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开心灌水
>>
网友留言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宋词鉴赏3
号码:
170672
呢称:
苏武牧羊
等级:2
积分:6797
主题:140
回复:476
注册:2002/7/25 1:29:29
发表:2005/8/6 16:23:12 人气:184
楼主
宋词鉴赏3
辛弃疾《魂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魂奴儿①
书博山道中壁②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③
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④
欲说还休,
却道新凉好个秋。
【作者】
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少年是曾聚众参加耿
京的抗金义军。渡江南归后,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淅东安抚使等职。
一生力主抗金,屡陈恢复大计,因而颇遭当权者之忌,曾长期落职闲居于江西
上饶一带。宁宗开禧年间,曾知镇江府,不久又被罢黜。其词与苏轼齐名,多
抒写报国雄心和有志不伸的感慨,豪纵奔放,沉郁悲壮,在南宋爱国词中领袖
一代。有《稼轩长短句》、《稼轩词》。
【注释】
①又名《采桑子》,四十四字,平韵。 ②博山在今江西广丰县西南。因状如
庐山香炉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弃疾罢职退居上饶,常过博山。
③强说愁:无愁而勉强说愁。 ④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多少事,欲
说还休。”
【品评】
这首词以“少年”与“而今”对比,表达了一种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说
少年时登高望远,气壮如山,不识愁为何物。无愁说愁,是诗词中常见的文人
习气。下片转入“而今”,转折有力,不仅显示时间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
人生经历。在涉世既深又饱经忧患之余, 进入“识尽愁滋味”的阶段。 所谓
“识尽”,一是愁多,二是愁深。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说,有的不便
说,而且“识尽”而说不尽, 说之亦复何益? 只能“却道新凉好个秋”了。
比之少时的幼稚,这或许是老练成熟多了。其实“却道”也是一种“强说”。
故意说得轻松洒脱,实际上也是难以摆脱心头的沉重抑塞。周济说辛词“变温
婉,成悲凉”。读此词者,当能辨之。
号码:
116527
呢称:
璎珞
等级:1
积分:2908
主题:380
回复:478
注册:2001/2/9 15:40:52
发表:2005/8/6 16:24:38
第1楼
Re:宋词鉴赏3
灌到心破碎,也不去怪水,只因为灌水太美,
就算日日灌,夜夜灌,时时灌也不会累;
我埋头灌水,永不知疲惫,最怕斑竹让我一去不回,
即使封一次,封两次,封十次都无所谓。
-----------------------------------------------------------
老天爷啊~~~
请让所有璎珞关心和关心璎珞的人都能够幸福吧!
璎珞会乖,会做很多好事,积许多德报答你的。
本主题共有回复
1
个 本页:
1
--
1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论坛首页
└┬开心灌水
├网友留言
├胡言乱语
└┬情感世界
├滚滚红尘
├情感激流
├心理医生
└┬文学天地
├诗词曲赋
├澄明之境
└┬休闲中心
├幽默笑话
├体育之窗
├贴图之家
├户外旅行
└┬商务信息
├二手市场
└┬个人空间
├绿色麦田
├音乐人生
├绿手指环保
├小资情调
├我爱机车
└┬在线服务
├有话要说
├帮助信息
├新闻中心
├规章制度
├网友祝福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
,如果还未注册,请先
注册成为新用户
!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
|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