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5/12/11 19:37:02 人气:149
|
楼主 |
爱情的沙漏
引子:人性里的善与恶皆有之,如果能划一条直线,一端代表善另一端代表恶,那么真正处于两极的人少之又少。我们对他人评价体系中的善恶观往往多是回顾性的分析而疏于前瞻性的思考。 好友是个股谜,有一天对我说:“遇到‘情感熊市’如何操作?该‘抛’还是‘守’?‘崩盘’的机率是多少?” 我未置可否,回了一句:“抛与守的意念取决于你的期望值。还是思考‘守’的意义吧。” 记得劳伦斯说过:“请让我用身体里最优秀的异性来爱你!”。在爱情里,谁人不是用人性中至善至美之情爱着对方呢?关键在于后面附加的期限!更关键的是情感的付出与索取如何交替。 好友说:“很多人认为弗洛依德之精神分析的方法总是归结于性,但我更欣赏其心理影像的剥离而回归到生物的本能。你学学如何?” 我拿腔作势地说:“快乐是人生追寻的终极目标之一,生命意义之金字塔的顶端上令人仰视的‘实现自我’也是一种快乐的极致吧。固然奉献者可以从中获得不同程度的快乐与满足,是否藉此获取良好的人际关系或许也未可知,或者说这个层面上的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总是有悖于人的本性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对生存环境资源的索取是其生存的必需,而人类作为至高无上的生物群体(不知其它生物能否接受人类这一自以为是的自称),其精神上的索取则更多面向同类。从与其它生物的对比结果上不难看出,精神生活之于人体的生命活动何其重要(比如在延年益寿方面)。” 好友不无调侃地笑道:“幸好我还没有愚顽到相信千年龟的精神生活超越了人类。” 我这位“花事”与谬论不断的朋友这样说过:“以貌取人是动物择偶求欢的始动因素,其生理基础可以说是所有生物种族性的原欲。其获得异性青睐的机率更为频繁与容易。如果有人对我深情地说:‘我爱你深邃博大的思想,或是我爱你满目疮痍的面容,’我不知道这样的情怀中包含着几许对自己作为精神载体的肉身深深的爱意!” 人类既然是一个难以摆脱群居习性的生物群体,思考人与人之间存在的关系模式以及如何改善便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 离群索居者要么是神灵,要么是野兽。 好友曾自鸣得意的以物质和精神作为参数的二维空间予以定位。他说:“某些人因物质利益而相互成为合作伙伴,某些人因某种情感而聚合为朋友、夫妻。无论你在这个体系上哪个位置,其彼此间的关系绝对不是静止、固化的,而是随时间随事件如潮汐般流动着的。”“真羡慕那些为爱殉情的人,其实他们如果走下去和我们一样,手里捧着的也是一个爱情的沙漏!” 暂且苟同他的谬论吧。 单纯的经济合作伙伴离这个体系的原点水平距离很远,伙伴间的关系因情感的成分甚少而弥显简单,便不难理解“不换脑筋就换人”这样浅显的规则。而以情感为主线的亲情、友情以及爱情关系,其离原点的距离井然成为了一种“高度”,很多人美其名为“情感升华”。 我说:“在你构建的体系中,象婚姻这样的关系虽然顺着情感的纵座标攀援而上,因为沙漏现象,其状态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的吧,如果终有一天感情出现了不可逆的滑坡现象,用曾经的美好曾经的缠绵游说你安于现状,你内心的接受度是多少?” 他苦笑着:“让一个人用回忆面对这空空的沙漏,如同用曾经的辉煌去安慰一个业已破产的富翁,是不是有点令人啼笑皆非啊。” 好友叹喟道:“当对某个对象从精神上、物质上的索取不再获得满足,则欲转向新的目标。这种转变是否也有明显的生物性基础的痕迹呢?” 我笑道:“良禽尚且择木而栖!何况君乎。” 邪扯了半天,想起一位IT界朋友说过的话:“经营婚姻是需要技巧的,只是这种技术性的处理更象是下载补丁或软件的升级。如果你犹豫着爱情‘硬件’更新的昂贵成本,那么升级软件或者下载补丁仍不失为一种明智可取的方法。” 我看了一眼好友:“情感熊市里,你升级了吗?”
|
|
|
----------------------------------------------------------- 淮 聊:敢问路在何方? 一棵树:路就在前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