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5/10/17 12:06:25
|
第1楼 |
Re:怡柔
构建有效的思品课堂 一直以来,思品学科遵循了一种纯学科的逻辑,教师坚持的是某种道德价值并努力使学生接受,而较少考虑学生愿不愿意和能不能接受的问题,因而,道德认知作为外部规则的构建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随着各种价值冲击和现实操作中无用感的暴露,不得不使我们产生了质疑:怎样的品德课堂才是有效的? 一、平等对话,心灵沟通的课堂。 《课程标准》提出了“有效的教育必须采用儿童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道德,并不是游离于社会、生活外的独立现象,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是更多地借助各种复杂的渗透方式来完成的,而在没有根基的土壤上进行灌输、渗透,无异于拔苗助长,就像农民种庄稼,必须给它合适的土壤。这合适的土壤就是一种和谐、真诚和温馨的氛围,这种氛围是学生积极情感产生的基础,是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与文本的对话、师生的对话、生生的对话。 1、文本对话:让学生走进教材,假设自己是其中的某一个角色,进行换位思考、体验、感受。例如,在学习《小马虎旅行记》一课时,就让学生扮演小马虎这一角色,到马虎王国去做客,闹出了一个个笑话、尝到了种种苦头,从而体验到: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马虎,如果从小养成了马虎的习惯,可能会带来比较严重的后果。又如在上《我从哪里来》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妈妈怀孩子时的辛苦,就让学生在衣服里藏个大篮球,然后坐下来穿鞋系鞋带,学生马上就体验到了不方便,感到难于完成。老师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妈**辛苦就有了情感体验的基础,水到渠成。 2、师生对话:首先,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做朋友,朋友,意味着平等、和谐,意味着毫不隐瞒、实话实说,意味着真情帮助,进行心与心的交融。例如,在教《皮诺曹的鼻子》一课时,就先以朋友的身份进入课堂,说:“朋友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在得到学生的认可后,我接着说:“你们觉得朋友之间谈话应该怎么样的?”(说真话、说心里话)“那我们就进入‘实话实说’,做错过事吗?你是怎么解决的?愿意告诉你的朋友吗?”在部分学生表白后,我接着说:“我知道朋友们都想做个诚实的孩子,但有的朋友可能有一些小小的顾虑,怕别人看不起,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做人就像要洗脸一样,因为有了脏东西所以要把它擦干净,做人也一样,承认错误是改正错误的第一步,改正了,还是个好孩子。你有什么困难告诉我,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好吗?”学生抛开了顾虑才能敞开心扉,敞开了心扉,品德教育的效果就好了。 3、生生对话: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更喜欢把自己的想法讲给别人听,我们应当积极地给学生创造交流与合作的机会,使孩子们学会人与人的交往,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例如,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中的《手拉手,交朋友》一课,可以让每个学生把自己的照片带进课堂,展示自己的照片,讲述自己的故事,大家敞开心扉,一起分享成长中的点点滴滴,课堂成了心灵相约的场所。所以,课堂上,我常常会提议:“愿意把你的想法讲给同桌听吗?”“找你的好朋友,合作完成这个活动。”“愿意让你的好朋友分享你的快乐吗?” “愿意让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吗?”…… 二、情感涌动,真情碰撞的课堂。 情绪心理学中情感转化为规律的研究早就揭示:恐惧、害怕容易转化为攻击、仇恨,而安全、信任容易转化为同情和爱。但情感的相互影响更多的是靠感染而不是说教。情不动,则理不明,只有情感能够打动学生,引起学生内心的触动,引领他们从知到信。 1、激情四射,渲染情绪。 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怎么能调动学生的情感,怎么能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教师一定要把自己的情感传递给学生。 每节课上,无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了多么大的痛苦与挫折,或者身体有什么不适,我都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绪,带着微笑站在学生面前,每一个微笑都让学生沉醉。把我对于课文内容、对于生活、对于人生的每一份感悟、每一种情感,用我的语言、我的眼睛、动作、肢体……传递给学生,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让学生感受到一个无拘无束的课堂,从而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2、真情流露,情感碰撞。 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树有树的美,花有花的美,草有草的美,万物各成其美,人作为万物之灵,更是如此。所以,不管他是智力发育迟缓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性格孤立不合群的学生,还是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我们都要尊重他们做人的尊严和价值,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不仅如此,还要会赞赏每一位学生,让他们心灵放光,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喜欢你,才会对你的课产生兴趣。有了这个基础,课堂才会不断地生成,不断地有情感的碰撞。 3、动情催化,升华感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感情得到升华,思想受到教育。我在上《同情帮助残疾人》一课时,学生在教师的提议下,情趣高昂地开始为方便残疾人设计一些设施。虽然,这些设计并不一定可行,并不一定能经得起推敲,但,这些设计代表着学生纯真的心灵,充满了对残疾人的深深爱意,我被感动了,动情地说:“同学们,你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浓浓的爱意设计了最美的设施。虽然,你们的设计可能显得稚嫩,虽然,你们的设计可能不会马上成为现实,但等到你们梦想成为现实的那一天,老师为你们感到骄傲。”学生的爱心和设计都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赞赏,因而,表现得尤为积极向上。 我想,有了情感在品德课堂的介入,课堂才会洋溢着生命的气息,课堂才会成为学生情感碰撞的场所,课堂才能真正发挥它的效率。
|
|
|
----------------------------------------------------------- 从此变成朝三暮四的好女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