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5/8/19 13:43:02 人气:154
|
楼主 |
淮安市区名称探源
淮安市区名称探源 淮安市区以清河、清浦命名。它的来龙去脉是怎么样的呢? 公元984—985年,南宋转运史乔维岳开凿末口。(楚州城北)到淮阴磨盘口(杨庄附近)的40里故沙河,以利河运。这条沙河到了明代,已淤塞湮废。明永乐十三年(公元1415年),平江伯陈(王宣)治督漕运,由楚州城西管家湖起,循乔维岳所开的沙河故道,开了一条清江浦河。永乐十四年,为节制水位,又在这条河上建了四闸:一是楚州城西的移风闸(今板闸附近);二是福兴闸(清江大闸前身);三是福兴闸(清江闸2.5公里);四是新庄闸(福兴闸10公里)。不久,又在清江闸所在地建立起清江漕船总厂(约在清江闸至草市口之间)——全国最大的内河漕船厂。于是清江浦“南枕运河,淮水萦回,钵池环拱,肆烟津树,映带帆樯”,成了风景名画的地方,兴起为山阳县(即楚州)所属的一个大镇——清江浦镇,这就是清江浦的起源。 著名学者顾炎武题为〈〈清江浦〉〉的诗,赞道:“此地接邳徐,平江故迹余,开天成祖代,转漕北京初。闸下三春尽,湖成数尽潴。舳舻通国命,仓廪恃军储……”这里所说的“平江故迹”,指的是陈(王宣)所开的清江浦河。而没有清江浦河,也没有后来清江浦的繁荣。 清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江苏巡抚陈宏谋上疏,申请清河县治于清江浦。清河县是南宋咸淳九年(公元1273年)开始设置的,地在泗水末流之入淮口(今淮阴区袁集乡桂塘村)。古泗水未遭黄河侵夺,清澈不浊,又称清河,这里就是清河县的由来。后来,这里受到了水患威胁,势在必迁,而清江浦是南河总督驻节地,地形冲要,官商去集,是较理想的县治之所。清廷批准了陈宏谋的呈请,到了乾隆二十七年,清江浦由山阳正式划归清河县,遂成清河县城。此时以是通商大埠,人口达五十四万。 直至到1914年,改清河县为淮阴县,清江浦就成为了淮阴县城。这就是个大概吧,清河、清浦两区区名也是这样来的。
|
|
|
----------------------------------------------------------- 借我三千虎骑,复我浩荡中华!饮马恒河畔,剑指天山西;碎叶城揽月,库叶岛赏雪;黑海之滨垂钓,贝加尔湖面张弓;中南半岛访古,东京废墟遥祭华夏列祖。汉旗指处,望尘逃遁——敢犯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