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4/8 22:39:21 人气:211
|
楼主 |
爱极了一个人,反而成了恨
作者:于铁成 提交日期:2006-4-6 19:42:00
有句古话叫做“不是冤家不碰头”。 还有句古话叫做“欢喜冤家”。 有时候,爱极了一个人,反而成了恨。我不知道这个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爱之深而恨之切”的故事,至少金庸先生笔下的郭芙与杨过的故事是令我难以忘怀的。 其实,“欢喜冤家”往往都是有一种固定的公式的:一个女生和一个男生,本是颇有渊源的人,原应相亲相爱的,却偏偏总是一见面就吵架拌嘴甚至刀剑相见;但是每逢女生有难了,及时赶到出手相救的却总是那个男生。金庸先生的大笔,也没有逃脱这样的公式。 郭芙和杨过,从祖父那一代起就亲如兄弟;两人的父亲又曾义结金兰,如此渊源不可谓不深。两人从小一起生活在桃花岛上,本应相亲相爱,谁知偏偏一个是大小姐脾气,一个是天生的傲骨,于是从小吵架拌嘴直到成年,最后郭大小姐竟将杨过同志的手臂砍下一条来。然而无论是金大侠的原著,还是历届电视剧,都描述了郭芙有难之时,都是杨过出手相救。 小时候看神雕,最恨的不是李莫愁,不是金轮法王,不是霍都,也不是公孙止,最恨的就是郭芙,因为那时心里最喜欢的就是杨过,一天到晚就知道耍大小姐脾气的郭芙居然砍去了俺杨大哥的手臂,怎不让人气恼?听到郭大侠和陆无双要砍下郭芙一条手臂来“还”给杨过,心中最是痛快。 长大之后才明白,小时候的自己,是多么的幼稚。 郭大小姐那一剑,表面上是误会杨过抢去了自己的妹妹换解药,又污了她“女儿家的清誉”,一气之下丧失理智地出手。可是,那背后又何尝不是对杨过的爱恨交加,情侣般赌气似的出手。有人可能会说,情侣间出手最多是无伤大雅的玩笑罢了,怎么会如此不知轻重?可是,别忘了咱们郭家大小姐不是平常人,从小颐指气使、骄傲自高惯了,又被猥琐的大小武捧得神智不清,所以才会酿成大错。 此后,或许是金大侠要将郭芙与杨过之间的鸿沟拉得更宽吧,又安排她针射小龙女,惹出更多祸事来。然而,尽管这鸿沟被人为地一再扩大,事隔十多年后,襄阳大战时,早已成为耶律夫人的郭芙却豁然开朗“原来这么多年来的焦躁气恼,都是为了他,心底深处最爱的,竟是这个天生的冤家。” 郭芙如此,杨过又如何呢? 我如果说杨过很在乎郭芙,一定有很多人不肯相信,也不肯承认。其实,郭二小姐生日那天,神雕大侠劳师动众,送上惊天地、泣鬼神的三份大礼,真的不过是为了给一个才见过一面的小姑娘祝贺生日吗?其实,更多的理由,恐怕倒是为了在古庙里郭芙的那番话。她说不信世上还有比自己夫婿更了得的少年英雄,又觉得耶律齐夺得丐帮帮主是最大的日子,是最大的事。好,那我偏偏就在这天干几件比你老公夺帮主更大得多的事,甚至连你老公的帮主,也得靠我帮他当上。果然,三件大礼把丐帮选帮主的事比得简直可有可无,耶律齐荣登帮主宝座,却显得灰头土脸。杨过要是不在乎郭芙,又何必如此?有人说那是因为杨过恨郭芙,所以才来拆台——这位兄台,你也太小觑我们杨大哥的胸襟了吧?如果真是这样,杨过后来根本不会再次救了郭芙夫妇。正如杨过这样所说的:“芙妹,我们从小一起长大,虽然有过不愉快,其实始终亲如兄妹!” 郭芙本无辜,说起来她之所以让人不喜欢,是因为过于骄蛮任性,而她之所以有这样的性格,除了自身的问题外,黄蓉同志难辞其咎,大小武也责任非浅。可怜她对杨过爱而不得,所以一直对杨过很“坏”,其实最不幸福的正是她自己。 后来,大家各自有了自己的爱人,其实内心深处还是有淡淡柔情在。所以,被她砍去了手臂,却一直狠不下心追究,尽管恨她出手莽撞,用银针几乎害死自己的妻子,却始终在她最危难的时候将她救回。于是,当郭芙差点葬身火海时,救她的不是追了她十几年的大小武,不是未来的夫婿耶律齐,真正肯舍命来救她的仍是站在最远的杨过。 嫁给耶律齐,郭芙绝对不会幸福,理由很简单,耶律齐原本喜欢的是完颜萍,甚至心甘情愿死在她手里。之所以“思想换得快”,完全是因为郭芙的身世之贵,远不是一个金国破落贵族比得了的。耶律齐是个很有想法的人,居然有人说他憨厚像郭靖,我昏死! 嫁给一个势利的老公,而且武功、名声远远不及“那人”,甚至连老公夺帮主宝座时,也担着“若是那人来了就糟了”的心,心比天高的郭大小姐岂有什么幸福之感?难怪结婚十几年,连个孩子也不想生了。 有时候突然在想,郭芙和杨过其实是彼此的初恋,只不过“少年不知情滋味,只因当时正惘然”。于是激灵一下:假如杨过没有去全真教,而是一直在桃花岛长大,等到了十七八岁时,他和郭芙一定会了然于胸的吧?也许他会娶了自己的芙妹,学得郭伯伯的一招半式,依靠裙带关系当上丐帮帮主,世间自然不会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坚守十六年诺言的爱情,也不会有浩气满云天的神雕大侠。 于是发现,很多事,都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郭芙和杨过失去了彼此,确是一种遗憾;但世间从此多了那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每想到此,不禁胸中激荡,眼眶发热了。
|
|
|
-----------------------------------------------------------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