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1/3 21:47:00 人气:136
|
楼主 |
有感于“学生”打败“先生”
1932年,美军为检验珍珠港的防御能力,采用了新的航空母舰攻击技术,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实兵对抗演习。当时,舰队的一部分模拟敌军,另一部分担任防守,攻方指挥官雅奈尔采用了新的战术。利用2月7日,东北季风的阴暗天候,指挥攻击群“偷袭”了珍珠港,结果,攻方大获全胜。然而,美海军总部对雅奈尔的新海战理论,以及演习取得的经验未予重视。可以说,在当时有如此先进的海战理论,竟然被最高指挥部束之高阁,这导致了珍珠港的防御措施,在多年以后也没有重大改进。 而耐人寻味的是,这些在美国受到轻视的革新成果,却极大地启发了日本海军中的革新派,他们经过几年的实际研究和多次演练,终于首先掌握了运用航空母舰,进行海上远袭的新战术。结果,9年后珍珠港一战,“学生”就这样轻易地打败了“学生”,给了骄傲的美国佬一个惨痛的教训。 日本人巧妙地运用美国人的成果,打败了美国人,类似的情况,在战争史上还有不少。比如,坦克是英国人1916年首先发明的,独具慧眼的高勒,也提出过坦克主宰战场的新战术,可是直到一战结束后,英国军方也未能付之实践。法国曾在坦克的数量和质量上一度领先,然而二战前夕,还将仅有的500辆坦克的近半数送给了他国。这方面,德国起步较晚,却最先找到集中使用坦克的方法,并靠“闪击战”取得了二战初期的主动权。 “学生”打败“先生”,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武器的出现和拥有,并不等于就有了与之相适应的新战术,掌握了新武器,也不等于掌握了新战术,有了新战术却束之高阁,在传统的战法上生搬硬套,还是等于零。 所以说,思想观念的变革,是军事领域最深的变革。与其说是“学生”打败“先生”,还不如说是自己打败自己。思想观念的陈旧,思维方式的落后,即使是最好的武器,也是一堆破铜烂铁,;即使是最好的战术,也等于是纸上谈兵。因此,面对新武器装备和新的战术,我们每一位指挥员首先都应当改变思想观念,细致地观察新武器与旧战术之间的联系与种种不适,不断发现适应新武器而产生的战术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断超越,不断发展,再也不会出现“学生”打败“先生”和悲剧。
|
|
|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