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文学天地 >> 杂文杂谈 >> 查看贴子
  刷新 下篇  
 主题:蔓殊菲儿文集杂文
号码:159399
呢称:
落尘的泪珠
等级:4
积分:72629
主题:3416
回复:6394
注册:2002/3/23 10:02:34
发表:2005/6/27 22:32:18 人气:105 楼主
蔓殊菲儿文集杂文

杂文 


关于美,关于生命,关于所有一切我能述说的可能
都在这里……


 
-----------------------------------------------------------
我是如来佛祖玉皇大帝观音菩萨钦定取西经使者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帅到掉渣!
号码:159399
呢称:
落尘的泪珠
等级:4
积分:72629
主题:3416
回复:6394
注册:2002/3/23 10:02:34
发表:2005/6/27 22:32:36 第1楼
Re:蔓殊菲儿文集杂文

走过茶马古道的老人   文 / 蔓殊菲儿




茶马古道的传说

茶马古道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起于云南茶乡普洱,经下关,丽江,维西,中甸,德钦,西进西藏拉萨,又经亚东,越过喜马拉雅山口,经印度噶伦堡,到达加尔各答。绵亘7300余华里,跨越诸多雪山和大河,串接滇藏两地,联系中印两国,与丝绸之路相齐名,是藏,纳西民族的历史传奇。
茶马古道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有着对西部文明不可磨灭的伟大功绩,而其艰辛和苦难却是让当代人无法想象的,只有真正跟随马帮走过茶马古道的人,才可能完全了解当时的一切,而听者之骇,每一个细节的描述都是让人惊心动魄的。
世事沧桑,浮生褪尽,57年的岁月烟尘都无法覆盖年轻时所经历的那一段传奇,宣绍武老先生,如今已届78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睿烁,耳聪目明,对21岁时走古道的情形仍可娓娓道来,也就是这么一次旅行,成了宣老终生难忘的人生财富。

年少谋生,与家远别

宣老先生是现今纳西第一艺术名家宣科的堂兄,也是纳西人,年少时,因为父亲远去印度经商,久无音讯,家中又上有老母下有弟妹,境况难捱,便由堂姐夫高尼玛(当时拉萨的高级官员)介绍,同进藏马帮结伴,前去西藏谋生,方与茶马古道结缘。
茶马古道是自汉唐以来滇藏贸易的重要通道,中间分开几条路,而从最近最险的一条到达拉萨也要三个月的时间,在这些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日子里,宣老先生秉着纳西民族勇敢而坚强的精神,随同马帮走完了全程,安全抵达拉萨。他说:“马帮有一句谚语:‘在这条路上赚来的钱,除父母之外,别人是不配享受的。’”

古道历险,几经生死

马帮贸易在上个世纪初空前繁荣,追溯其根源是清朝康熙年间前去拉萨的纳西族大商家李悦,他带动了大批藏商到云南做生意,也鼓励纳西商人到西藏寻求发展,到光绪年间,马帮贸易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每次往返,货物转手极快,有大利可图,于是,大的商家就自养马帮,专事在古道上往来,也可以说,马帮汉子是当时最具探险精神的冒险家。
马帮汉子通常由藏和纳西两族组成,牲畜一般是用键壮的骡子,货物当然以出自普洱的沱茶为主,因为臧区高原之颠,食物燥热,又没有蔬菜,饮茶就成了他们必须的习惯,茶叶对于臧民来说,是与盐的重要等同的。“我过去之后,在拉萨呆了两年,也喝了两年藏民的酥油茶,却觉得别处的都不如这里,知道为什么吗?”宣老微笑着,似在回忆当年:“因为那茶叶是马帮运来的,装在竹筒里,抬上抬下马驮子近400次,吸收了沿途花草泥土的清香,所以,格外地香。”而这种甜美却是建筑在苦难甚至死亡之上的。“丽江是各地货物的集聚地,是古道的重要驿站,繁荣时终日骡队不绝,铃声不绝。”“从丽江到奔子栏还好,一路上可以见识一些民情,呵呵,还有隔着金沙江拉歌的。然而此后就不行了,尽是雪山,过了一座又一座,好像爬不完似的。”是的,自到了滇藏之滨,雪峰连绵,白马雪山,梅里雪山,油姆士猎,施工拉,喜马拉雅等大雪山是马帮必经之地,风雪连天,骡子的蹄子里塞满了积冰,得由劳都们一点点用刀抠出来,人行在骡子前面,踏实雪地,不然满载货物的骡子就会滑倒。“一次,风雪太大,路又极窄,差一点全队覆没了,辛好锅头(领头人)叫人去最近的村子把牦牛运输队请来,把骡子的货物放在牦牛身上,由它们开路,才渡过险境。”而渡江是仅次于翻雪山的历险,澜沧江,怒江,拉萨河,雅鲁藏布江等多是谷深水急,咆哮如兽。而且多数是没有桥的,只有溜索,两根粗绳,一来一往,一不小心就会掉进江里去。骡子们最怕的就是这个,被人挂上过去之后,往往吓得腿软,到达对岸,站都站不起来。当然,一路上的美景也是让人终生难忘的,长江第一湾的壮丽,杜鹃花潮的艳美,卡瓦格博雪峰的神奇,澜沧江翡翠谷的青郁,拉萨河边的生机盎然等等,老先生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让人感叹。

老骥伏枥,志在古道

虽然宣老年事已高,但仍很关心束河旅游——茶马驿站的建设,他说:“茶马驿站的建设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让你们这些年轻人来知道父辈们曾经走过的路,知道当时没有交通工具的艰难。”是的,茶马古道是西南民族精神的丰碑,是老一辈探险家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虽然在交通发达的当代,古道已经遍生野藤,芳草萋萋,但是,马帮骡铃清脆的铃声仍在冥冥中在滇藏高原上空回响,并长久不绝。也就是马帮勇敢不畏的精神激励着束河——茶马驿站的建设。
“让更多的人知道云南丽江,知道束河古镇,知道茶马古道,让这段故事长久地流传下去,也是我这一生最大的心愿。”宣老先生端坐在沙发上,神情极其认真,这位风度儒雅的老人,眼里有一种灿烂的神采。出生于经商世家,自小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的他,从二十一岁到拉萨工作,碾转到印度加尔各达,离家三年后回归,然后又在云南从事过多种工作,在文革时也遭受了惨重的迫害,但老人对生活,对人生仍然充满热情和希望,这也是茶马精神给予的财富。历尽沧桑,浮生飞逝。现已是政协委员,诗社理事的他,也把这一段传奇的经历写成了《茶马古道亲历记》,文笔生动,史料详实,成为不可多得的丽江文史资料。也是一本让人大开眼界的读物。看着我们津津有味地阅读《茶马古道亲历记》时,老人浴在从窗外照进的晌午的阳光中,沉浸入对过去的追忆之中,欣慰地微笑了。

 
-----------------------------------------------------------
我是如来佛祖玉皇大帝观音菩萨钦定取西经使者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帅到掉渣!
号码:159399
呢称:
落尘的泪珠
等级:4
积分:72629
主题:3416
回复:6394
注册:2002/3/23 10:02:34
发表:2005/6/27 22:33:08 第2楼
Re:蔓殊菲儿文集杂文

感召之美:宗教空间之感召力的探究   文 / 蔓殊菲儿




前言

这次毕业设计,我做的是教堂,在长达八个月的教堂空间研究之中,我找到了宗教空间一个区别于别的空间的特点,也就是从古至今诸多宗教空间的共性——强大的精神感召力。
什么是精神感召力?就是人们在处于某种氛围时所受的感动,这种状态可以是在一幅画前,一段音乐中,也可以是读一部小说时,以视听的方式将所纳之物吸收入心,使心灵为之震憾,使人们产生这种感觉的力量,就是感召力。
而在这里,我要探究的感召力是由空间带来的,这个课题在国内外资料中并没有系统的阐述,只是我个人在学习研究宗教空间之中得到的见解,希望在这次论文中说明清楚。

正文

宗教建筑是有灵魂的,其崇高与完美往往使步入其中的人们叹为观止,甚至被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所征服。教堂像一个巨大的容器,将望道者置入其特有气氛的控制之中,从而达到吸收其入教的终极目的,这种力量,就是宗教空间的感召力。比起别的类型的空间来说,宗教空间是经过了数千年的发展和演变来的,在宗教侵蚀的过程中,其建筑也随同广播世界各地,并与各个国家的民族建筑相结合,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型制。[1]《艺术的殿堂》

精神附着于物质之上,感召力产生于空间艺术之中,宗教建筑的感召力从冥冥艮古而来,呈其神性通达为原则,贯穿天国与人间,而从4000年前的埃及神庙到现代日韩新教建筑,感召力的孕育形成与发扬光大,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原始宗教时期(感召力的形成)
在基督教兴起之前,西方宗教处于多种宗教并存,多个神灵主教的原始宗教时期,礼祀神灵的空间在此时有了雏形,都有着强烈的本民族的风格。

埃及神庙(公元前2000年,最初的结构感召):
埃及神庙是世界最早的宗教建筑之一,在结构上通常有高大的牌楼门,形体对称,整个内部空间由大殿和长廊构成,而有着众多高大林立的柱子的柱厅是埃及神庙的最大特色,也是营造宗教感召力最强烈的场所。
举卡纳克的阿蒙神庙为例,其面积约为40260平方米,建于公元前1530年。之中柱厅面积就达5000平方米,内有16列共134根高大的石柱。中间两排十二根高21米,直径为3、6米,两旁的柱子较矮,高13米,直径2、7米,平顶也较低。所有的柱子、梁枋刻满阴刻浮雕。殿内石柱如林,仅以中部与两旁屋面高差所形成的高侧窗采光,光线阴暗,形成了法老所需要的“王权神化”的压抑气氛。[2]《古代史》
阿蒙神庙是崇尚埃及的众神之王——阿蒙神的,神的威严在此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与瘦小的北非人形成强烈对比的巨大石柱,狭小的柱间空间,从柱隙间透入的少量阳光,一切的一切都使进入者产生自我渺小,压抑甚至初级的恐惧的心理,神在高高之上俯视,将进入者牢牢控制在其掌握之中,这种感召是单一的命令,强使人去服从他,就如古埃及冷酷的法老王。

希腊神庙(公元前400年,光的感召的出现)
希腊神庙是欧洲宗教建筑的起源,神庙被认为是神灵在当地的居所每庙奉献给一,两个神。它以内部的正殿为主体,殿内立有该神灵的雕象。希腊的神庙一般不大,东向,膜拜仪式在庙外举行。清晨,当庙门开启时,沐浴在金光灿烂阳光中的神象,经常使膜拜者为之神往。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希腊人对神庙的外型与装饰均十分重视。[3]
此时的神庙已有了固定的型制,类似于古爱琴时期王宫中的称为美加仑的正厅。以后为了防雨湿墙,在外添建木棚。随着神庙以砖木结构转向石结构,外面的棚也就固定下来了,至公元前6世纪定型为围廊式。后来还出现了讲究的柱式(多利亚,爱奥尼,科林斯)。
在那华美的希腊神庙之中,洁白的云石之间的广阔空间里,世俗被高大的石柱自然隔离,只留下了太阳的明辉,感召的压抑力被减弱了,光明带来了庄严和圣洁。
比起埃及神庙来,希腊神庙更规整更精致,装饰材料用到了华贵的云石和镀金饰件。在华美的庄严之中,光的感召已进入其间,成为气氛的烘托者,神性加入了人性的感情,不再是古埃及式残暴的帝王神灵了。

罗马神庙(公元前100年,先进技术感召的最初体现)
罗马神庙的外貌,型制和希腊神庙很相似,但比起希腊神庙,罗马神庙更加灵活多变[4],神明在其中有了人性,比起前两个时期,神庙再不只是祭司和王室成员接触神灵的私密场所,而是一种相当于会所的公共建筑。例如久负胜名的万神庙,曾是古代结构中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集罗马穹隆和希腊式门廊为一体,除了继承先辈建筑的山花,柱式,精美雕花之外它又人了一个创新,那便是在穹隆上增加了暗龛,在其中置放神像,光,从穹隆正中的圆孔里照进来,在神龛的诸神之上次递浅深,由柱围成的圆厅里,神像高立。罗马人将当时最先进的建筑技术运用在此,意图营造出一个人间的神山,步入这样的空间,犹感宗教之华丽庄严,空间之不可思议成就的广阔精美使人民们自觉肃然起敬,由技术充实的感召在此是一个最早的实例。
综上所述,在原始宗教时期,天国是与人间完全分割的,人们对诸神的情感多是敬畏,
宗教在当时享有与王权同等的尊贵,因此空间和材料在此中被大量地浪费,空旷无垠的神庙里,几乎没有容纳世人的处所,步入其中,人们都会如误闯神宫一般胆怯,所以说,当时的宗教建筑是只为神而营造的,其感召力便是较为单一的神秘与庄严。
但是,史前宗教建筑在长达两千年的发展中,已经形成了一个专门的类别,有了和王宫,民宅,会所,陵墓等其它建筑不同的结构与特色,强大的感召力已经形成,并成了区别于其它建筑最明显的标志。

基督教大一统时期(感召力的大大丰富和加强)
纪元后的西方宗教是基督教的统治时期,基督教以其先进的教义,严整的教律和强烈的排它性横扫一切欧洲“异端”,稳坐宗教之王的席位。原始宗教们绝大多数随其神庙的拆毁和易主迅速消亡。于是,基督教堂成了纪元后西方宗教建筑中的独家硕果。
传教,将神明的意志无限度地传播,在人间营造一个至美至善的天国,宗教建筑在这一段时期成长飞速,感召力也与之同时空前加强。

地下墓窟时期:(公元零年至300年基督教感召的奠基)

地下墓窟的小灯,是基督教在欧洲熹微的晨光。在罗马的黑暗统治之中,它从痛苦中诞生。那时这痛苦无法消灭,但可以受人尊敬和颂扬,可以被认为值得和可贵:哭泣的人们是幸福的,因为他们将得到安慰。[5]
福音从死亡之中诞生,教堂即将在精神上诞生。[6]
在地穴岁月的阴冷之中,毫无艺术可言,因为罗马当局的迫害和诸多物质上的原因,艺术被逐出地下墓窟。那时所谓教堂,只不过是与信徒们的坟墓相伴的灵魂之窟。
可是,基督教的精神感召,在死亡之上诞生的平安和宁静,艮永和慈悲,已经成为教堂气氛的奠基,使以后产生的诸多华丽,全都秉其灵魂,一脉相承。

加洛林王朝及东罗马前期(公元300年至公元1000年人性感召的首次升华)

这个时期是基督教兴起并蚕食欧洲异端的日子,在这个时期,天主教已成为罗马国教,许多神庙被洗劫一空,异教的诸神被赶出他们的府邸,取而代之的是十字架和圣家族的雕刻画像。
在罗马教宽大的神庙里,有了庄重的圣坛和信徒席,平民,第一次在宗教空间有了自己的位置,于是,大的平安和仁爱便从这改造的圣殿里恍恍升起,基督教的感召之力从墓窟来到了人间。

罗马时期(公元1000年至1200年感召力的提高)

如果说艺术以寥廓空宇及璀璨光明为自己的故里[7],那么,罗马风时期的教堂就是基督教与艺术结合的首度华丽。
在罗马式教堂中,再度重现了旧式宗教的庄重与尊严,而因教律又有了一系列实用的空间,如长廊,诗堂,正堂,圣洗堂等,此时的教堂系统在1000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十分完善,人们步入此中,从进到出,经过的往往是一个完整的宗教仪式。长廊的引导,高柱的肃穆,正堂的寥廓与圣坛的华美,于冥冥之中引导着人们,十字式,集中式,巴西利卡式,无一不是营造庄肃的空间形制,人们步入其中,往往觉得自己的渺小与生命的浩瀚,因而肃静,不发一言。基督教特有的感召已不再单纯,除去感情,它甚至还隐含了教律和仪式,宗教空间,已形成其特有的完整形制,在空无一人的冥冥中丰富着进入者的视听。
走进大教堂,仿佛感到上帝已居此中。

哥特时期(公元1200年至1500年古典宗教建筑的感召巅峰)

哥特式建筑的产生,是历史上的奇迹,而这种风格的建筑,恰是为基督教量身打造的天国。在黑暗和压抑的中世纪,哥特堂如荆棘中的玖瑰,疼痛的,但是绝美!
宗教建筑,有其特有的灵魂形制,而灵魂负于形体之中,可以飞升到多大的高度,哥特堂便是最好的例子,一如无法忍受地底的幽暗,一如无法忍受对其所睥异神庙的模仿,哥特堂冲天而出,犹如王者的冠冕,傲视着冥冥众生。
每一个城市都以自己的教堂为傲,每一个教堂都是当地人民的血汗结晶,而人们精巧的工艺,天才的思维,全被最完美地溶合在当时唯一合法的艺术创造里,在诸多方面被压制的人类,唯有在教堂的建造上可以任已发挥,肆意奔放,于是,艺术,被充实在哥特堂的灵魂里,完整的仪式之形制,华丽的束柱,飞腾的扶舵,至美的玖瑰花窗,精巧的尖拱,锐利的高塔,感召自此有了光和热,有了芬芳的气味和甜美疼痛的感觉,有了冥冥中萦绕半空的歌声和甚至直入人心的欲望。这是3000年来宗教建筑的最高峰,一座哥特堂所发散的感召犹如阳光,使整个所辖教区笼罩在它的荫护之下,已不单是只为走入它的人们。著名的哥特堂如巴黎圣母院,索尔兹伯里主教堂,米兰大教堂已成为法兰西,英吉利和意大利的国教标志。这样的感召甚至跨越千年,直到现在,它还主宰着人们心中天国的样子。

巴罗克时期(公元1500至1800感召的减弱)

巴罗克最早应该是为宫廷建筑服务的,所以在教堂中的应用感觉并不如哥特堂,它的特点是利用透视的幻觉来增加层次和夸张的距离感,用波浪形曲线和曲面,断折的檐部与山花,柱子的疏密排列来加强立面与空间的凹凸起伏的运动感;用大面积的壁画,天顶画与大量的雕象和堆砌的装饰来产生特殊的空间气氛[8]。这种方式设计出的教堂脂粉气很重,虽然竭尽华美为能事,但繁复的宫廷化,反而削弱了其作为宗教空间的感召力,人们的注意力被琐碎的细节所吸引,惊叹于艺术成就的奢华,可是,对宗教精神的感受却远不如哥特时期强烈了。

古典教堂的发展,到巴罗克之后的古典主义式打止,这种潮流只不过是对巴罗克式与罗马式的一种综合,已全然丧失了创新意识,哥特风再也没有出现在后来的教堂之上。也许,对它的摒弃是具有革命意识的欧洲资产阶级对中世纪黑暗统冶的全盘否定,但是,这样的做法也一并摈弃了宗教建筑中具有最强感召力的哥特艺术,古典宗教建筑艺术在哥特之后已不能再度重复中世纪的辉煌。

宗教新建筑时期(公元1900至当代感召的丰富与再度升华)

在近代宗教建筑正在不断地拆拼过去艺术企图维护自己的尊贵席位之时,近代新建筑的发展已日新月异,玻璃钢架的出现,新的建筑技术的创新已使别的主题的空间远超这位旧日的贵族,宗教建筑在古典风格上的探求再无出路,面临垂死。近代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
的新建筑杰作——朗香教堂,力排众议而生,使宗教建筑从十九世纪起走上了新建筑的道路。
自那时起直到现在,宗教建筑领屿涌现了许多优秀的设计师和杰出的作品,已成为现代建筑之中一支不可忽视的主流。令人欣慰的是,这些杰出的作品无不抓住了这类空间最重要的东西——宗教精神,在短短的一百年里掀起了继哥特之后又一个感召的高峰。

朗香教堂(空间灵魂的解救者)

朗香堂是宗教建筑背离古典风格的第一次革命,柯布西耶当初接手这个工程的时候被告以要用原罗马风格来继续,但他没有这样做,他设计的新堂已完全打破了人们心中对宗教建筑的概念,几乎没有通过,虽然勉力建成,但却遭到了那个小镇断水断电的报复,但不管如何,朗香堂还是牢牢地立稳在法国的边境,并在几十年后使这个小镇成为了圣地。[9]
朗香堂的外形像一个修女的帽子,以横向的布局坐落在小山顶上,应天主教的仪式,圣堂,小堂,忏悔室,圣坛,诗坛一应齐全,在布局和走向上通畅合理,而粗糙的墙面,空旷的空间结构,质朴的黑白两色,原木制做又不乏精巧的家具仿佛让人回归到宗教最初的状态,在古典宗教建筑以其竭尽华丽,喧宾夺主的装饰风格走向没落之后,朗香堂洗尽铅华,以清水芙蓉之态屹立静静,而细观教堂内部,发现质朴的本身却有许多的内涵,每一个空间的细部,玻璃彩绘,一个小小的十字木雕,甚至一个转角,一扇高窗,都用了心思在里头,光影的交错,平实的妆容,当人们步入的时候,大的嫌安和宁静便会在此降临,感召之中甚至增添了亲切而圣洁的光辉,宗教再不是古典派中那今人仰视的神之荣光,而是轻轻包围在周遭的细语之灵,朗香堂便是一只盛满慈悲之水的圣杯,让人在无声中感动,许多朝圣者都会在这样的空间里落下泪滴。

丛林小教堂(暗夜之中的感召)

丛林小教堂是资料里秩失的一个艺术品,它的照片多次出现在各种媒体之上,可是理论资料却很难找到,但它的灵魂之美使我不得不提,只能姑且称之为美国丛林小教堂。
这个新建筑坐落在郊外的丛林之中,设计师特选了一处有着扶疏树木的林子,将教堂安置于此,它是由无数根长长的原木交叠搭建,日间,可以有阳光在其中投下斑驳的影子,夜间,当林间一片幽暗的时候,灯火亮了起来,仿佛是积累了日间的光,在远远地呼唤信徒前来。《圣经》是引导人们走向天国的明灯,而这个教堂,以其自身的空间结构完美地诠释了它所秉承的宗教的含义,幽夜之中的明灯,这样的感召之力已超越了其本身专为礼拜的实用价值,宗教空间的灵魂之美,在这个新建筑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

水晶小教堂(爱情的呼唤)

水晶小教堂是去年的《室内ID+C》中介绍国外最新优秀室内时谈及的,当时初见可说是惊艳,介绍只有短短几行字,说是坐落在日本东湾,全用玻璃装饰,连桌椅地面都是透明的,而外景是碧海蓝天,玖瑰花被悬在面海的玻璃箱内,整个教堂仿佛脱离了重力,只待悠悠升起[10],这个教堂的主题是婚礼圣堂。婚礼,是基督教各派共同承认的圣事,在这样的小教堂里,爱情有了海誓山盟的信托,坚贞而纤尘不染,如履薄冰的感受也恰是守护爱情果实的小心翼翼与真心惜护。步入此中所产生的柔情与圣洁的感受是在别的空间里体味不到的,设计师在这个作品上可以说是煞费苦心,新式材料可以将亘古永恒的宗教与情感诠释得如此完美,可谓宗教新空间中的天籁之音。

塔勒米教会(人性和神性的完美交溶)

塔勒米教会是当代新建筑中的杰出代表,它以一个圆形轨迹形成拥抱的墙的结构来表现空间的变化。它的主题是拥抱人类心灵的空间,把人类的心灵解放到巨大世界的空间。而这个空间可以说是将光影和材料结合得最好的一个设计[11],在此之中,光和影像水一样淌过汉白玉的背墙,流泻到圣坛的里面,温暖的圣坛与冷漠的钢铝材料形成了对比,在冰片累成的灯下,人间紧张而冷酷,人们渴望福音的医疗,圣坛主题的突出,也使感召力大大的加强。这个教堂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感召在此中充满了悲悯的温暖。即使没有神父端坐,空间也会用它特有的精神力量来医治每一个孤独向隅的信徒,这样的空间已有了与人交流的能力,是人性与神性的完美交溶,在体现精神这一点上,塔勒米教会已完全超越了古典宗教空间。

日本光之堂(灵魂的直白)

日本宗教空间设计在近年来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其优秀设计与西方相比,大有青胜于蓝的势头,而其中,最负胜名的,莫过于安藤忠雄的风,水,光系列教堂。
风之堂(又名六甲山教堂)的风之长廊与水之堂的镜面湖一直都以设计新颖,灵气十足而被行内中人称赞,安藤对于灵魂建筑,向来有天生的才华,经过风和水的设计,光之堂的诞生使安藤成为世界最知名的建筑艺术家。
该教堂以一个素混凝土矩形体量为主体,这一矩形包括了三个直径为5。9米的球体,同时被一片完全独立的墙体以15度角切成大小两部分,大的为教堂,小的则为主要入口空间,人们经过这片墙体上5。23米高,1。6米宽的开口,就进入了教堂,地面处理成台阶状,由后向前下降直到牧师讲坛。讲坛后便是在墙上留出的垂直和水平方向的开口,阳光从这里渗透进来,从而形成著名的“光的十字”[12]。
室内地面,墙壁和家具处理得十分简朴,并保留了粗糙表面的质感,安藤在这里强调的是抽象的自然,空间的纯粹性和洗练诚实的品质,进而唤起人们的一种“庄严感”。
当然,“光的十字”可谓是整个空间的点睛之笔,以自然漏光的大十字的形式来作为圣坛的背景,其独创性是让人叹服的。这样的空间,本身就是活的灵魂,那个空漏的大十字架便是灵魂的口碧,日间神光的辉照,夜里忧苦的释出,空间因此而有了生命,带动其间的人们共为呼吸,这样的感召,已可以使人忘怀所有,视自己为空间一物,整个的身心都浸入最诚挚的礼拜里。宗教新建筑,进展到此,已褪尽浮华,直露本真了。光之堂,将是继朗香堂的又一座里程碑,将空间之灵魂溶入了被感召者的血液里,人与感召已然鱼水之分。

结论

综上所述,精神感召,是宗教空间的灵魂所致,古往今来,无论是古典建筑时期还是近现代新建筑时期,精神感召这一主题贯穿数千年不变,并如潮水,有它起源,发展,高潮与复涨的过程,这个过程将持续下去,不断变幻发展与其宗教共存亡。也就是这条冥冥中长流的河水,使人们倍感宗教空间之美丽庄严。艺术,在为其形式之中受到尊重与保护,也乐于长久下去,哺育这绽放于尘世与天国之间的灵魂之花。

措辞:

在这次论文完成之后,我衷心感谢在此期间帮助我辅导老师图书管理员和帮我查找资料的同学。特别感谢李沁老师在此问题上不厌其烦的教导和支持,还有管理员徐洁小姐的耐心帮助查找。对他们的帮助,我万分感激。

参考文献

《圣经》中国基督教协会2001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历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1158,1160
《中国大百科全书(宗教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120等多页
《中国大百科全书(建筑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美术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0
《建筑的故事》贝思2002
《现代建筑集成之宗教建筑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室内ID+C》中国装饰协会会刊20029
张宏主编《艺术的殿堂》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1,2,3,4及诸多彩图
啸声译《法国大教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1,31,29
金海兰译《新功能建筑设计资料大系之宗教建筑》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年146
埃兹拉编《朗香教堂》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3,15
罗小未编《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古代卷》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10——133
王建国编《安藤忠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64,165
张方编《玻璃装饰艺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
斯蒂芬编《玻璃装饰艺术》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8

 
-----------------------------------------------------------
我是如来佛祖玉皇大帝观音菩萨钦定取西经使者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帅到掉渣!
号码:159399
呢称:
落尘的泪珠
等级:4
积分:72629
主题:3416
回复:6394
注册:2002/3/23 10:02:34
发表:2005/6/27 22:33:29 第3楼
Re:蔓殊菲儿文集杂文

纳西女子   文 / 蔓殊菲儿

——丽江散记之一




两年前,我还是一个艺术学院的学生,到丽江采风的时候,只纯粹画画拍照片,并没有深入感受纳西人的生活,而如今已是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吃住都纳西化了,每天所见都是披羊皮的妇人和拿烟杆的男人,每天都在镇子那凹凸不平的五花石路和开满小野花的泥地上行走,累了,就走下两级矮矮的台阶去到铺满鹅卵石的清泉里掬一捧泉水拍湿额头。而那纳西的妇人,就在我的身边蹲着洗涮干净的瓷碗,羊皮披挂微微一转,便是妇人斑白的头发和满是皱纹的脸颊,不知怎么,竟看得心里微微发疼。
纳西女装最典型的装束是披星戴月,那是在衣裙之上加上一个羊皮背挂,上面有七个绣片,各缀一根绳,也有一些妇人身上没有绣片,往往在是村子里劳作的妇人,她们坐在拖拉机后面的猪草垛上,脸上有一种回家的快乐。我起初很不理解这披挂的含义,因为它实在并不是很好看,纳西女装说句实在话并不漂亮,她不比藏女的华丽,更不如傣装的婀娜,于爱美的女子来说,它甚至是残忍的,因为已婚妇人的衣装没有一点鲜艳的颜色,并且笨重的披挂已将女子袅娜的身材掩盖掉了。可是它却是很有用,在女子们背着肥绿的猪草和沉重的石块走那坎坷不平的石路时,披挂成了人与背篓之间的一层隔垫,非常实用,于是答案就有了,对于纳西女子来说,勤劳是首要的美德,为此,美就不得不退后了,就像少女美丽的蓝白黄的衣裙一到了结婚就得换成灰色系没有腰身的衣裙一样,虽然是这个民族世传的规矩,但在外族人看来,真是有些残酷。
女性,在丽江的生产生活中占有重要角色,无论是下地种庄稼还是上山采菌子,无论是开铺做生意还是回家做饭菜,几乎都是女人们一手包办了,她们像陀螺一样转个不停,把自己的青春和美丽完全地熬入了家庭之中。纳西人娶妻子的意义可不像汉人那么简单,一个聪明能干的女人相当于最丰厚的家产,大部分的用度都是靠她们来补贴,活也由她们来干,她们是大多数的他们的依靠和饭碗。男人,在这强大的女性背后是一个影子,他们在家里始终如少年一样单纯青涩,当外地人的车子开进了村庄,年轻的男人便会如小媳妇一样抱着孩子过来快乐地看着。平时,男人们则坐在自家小院的门口抽烟,喝茶,打麻将,当然,光做这些是不行的,他们之中有很多能诗善文的才子,也会下棋和弹琵琶,甚至组织诗社和乐队,丽江延绵了几百年的文化风气便是男人们给承习下来的。凌驾在女人劳碌和健壮的身体之上的,是男人如浮云一般优雅和庸懒的灵魂。他们是有福的。

可是女人们呢,她们笑得很满足,也正因为如此,反而婚姻出奇地牢靠,男人们极其忠贞,小说中的怨妇在这里是找不到的。母系的方式使丽江成为永恒宁静和平的世外桃源。
可是……对女人来说,这一切又意味着什么呢?她们的坚强与伟大托起了一个文化内涵深刻的民族,她们自己则得到了不会残缺的家庭,不会背叛的爱恋,所有这一切要以女性美的牺牲为代价?

曾经看到过一张照片,是纳西人的婚礼,在香烟缭绕的婚堂,四周是暗色的,亲友是垂目的,新郎是低头默祷的,但新娘,那们新换上妇人装束的女子在这昏暗的婚堂里竟如此美丽,她跪在那里,抬头合掌,有着极秀丽的下颚与长颈,我被她庄重的神情所震憾了,她的明洁和端庄近于月亮,近乎于神祗……是的,婚姻是神圣的,它绝不是情欲和生育那么简单,它是崇高的,意味着一个女孩变成女人,意味着她将对那个她嫁的男人负责,将给他一生不变的爱情,将给这个家族带来延续的子女和丰足的衣食,她是可以和女神相提并论的。
我看着照片中的她,居然有一种膜拜的冲动,不自禁地落泪了。

 
-----------------------------------------------------------
我是如来佛祖玉皇大帝观音菩萨钦定取西经使者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帅到掉渣!
号码:193554
呢称:
Mr.Cool
等级:0
积分:794
主题:89
回复:81
注册:2003/7/18 13:55:33
发表:2005/6/28 0:14:24 第4楼
Re:蔓殊菲儿文集杂文

半天才里完``太长了``不是一目十行看的就是累!!
少发点长的!
 
号码:211626
呢称:
为伊痴狂
等级:0
积分:62
主题:10
回复:360
注册:2004/6/8 21:10:46
发表:2005/6/28 11:06:33 第5楼
Re:蔓殊菲儿文集杂文

好久不见了,一切好么?
 
-----------------------------------------------------------
有缘,千里跬步;无缘,咫尺天涯。缘来,你的世界因我而精彩;缘来,我的生命因你而生动。不求天长地久,只愿一生一世。因缘而来,因缘寻你,有缘人,你在么?
号码:159399
呢称:
落尘的泪珠
等级:4
积分:72629
主题:3416
回复:6394
注册:2002/3/23 10:02:34
发表:2005/6/28 13:22:22 第6楼
Re:蔓殊菲儿文集杂文

还好
我还以为你不会回来了呢
 
-----------------------------------------------------------
我是如来佛祖玉皇大帝观音菩萨钦定取西经使者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帅到掉渣!
 本主题共有回复 6 个 本页: 1 -- 6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