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情感世界 >> 滚滚红尘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新年说“佛”
号码:100497
呢称:
知心爱人
等级:3
积分:14739
主题:1108
回复:1066
注册:2000/7/9 22:16:50
发表:2006/1/3 21:49:17 人气:130 楼主
新年说“佛”

又是一个新年到,昨天有一爱好书法,在书法界也小有名气的朋友,送给我一幅字。我打开一看,他写的是六祖慧能的那首人人皆知的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行书带草,笔力浑厚,透着一股飘洒脱俗的灵气。
送走朋友后我再一次打开那幅字,心中涌动着太多的感慨。朋友真的是用心良苦啊。他知道我曾经有过的辉煌,他也知道我曾经有过的磨难,他知道我心中还有点放不下,他知道只有这四句偈语最能明我心志。
对佛学了解甚少,虽也看过一些佛语禅悟的书,那也只是消遣时光,一目十行地掠光浮影而过。因少有悟性,不能从精深的佛学中参透人生种种。于是也就成了俗世的蒙胧人。
佛学是讲平等的,它认为众生同具和佛一样的无漏智性,本无差别。只因各个造业不同,对事相迷惑的深浅也因之各别,于是向佛的根器才会有智、愚、慧、拙的分别。因为存在着这样的不同的根基,佛学,为了适应众生,提出了不同的大、小、方、圆、顿、渐等种种佛法,以此来普渡众生脱离苦海。
我对佛的根器应当属于愚与拙的那种人,尽管如此我还是认为,佛学是一种善良而崇高的生命的意念。佛学讲究的是“心悟”,以“心”为本,修“心”养“性”。心,是人性之源。源善之,行岂会无度。在现实生活中,如果能拥有一颗佛禅之心,他并不一定是伟大的,但他一定会是善良与崇高的。
佛主张的是“物我为一”,见到风吹旗舞,“悟”到的是“不是旗动,不是风动,而是心在动”;佛主张的是善待世界万物,我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彼亦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因为如此,我们彼此是平等的,阿弥陀佛,善待他物,也便是善待自己。能拥有这样一颗佛心,世间的种种还有什么放不下的呢?
我知道在当官时,如果我能溜须拍马,也许我能当上更大的官;我在经商时,如果我能心狠手辣,也许我现在也是个百万富翁;如果我对那些权贵的恶行,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我就不会有那十一天的牢狱之灾;如果我做人能弯一下自己的腰,低一下那高昂的头,我还能东山再起。但现实没有如果,曾经无须也许,“岂能都随人意、但求无愧我心”这也当是佛悟的一种吧?
话还是回到那幅字上来,说说那偈语的来历故事。
据说五祖弘忍准备将他的衣法传给弟子,条件是这个人必须能“悟出了佛的真意”。于是他让弟子们把各自所领悟的东西写成一首偈,让其挑选。当时他的大弟子神秀自命不凡,有些当仁不让的感觉,他写的偈是:“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弘忍法师看了后说:“你虽然写出了一篇“心”的好文章,但你还只在心门外,还未进到心门中。一般的凡夫俗子依你的偈修行,倒可以免于堕落,但要想彻底觉悟还差得远。”
这个时候,在寺院里已经干了八个月踏碓活计的慧能,他叫人家给他读了神秀作的偈后,他自己就写下了这首见“心”、见“性”的偈语,当天晚上,弘忍就将衣法传给了慧能。
佛的故事永远是生动而神采的,佛法渡人的本意,是要入世为众生服务的,但丑陋的社会现实,是无法容的下于人为善的哲学思想的。于人为善,我怎么能血染山河换皇冠;于人为善,我怎么能弱肉强食发大财;于人为善,我怎么能欺上瞒下独逍遥。面对这样的现实,佛也只能成为一种力求洁身自好、忍辱负重、自我修炼,自我净化的形式,通过自我净化之后,再睁开佛眼看世界,就没有什么看不清参不明的了。
因此,佛祖拈花微笑,永远是美丽的,永远体现的是人类慈悲为怀的道德精神。对善良者它微笑,对邪恶者它也微笑,它坚信自己是善良与崇高的。只要自己是善良与崇高的,那就随它: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一任自然吧!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本主题共有回复 0 个 本页: 0 -- 0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