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情感世界 >> 情感激流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中国第一岳父——独狐信
号码:194179
呢称:
玳安-淮工
等级:1
积分:5341
主题:639
回复:118
注册:2003/7/26 20:38:38
发表:2005/12/25 20:20:00 人气:103 楼主
中国第一岳父——独狐信

  有时候,历史是很让人愉悦的。
   我在这里找来了中国第一岳父,这是个奇妙之人。
  
   我写下这个题目,许多人认为不用猜,就知道是谁,宋耀如。他生有三女,一女嫁给国父;一女嫁给总统;一女嫁给行政院长。但他只能算民国第一岳父。
   中国第一岳父是北周时期独孤如愿,他成为三朝国丈,其中隋唐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王朝。
   因为为人侠义,重承诺,被宇文泰赐名为信。
  
   魏晋时期,中国多美男。
   为什么这个时期有如此多的美男。一是社会风气始然,二是因为战乱频繁所致。
   那个时期,儒家文化还没有把女子异化三从四德的地步;以北方民族为主流的朝野,生性坦荡。美女们的活动空间窄小,哪像现在这般多用武之地,方便搔首弄姿,但她们没有被限制活动范畴,目力所致可皆大欢喜。而美男们的情形则不同,战乱时期及时寻乐使他们尤讲究个性张扬,为的是多引起美女们的注意,多收获几次艳遇。加上他们活动频繁,往往所到之处,难免不被美女们品头论足地欣赏了。
   欣赏过后,美女们会议论一番,抓住特点做些文章,排排名次、口口相传。便给今天的我们留下无与伦比的回味。
   我随意排列,神韵气质和举此言谈历历在目……掷车盈果的潘安。他每次出行,美女们向他掷瓜果,打道回府时满载而归;看杀卫玠,此人建邺之行,美女空巷,被观看得举步维艰,娇喘连连(上气不接下气)而亡;之所以写美男,必和我的主角有关。他的特色是侧帽风流。在黄昏夕阳西下时,我们这位英雄打猎归来,骑马急驰,微风把他的帽子偏侧一边,或是他拭擦脸上的汗水,无意间弄歪帽子。这个无意中的小动作,第二日竟被全城人争相模仿了。
   何其幸也,中国第一岳父原来是个美男,以侧帽风流为证。我们想想,如果中国第一岳父是个虎背熊腰之类的莽夫,历史的天空一定暗淡多了。
  
   如果我们说潘安他们以貌美娱人,在文苑上小有成,却难在政治舞台上有多大建树;特别是卫夫子,他除了貌美的记录外,其它无一记载,且一直处在美男的逃生状态,在颠沛流离中郁郁不乐被看杀。
   但独狐信不同于他们,首先是他的战功赫赫。北魏时期孝文帝全面汉化改革,用计迁都洛阳,此举到致了一群贵族子弟的六镇起义。独孤信此时崭露头角。后被朝中重臣尔朱荣看中。他发现这位少年不仅相貌堂堂,而且善射,并委以重任,从此军中有了一个“美容仪、善骑射”的“独孤郎”。与他同时来的投奔者可称之为枭雄的高欢(东魏的创立者),则做了一名帐下小卒,可见以貌取人,中国古以有之,不足为怪。他先后任别将、员外散骑侍郎、新野郡守、荆州防城大都督、武卫将军、浮阳郡长、卫大将军、都督三荆军事兼尚书右仆射、荆州刺史、车骑大将军、河内郡公、陇右十州大都督、秦州刺史、加授太子太保、大司马、柱国大将军。这么多官职,皆非追封,如此乱世,没有战功,难以一路迁升的。
   (我曾有个小部下,南大毕业的。初见他时让我这种老男人受了刺激,这小子竟有一副如此臭皮囊,不知会迷死多少女孩。哪知他在职场上,工资也一路攀升。美男也有职场效应的。本人外出时谈生意往往喜欢带他,期待对方是女主管,这样可以使用我的美男计。可是,这小子太高,使我徙生压迫感,后弃之。)
   他的政治眼光独到,政治本身是场赌博,没有谁是永远的赢家。当时,高欢与宇文泰的势均力敌,走与留其实是要赌一定政治智慧的。当时,成千上万的人往洛阳方向奔跑,惟独狐信只身一人逆向而追。他在尔朱荣灭门之后,高欢新贵崛起之时,依然不改初衷,要北魏傀儡孝武帝同进退。
   可怜的北魏孝武帝逃出虎口,却又落入宇文泰的狼窝。但对独狐信来说并非什么坏事情。宇文泰是他幼年时的朋友,他曾被授意去接管军队时,宇文泰已经成了当然统帅,他毫无怨恨之意地返回。这些为他今后政治生涯打下了基础。
   宇文泰要取北魏而代之。北魏气数己尽,独孤信自然只能顺水推舟。宇文泰效法周文王,让其子来改朝换代(篡权者往往弄得冠冕堂皇,曹操也是这样效法的)。独孤信在宇文泰死后被定为八大柱国大将军,自然深得宇文泰的信任。
  
   独孤信联姻的眼光何其了得。宇文泰为了更深一层让独孤信为自所用,让独孤信长女与长子联姻。可惜女婿生性软弱,长女未享受皇后之福,成为皇后三个月时一病而夭。这一短暂的皇后生涯,却给独孤信在中国第一岳父地位上奠定了坚实地基础。
   第二个女婿乃是杨坚,众所周知的隋朝开国之君。独孤信养育出了历史上著名的皇后——独孤珈罗。
   杨坚之父杨忠,曾是独孤信的部属,两家有世交之情。如果说大女嫁给宇文泰长子,有某种被动的成份在的话,小女14岁嫁给杨坚,主动权则在独孤信之手。
   据说鉴于大女婿的软弱,他要把小女嫁给阳刚之气十足的杨家。还有另一说,杨坚有异相,玉柱灌顶。通俗地说法是鼻梁长到了额头之上。此人被判断今后必大富大贵。尽管小女尚幼,独孤信不得不提早下手,亲自安排了这次婚姻。
   日子平静地过了几十年。独孤信的外孙女杨丽华复又嫁给北周的宇文家,成为天元皇后(四大皇后之一),这是题外话。
   顺便说一下独孤家的小女独孤伽罗,是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皇后。先是鼓动大夫篡权,杨坚篡位后,每次临朝皇后必守在屏风之后,把持朝政。史书这样记载杨文帝“帝宠惮(又爱又怕)”。杨文帝临幸了一位宫女,她在文帝上朝时将杀之。气得文帝离家出走。当然,废长立幼,使隋之江山沦为四姐之子李渊之手,她亦功不可没。
   再说李渊之母,这位元贞皇后。尽管史上少有记载,她的皇后亦是李渊追封的。这同样不会抹煞独孤信第一岳父的历史地位。想想看,中国历史强大的王朝,外甥是太上皇李渊,外孙则是天可汗,整个唐李王朝是他独孤家族的血统的延续。所以,史家称唐李王朝,总会补提一句,有鲜卑血流。他们不知是在扼腕叹息呢?还是以为两种血统嫁接的王朝才有强劲的生命力。总之,大汉族主义者的心情尤其复杂。
   三朝国丈,把他推到一个历史高度。
  
   1980年代,陕西地区的一位少年,在野地里发现了一个14方的煤精印(是锗煤的一种,坚固而细腻),8棱多面体,5种格式,47个古篆字,各种称谓之印。少年交给了县文化馆。文化馆一时难以判断为何物,用纸包上随手而放。几年以后,一群文物工作者查看文物时,其中有位篆刻家惊呼:“独孤信的印。”
   独狐信在千余年后不甘寂寞地冒了出来,任世人评说。
   我一直端详这个历史人物,昨天写他时,忍不住查1980年出版的《辞海》“独”字,这本权威辞典遗忘了他。
   在我看来,父亲和岳父是男人中最为重要的称谓,我们不能只重视父亲而忽视岳父,如果这样,我们人类只是个光棍的社会。
   当然,我重视岳父称谓,多少有为女儿的父亲打个不平的意思呀。
 
-----------------------------------------------------------
you hold the key to my heart
 本主题共有回复 0 个 本页: 0 -- 0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