方法,注重实践,严格训练。 1、结合拼音,识字教学,重点训练听的辨析能力。 听的辨析能力是指边听边想,分辨正误的一种能力。这种训练应坚持“快速”,突出“准确”。通过训练可以培养学生听觉的灵敏性,养成仔细听,动脑想的高习惯。结合拼音、识字教学可以进行辨音;辨词;辨句等练习。 2、结合句、段教学,重点训练听的记忆力。 听的记忆力指导一边听一边记的能力。这种训练应发挥表象在人的思维,记忆活动中的积极作用,使儿童的思维,记忆过程在生动、形象的表象基础上进行。通过训练,让学生学会记忆的方法,提高听的记忆的效率。 根据小学生长于具体形象记忆的特点,在听句、段时,低年级可先借助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边看边听,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鲜明的形象,然后拿出实物或图片,对形象进行回忆,这样回忆起来就容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教学的影响下,学生对词的材料的识记将逐步发展,抽象逻辑记忆能力将逐步提高。 教学中,如能采用现代化手段,辅之以配乐朗诵,视听结合等方式,则艺术形象能把直觉和感情结合起来直接参入大脑,引起强烈兴奋,更有利于听的记忆力的提高。 3、结合阅读,写作教学,重点训练听的理解力。 听的理解力是指一点边一边想,从而抓住主要意思,并对语言信息进行重新组合的一种能力。它对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相当的作用。在阅读教学和写作导评中,听读活动是大量的,不管是听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还是听同学的朗读,听读前应提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专心致志地边听边思考,从而理清顺序,抓住要点,组织言语,准确地回答问题或进行评论。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听的辨析、记忆、理解力的训练,在拼音、识字、阅读、作文教学中虽各有侧重,但往往又是交错进行的。 此外,结合学科活动,可开展故事、朗诵比赛,组织学生收看电视,收听广播等,并应通过听说、听写等手段加强听话能力检查。 |
|
|
----------------------------------------------------------- 从此变成朝三暮四的好女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