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5/12/18 14:10:34 人气:133
|
楼主 |
闲话社会治安
清晨去菜市场买菜,路过小区门卫时,习惯性地看一下公告栏,发现有一张新贴的公告,上前细看,原来是派出所的一则友情提醒,内容是说由于接近年底,一些偷盗抢劫事件开始有抬头的趋势,提醒广大小区居民做好防备工作,一旦发生案情及时报告公安部门。 看了这则公告我想任何人都会和我一样,都会感觉到如今的社会治安形势已经日益恶化,我们的安全感都普遍下降。众所周知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人民幸福生活、经济向前发展的保障,但是目前我国一些治安乱点屡打不绝,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在部分地方依然存在,城市中各种黑恶势力拉帮结派,划地为界,各种偷盗抢劫行为有蔓延的趋势。11月17日上午,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公安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武和平向大家通报了情况。他把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特别是第三季度社会治安形势的特点,概括为“四高、四降,总体平稳”。第三季度,全国公安机关共接警1742万起,同比上升20.7%;110接警1020.7万起,同比上升18.2%。从1至9月份看,公安机关接警量也呈增高趋势。1至9月,全国公安机关接报警4780.1万起,同比上升20.1%,全国日平均接警数量达17万起;110接报警2809万起,同比上升20.5%。 通过上面的一系列的数字,我们可以感觉到社会治安的现状真的是不容乐观。那为什么人们生活水平比原来普遍得到了提高,社会治安形势却反而恶化了呢?我想治安形势的变化主要还是因为贫富差距的问题,贫富问题似乎是人类发展的永恒话题。社会存在贫富差距是一种常态,甚至是保证社会前进的动力。然而,如果贫富差距过大也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一句话,社会不可以没有贫富差距,但这种差距不可以顺其自然,而是必须保持在一定的限度之内。经过20多年改革开放后,今日中国的国情已与当年大为不同。中国社会财富的总量已经相当之大,GDP位列世界第六。与此同时,财富分配不均、社会两极分化现象之严重也开始令社会感到不安。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数字,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总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或消费的份额高达50%。据此看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中国是世界上基尼系数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显示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成果未能被社会各阶层共享,绝大部分聚集在少数人手里。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披露,内地最富裕的10%人口占有了全国财富的45%;而最贫穷的10%的人口所占有的财富仅为1.4%;财政部官员曾透露,银行60%的存款掌握在10%的存户手里。这些都显示出中国贫富不均的严重程度。统计局的报告并预言,贫富差距在未来十年还将进一步扩大。有关人士指出,在一个国家经济起飞阶段,出现一定程度的贫富差距是正常现象,但如果政府不想办法解决,等贫富差距大得不可收拾时,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社会问题。 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有关专家认为,一句“惠及十几亿人”意味着中国高层已充分认识到中国贫富差距过大可能对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将改革开放初期推行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改为鼓励建设更高层次的普遍富裕的社会。 当然,实现更高层次的普遍富裕肯定不能把富人重新拉入穷人行列,重回共同贫穷,也不是用行政等手段来个变相“杀富济贫”,而是要大幅提高低度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对富人则还应继续鼓励他们发挥自己优势,继续创造更多的财富,给低收入人群创造示范效应,从而实现社会效能和社会福利的整体提高。 如果社会上多数人能够通过诚实劳动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即整个社会极富的人和极穷的人是少数,多数人是所谓“中产阶层”时,社会收入差别就会大大缩小,社会安定感就会大大增强。也许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就是“中产阶层”培育和发展的过程,而不是产生富豪的过程。当然,要培育大量的“中产阶层”,需要把社会经济体系进行梳理,尽快消灭富者越来越富,穷者越来越穷的土壤,尽快培育出公平竞争、科学税收、分割利益、政策透明、革除腐败等良性环境。只要能把贫富差距缩小到合理的范围之内,那么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种美好的社会治安环境就不会只是一个传说。
|
|
|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