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1/12 12:33:21 人气:373
|
楼主 |
今年春节,我们去谁家?
年夜饭,在国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情结,许多老人都眼巴巴地盼着孩子回家吃年夜饭。 随着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们陆续建立家庭,“年三十在男方父母家”这一传统习俗,在小俩口都是独生子女这一事实面前,越来越显得苍白无力。去谁爹妈家吃年夜饭?这个难以调和却又无法回避的矛盾愈显突出。
 “去他家过年吧,每年都这样,已经养成习倾了,他们家就他一个儿子,所以我们每年都是到他父母家过年,——般列初二的时候再去给我爸妈拜年,而且每年他爸妈都强烈地要求去他家过年,我的父母很开通,所以也就依了他。”小钟的妻子如是说。
据调查显示,50%的人选择在男方家过年三十,初二时再去女方家拜年。
爱妻型:去女方家过年

吴先生 29岁 私营企业老板
义乌的吴先生来电说:“快过年了,人家都开开心心的。可我和女友却开心不起来,原因是我们双方的父母都希望去他们 家过年。如果我们去一方过年,另一方的父母肯定要不高兴。为这事,我和女友都快想破脑袋了。”
吴先生是湖北人,去年年初和朋友来义乌做外贸生意。吴先生的女友黄小姐是福建人,现在义乌一家酒店工作。春节快到了,双方父母都催着他们快点回家过年。
吴先生说,自己是快30岁的人了,父母平时老张罗着给他介绍女友,现在听说他找到了女朋友,都非常高兴,催他快点带女朋友回家。黄小姐说,家里就她一个独生女儿,找到准备结婚的男友也算是件人生大事,家里人都非常关心,急着想看看未来的女婿。再者,她母亲去年年底刚动过手术,身体不太好,一直盼望着她能带男友回家过年。因此,天天打来电话催她劝男友一起回南方老家过年。为这事,她和男友商量了半个月,都到了快吵架的地步,但谁也没能说服谁。
吴先生说,其实对他们来说,去哪边的父母那里过年都不是问题,关键是做子女的都在为父母考虑,深怕大过年的让老爸老妈不高兴。
记者咨询了几家婚介所的工作人员,他们认为,像这种情况以前也碰到比较多,关键还要看男女双方自己怎么看待这个问题。一般来说,第一年通常都是女方去男方家过年,但从他们的实际情况来看,去女方家路程比较近,而且考虑到女方母亲的身体情况,能给老人家一份惊喜,让老人开心就是给父母最好的礼物了。
当日下午,吴先生打来电话高兴地说,和父母商量后,得到了父母的谅解,答应他今年去女方家过年。
偏激型:各回各家
 又快过年了,大年三十在谁的父母家过,这对都是独生子女的年轻夫妇来说真是个难题。孝顺的儿女都怕父母孤单,都希望和自己的爸妈一起吃顿年夜饭,为此,有的夫妻俩不知进行了多少轮舌辩,想了多少种尽量公平的方案,最后选择了各回各家、各陪各妈。
王女士和丈夫都是独生子女,今年是他们结婚后的第三个春节。王女士告诉记者,由于她父母不在哈市,结婚第一年,他们在哈市婆家过的年,她给妈妈打电话拜年时,娘俩一起在电话里哭。第二年回娘家过年,公公婆婆在电话里说过年没意思,三十晚上做了四个菜,吃了好几天。今年,他们说好各自回家陪父母。王女士爽快地说:“父母高兴健康就是我们的福气,夫妻偶尔分开一段时间无所谓,小别胜新婚嘛!”
杨大娘的儿子和儿媳结婚五年都是各陪各妈过年。杨大娘笑着说:“我和亲家通电话时都说在谁家过年都行,只要小两口和睦就行。儿子和媳妇从没在一起吃过年夜饭,我们当老人的只是觉得心里过意不去。”
对此,省婚姻家庭研究所副研究员孟广宇说,最近两年,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中不少人都已结婚,各回各家过年的苗头开始显现。从老人的角度出发,他们非常高兴能和自己孩子过年;从年轻人的角度讲,这种孝心也是值得提倡的。不管怎么过,只要高高兴兴地过个年就是最合适的方法。
时尚型:就两个人过

年夜饭本是一个“合家欢”的宴席,但对于结婚双方都是独生子女的夫妻来说,却有些头痛,两边都是父母,该往哪家吃是好,回了岳父岳母家冷了自己的老爸妈;到了老爸妈家又冷了岳父母。
双方父母都叫回家过年
能与父母吃一顿团圆的年夜饭,本是所有做子女的一件幸福事,但对于双方都为独生子女的夫妻来说,却是件有点难处理的麻烦事情。
在南宁一事业单位工作的小苏和小骆去年刚结婚,两个人在家都是独生子女,尽管离除夕夜还有十多天时间,但双方父母早已开始张罗年夜饭的事了,他们都要求小苏与小骆回家吃年夜饭,这让小苏与小骆为难起来,都不知道答应哪个好,哪个的心都不能伤。所以,现在一提起年夜饭的事,小苏就犯难,他说,做为儿子本应与爱人小骆一起回自己父母家吃年夜饭,在传统习俗中,嫁出去的女儿是不回娘家过除夕夜的,但小骆家只有她父母两人,因此,这一传统习俗也不管用了,他们也希望两个人一起回家吃年夜饭。
小苏说,跟父母吃嘛,岳母又冷清;他想把四个老人一起请到酒楼吃年夜饭,本以为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妙计来解决这个难题,没想到跟父母提后就遭到了他们的反对,他们不喜欢到外面年夜饭,这个想法只好做罢。小苏想叫小骆的父母到他父母家一起吃年夜饭,但又怕他们不高兴,所以一直不敢发出这个邀请。经过商议,两人决定新年都不打算回家,就两个人过吧。
和美型:老老少少一起过

刘先生 27岁 某公司职员
如今的新婚夫妻,大多为独生子女,其家庭结构已逐渐呈“四二一”模式——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
这样的家庭结构,老年人对亲情的渴望非常强烈,而年轻人越来越难以实现老人对亲情的渴望。我们家就是这样的情况,我和妻子都是独生子女,我们曾经为了除夕到底去谁家过吵了几次架,差点闹翻了。
今年,我们刚刚有了孩子,孩子小,大冷天的出去也不方便。于是我决定在除夕这一天,把双方的父母请到一起,都到我们的小家来过除夕,这样,既照顾了双方的老人,也不至于因为在谁家而引起矛盾。
除夕那天,我们打算三家七口,合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过了一个开开心心的春节

“我们年三十的下午在娘家过,6点过后再回婆家过!”谈起自己今年过年的高招,去年刚结婚的杨女士一脸的得意。
杨女士去年年底结婚,如果按照老习俗,年三十晚上应当到男方家过。但由于他们都是独生子女,两人无论去谁家过年,另一家老人势必会觉得孤独。于是,两人就达成了“年三十分别过”的共识。
2004年12月张女士与丈夫完婚,结婚那晚两人就约好,新婚第一年回丈夫的老家过春节,第二年春节再与丈夫一起回娘家,“毕竟这样对女方来说比较公平。”张女士这样说。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今年这种“双方家里轮流过”的做法得到了不少年轻夫妇的认同。除此之外,把双方的父母接到自己家过年的方式也成为一些年轻夫妇的新选择。
对此,作为过来人的女士先生指出,“男方家过年”是一种传统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面子”问题,如果一定按照“老皇历”来,总有一方会别扭,为什么就不能迈过这道“槛儿”呢?
中国人过年最讲究的就是合家团圆,但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春节去谁家过年”已成为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男方家过年”的传统观念也开始遭受着质疑,我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以男方家庭为主的传统观念受到冲击。而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新的过年方式也将应运而生。
|
|
|
----------------------------------------------------------- 或许不相爱就不会痛吧 或许那样也一切都会变得简单 或许也就不会哭得如此伤心吧 那就在他心里留下一滴眼泪 然后永不相见 那就把他藏在心里 最柔软的地方 在属于爱人的方 直到永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