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6/1/3 21:44:17 人气:132
|
楼主 |
惊闻北大招生出怪题
中国的怪事就是多,06年刚刚到来,喜庆劲正浓,报刊上就爆出了让人哭笑不得的消息:今年北大自主招生的作文题为《贪官检讨》。元月一号的重庆时报介绍说:这次北大在重庆招生的作文要求“考生模拟贪官的心理和口气写一篇检讨发言,要求该检讨表面上深刻严肃,实际上避重就轻,言辞华而不实,企图敷衍了事,要求字数在600~700字。” 北大不愧是北大,题目确实出得奇,想猜出来着实不易。从这个意义上讲北大成功了。但如果从教化的意义上讲,北大这次考题是彻底的失败。 稍微熟悉中国文化的人都很清楚,从古至今,中国人对于诗文的教化作用是非常看重的。孔子评价《诗经》时讲:“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还讲:“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尽管我们现在可以不认同孔子“思兴观群怨”的内容,但它表达的诗文应该引导人性朝正面方向提高的意思却是不错的。我们现在评价一篇文章好坏,常常说的话是文道统一。这里的道就是文章的内容。从任何意义上讲,好的文章在内容上一定是对真善美的赞同、对假丑恶的否定。 北大这次考题要求“表面上深刻严肃,实际上避重就轻,言辞华而不实,企图敷衍了事”。负责考试的老师还说:“对于北大来说,我们更看重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对于考生来说,一定要有扎实的基础、丰富的综合知识、广泛的兴趣才能顺利过关。”话说得漂亮极了。但对于考生来讲,无非就是在考试的两三个小时里如何苦心孤诣地写出表里背离、言行不一、弄虚作假、耍奸溜滑的大作来。古人讲君子远庖厨,也许心理是不愿看到残忍的、阴暗的东西。北大倒好,不仅让考生睁眼看丑恶,还要考生身体力行丑恶。北大要求学生具有“创新能力”,是不是希望学生“创新”到能够写出蒙混过关的假检讨?北大要求学生具有“广泛的兴趣”,是不是期盼学生“广泛”到如何成为貌忠实奸的大贪官?朝大的方面讲,目下中国一个很大的问题是诚信问题,假人假话假物几至人神公愤的地步,社会各界紧做工作慢做工作也赶不上人性堕落的速度。按说,北大作为中国的知名学府,作为百年树人的京畿重地,应该在诚信建设方面做出正面的积极的努力才对。想不到,这次北大考题传达的信息却是如何作假、如何作假过关。老汉笨想,是不是北大嫌中国现在乡愿伪君子还不够多,借鉴足球要从娃娃抓起的思路,与时俱进到乡原伪君子也要从娃娃抓起了? 也许有人会说这仅仅是一次招生考试,不必小题大做,上纲上线。然而在老汉看来,教育是一个漫长的一点一滴的过程,教育无小事。就像一篇好的文章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一样,一次有害的谈话、一篇错误的文章同样可能影响人的一生。算是老汉杞人忧天:今天重庆的考生写出了一篇被北大赞许的假检讨,多少年以后,当这些学子走向社会,会不会为了个人私利照葫芦画瓢写出假国策假方案假论文假合同假情书呢?
|
|
|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