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个人空间 >> 绿色麦田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县管市?市管县?
号码:181021
呢称:
捻花青衣
等级:0
积分:944
主题:66
回复:116
注册:2002/12/16 23:21:30
发表:2006/3/3 17:07:02 人气:428 楼主
县管市?市管县?

市管县?县管市?

一.县改市不如县管市
改革开放以后至今,全国县改市400多个。许多县花大量经费争取县改市,被批准县改市的地方又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举行隆重的庆典活动,然后全县所有单位。包括乡、村换牌换图章,花费颇多。但意义何在?依据何在?
据说县改市的直接好处有两点:一是在省里可计划单列;二是城镇建设维护税可提高几个百分点。其实一个县即使在计划经济时代,可列入计划的内容也不多,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搞市场经济以后,所谓计划单列就更没有什么实际内容了。至于说增加城建税,在不少欠发达的县改市,数额很小。虽然明显的好处不多,但是大家仍乐此不疲地大搞县改市,非如此似乎不能说明政绩,不能说明进步,不能说明发展,县改市成了地方领导追求的一个潮流。
民政部有文件规定了县改市所应具备的条件,但执行中弹性不小,而且造假现象不少。虽有上级民政部门实地考察,但来去匆匆,难以深入了解。因此,一些相对落后县可以改成市,而一些相对发达县却改不成市。县改市的结果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可以改成统计中的百万人口大市,造成中国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假象。
就县级市的真实内容而言,其称得上城市的部分只是原来的县城。如果一个县的县城符合中国建市条件,应该切块改市,而不应是整县改市。一个百万人口大县,其中的市可能是10万人,也可能是20万人。仍归该县管辖,这才是实事求是的行政区划。这才是科学合理的行政区划。
二、地改市不如撤地又撤市
地委、地区行政公署演化为地级市,似乎是从古代的州、府等转变而来,但古时的州、府是与当时的农耕文明、手工劳动的农业生产力水平以及交通、通讯水平相匹配的。近代生产力水平有了大发展,火车、飞机、汽车加上电报、电话等相继出现并逐渐普及后,仍保持古代行政区划的格局,也即县和省之间设地区,就显得不通。有人说地区原不是一级政府,算省的派出机构,是虚的。其实地改市之前,地区早已逐步成实体,地委、行政公署及其各职能局行使一切党政权力。地改市之后,地区一级就更成为名副其实的一级实体政权机构了。
但人们也许忽略了。现代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间,中国经济大发展,尤其是通讯、交通发生了巨大的带根本性的进步。电视、电话以及传真机的普及,加上电脑网络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使得交流和沟通十分方便迅捷,召开电视电话会议也是很容易的事。近年来,高等级公路和航空港的大建设,使中国变小了,也使省、地(市)、县(市)变小了。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到这种程度,交通、通讯事业发展到这种程度,与古代农耕生产力水平相协调的地区—级(相当州、府)政府应当到了撤销的时候了。
2003年我们实地调研的案例:广西北海市、防城港市和钦州市是3个地级市。 2000年,它们的中央和地方财政总收入合计为21.8l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74亿元,财玫支出21.15亿元。如此薄弱的财政收入规模与较发达的沿海省份江苏相比,只相当苏南地区的一个县(市)。而广西北海、钦州、防城港三市要供养三个地级市机关的“人吃马喂”,仅机关小汽车一项就是一笔十分可观的开支。纳税人的贡献不但不能用于建设公共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以及发展各种文化社会事业,而且还要上级财政直至中央财政补贴。
把养一个地级市的钱用来搞建设,遂是一笔多大的节约,反之。又是—笔多大的浪费。例如,防城港市只辖一个县和一个县级市(只有不到lO万人,是这个县的3个镇合并而成),防城港城区加上上思县和东兴市,总共才70多万人,而且大部分是农民。其实只要保持原来一个县建制就可以了。凭空搞出个地级市,纳税人的辛苦钱全投入不说,还年年要上级财政补贴来养这个地级市。因此防城港的市区多年来市容市貌没什么变化,没钱搞建设。就是这样穷,还紧折腾,市级党政机关要统统迁到城外高速公路边新建。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趋势,市委、市政府以及所有职能部门可以在一座现代化办公大楼内集中办公。信息化建设成本也会大大降低,但遗憾的是,办公新址的建设仍是沿用老模式。—个单位一座楼,一个单位一座院。不仅浪费资金。而目妨碍提高行政效率。不利于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三.实行省管县又管市
除全国直辖市外,实行省管县又管市,这样做的好处如下:
1.使财政收支结构更加合理。在第一保吃饭、第二搞建设的指导思想下,全国大部分省、地(市)、县(市)是吃饭财政,甚至是吃不饱饭的财政,税收的一大块是养机关、养公车,而且还要搞出大量名目,收大量的费。撤销地级市这个层次.可以减少财政一大块的支出,也可减少大量收费。纵使有千般理由.万般原因,全国大部分地级市也应该撤。把省下的钱投入建设,投入农民的社会保障中。
2.县(市)可以节约大量经费。倒如作者多次调研过的安徽凤阳县,属滁州市管辖,凤阳县城距滁州市区140公里。距另一地级市蚌埠市区18公里,距省城合肥市区120公里,凤阳县委、县政府及其职能部门每年奔跑滁州市所花费的代价是十分高昂的。20年前,改革开放之初,就想划归蚌埠,至今不成,全国类似的情况太多了。再则,县(市)向地(市)请示的问题,地(市)往往还要再向省里请示,地(市)又花费大量代价跑省。这样,纳税人的税钱就毫无价值地被消耗掉了。省管县(市)后,
一方面要扩大县(市)的权限,另一方面遇有重大问题,县(市)可直接跑省。
3.大大提高行政效率。省管县(市)后,由于县(市)不必再向地(市)一级请示汇报,每年跑到地市去开的会也没有了。重大问题直接对省,不必经地市中转,行政效率必然大大提高,而这又有利于创造出新的大量财富,一增一减,中国老百姓富裕的速度会加快。
中国是个大国,区域间发展很不平衡,因此行政区划改革不宜一刀切,可针对中、西、东三大部分提出具体方案。或分八大区域提出具体方案。八大区域是指:东北地区的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环渤海地区的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浙地区的上海、江苏、浙江;南部沿海地区的广东.福建、海南;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西南地区的云南、贵州、广西、四川、重庆;西北地区的西藏、新疆、甘肃、宁夏,青海。第一步施行或试点的可选择江浙地区(上海市除外,因为已直对县)和南部沿海地区(海南除外,因其原从一个地区转化而来,本就省直对县),并且在一个省内也可分两步走,如江苏先搞苏南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市及其所辖的11个县级市(本为12个县级市,因锡山市改区除外)。苏、锡、常仍保留地级市待遇,直接对省,该11个市(县)升格为副地级待遇,亦直接对省,广东也可如此。这些地方经济发达,改革条件相当成熟。可以先试点再推广,但总的方针思路不能变,大原则不能变。
 
-----------------------------------------------------------
我是今生的水,你是前世的茶 
用今生的水来泡一杯前世的茶,
透明的瓷杯里 
沉淀的是前世的情,
沸腾的是今生的爱 
这味道就叫做----缘份 
号码:221307
呢称:
缺心眼
等级:1
积分:1202
主题:2
回复:240
注册:2006/1/7 22:07:48
发表:2006/3/3 22:07:18 第1楼
Re:县管市?市管县?

改革
 
-----------------------------------------------------------
缺心眼认为:做人要厚道,缺心眼就好比一件破烂不堪的破棉袄.在天寒地冻时拾起来一穿还是温暖无比的.不经看.耐寒.
号码:222847
呢称:
〖斩〗
等级:3
积分:10520
主题:454
回复:1256
注册:2006/5/4 8:17:33
发表:2006/9/13 8:48:11 第2楼
Re:县管市?市管县?

一般一般~!~
全国第三~!~
看贴回贴~!~
做人准则~!~
 
-----------------------------------------------------------
爱一个人好难~!~
爱两个人好玩~!~
爱三个人好烦~!~
 本主题共有回复 2 个 本页: 1 -- 2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