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5/6/27 22:16:31
|
第3楼 |
Re:蔓殊菲儿文集
雅韵会友——十合会馆 文 / 蔓殊菲儿 ——丽江散记之二 高山,流水,有知音——《琴经》
只要来到束河旅游的人都会去看束河八景之中的鱼水亲人,所谓丹凤含书之地,清泉漫溯之乡,龙潭便是此中诸灵的蓄源。此处林木幽深,潭水如碧,鱼藻清灵,文气茂然,偶有游人驻足于此玩赏,景色格外清雅。
沿流泉下行,可以看见一个土墙院落,后院略高,雕窗白壁,有墨字书于此上——“十合会馆”。“十合”取意于徐霞客所经束河,是以“”所成其名。每当游人经过此地,往往未入会馆而先闻琴声,所谓琴声,绝不是平常管弦之流,而是传说中能让孔老先生听后三月不知肉味的绕梁之音——古琴。
琴,始创于黄帝时期,伐桐木为身,揉蚕丝为弦,闻凤凰而断五音,后增至七弦,春秋战国时为王公贵族所专有,汉魏时盛极,唐宋时装饰富丽,美玉为饰,鹿角为漆,螺钿作徽,冰丝合弦,又裁锦缎为囊,玳瑁磨甲,穷尽奢华,有一琴倾城之说。名琴如绕梁,绿绮,凤凰,焦尾,都与齐穆公,司马相如,赵飞燕,蔡文姬等历史名人有关。美者再如古曲名,如广陵散,流水,阳关三叠,龙翔操,潇湘水云等,无不至雅至妙,如画如诗。
在大多数人不知古琴为何物,甚至将其混同古筝等乐器时,十合会馆便已将此作为配与其文化和艺术的一种音乐方式了,十合展意为十全之合,是以国学为本,清玩为乐,馆中整套建筑古旧而雅韵十足,结构上本来就是三叠水似的前后院,入正门,有画眉悬柱宛唱,,修竹临窗,四福铺地,梅花雕扇,六合木门,廊下有一围旧桌和明式折椅,壁上挂豆腐格晚清窗花,旧桌上放置青花瓷双彩茶具,茶案,杯镊,砂壶,闻香一应齐全,又有普洱,龙珠,碧螺春,兰贵人,女儿环等名茶十余种。此第一叠雅事也,会馆主人施宏是昆明人,为云南数家艺术学院的专业老师,常邀上数位文艺知已,品茶聊天。若有游客闻琴至,常情不自禁地上阶喝茶,一起畅谈诗书琴画,天南地北,徜若至夜,皓月初上,天灯高悬,烹茶盈香,斟酒如碧,再伴同那涤尘的琴曲,恍如汉魏名士之所,此第一叠雅韵也。
上木梯再行,至后院,清砖与鹅卵铺地,有小苹果树与玉米粮架,两旁厨卫,前后客房,均依旧而立,精致素雅,树上悬有雕笼数个,分悬鸟雀,加上前后院的鸟儿,有画眉,黄燕,蜡嘴,龙凤,珍珠,牡丹鹦鹉等数种,均是色美而善啼之辈,又有大缸二尊,内置水草,养锦鲤,乌龙,水泡,狮子,芙蓉十数尾,皆肥大而庸懒,鳞尾鲜洁。又有清艳数盆,兰花十叶,香远益清。后院当中漫步徜徉,有炊烟起至,不比前院目下无尘,却是人间烟火,鱼鸟友朋。此第二叠雅韵也。
再上木梯往客房,一路上有脸谱剪纸,转台处放有清代雕花长椅,上悬葛麻,流苏打底,若有风来,轻盈飘逸。客房里面的床是花格扇床头,细麻铺垫,大红牡丹被子,白麻里子,有尼泊尔的嵌亮钿红绫和彩色纱丽装饰,纳西的彩条土布作了雅致的壁纸,客房出来是一个小木走廊,菊花格扇窗,推窗见后院,有流云蓝天,青瓦白泥。初冬寂静的早晨,若倚窗而立,恍若雪夜之后的初醒,听得见清风流过的潺潺的水声,此第三叠雅韵也。
来到束河,往龙潭汲泉小饮,必要到十合会馆一坐,清院雅韵,琴诗会友,品众清玩,笑谈天下,谒院及案,可品茶,听琴,赏花,玩鱼,上楼入坐,可喝咖啡纯奶,尝尝农家时鲜菜肴,远眺时可望后山古树,近凝时可闻锦羽轻啼,是以“悠然入座虽一时,”仍可“偷得浮生半日闲。”
|
|
|
----------------------------------------------------------- 我是如来佛祖玉皇大帝观音菩萨钦定取西经使者花果山水帘洞美猴王齐天大圣孙悟空帅到掉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