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情感世界 >> 青春年华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简历诈骗,反思畸形用人观
号码:100497
呢称:
知心爱人
等级:3
积分:14739
主题:1108
回复:1066
注册:2000/7/9 22:16:50
发表:2005/5/11 18:12:22 人气:108 楼主
简历诈骗,反思畸形用人观

  冒牌的北大博士生被提起公诉,等待他的将是为欺骗而付出代价。作为受害者的郑州航院,看到骗子得到应有的下场后,先前的怨气和窝囊感也将随之烟消云散。然而,笔者作为一个旁观者,透过这起全国首例虚假简历涉嫌诈骗案,不但丝毫感觉不到些许的欣慰,反而觉得这是一起惟文凭用人观造成的一出讽刺剧。

  说这起虚假简历诈骗案是“讽刺剧”,是因为它原本不该上演,更不该“公演”。不该出现的事情出现了,应该说其讽刺意义大于现实意义。现代传播学奠基人、加拿大学者伊尼斯认为,任何文明都有所倚重。如果将时下选拔人才的做法视作一种“文明”的话,那么,这种“文明”首先倚重的显然是学历而非能力。求职者为适应用人单位的这种用人偏向,必然采取相应的应付手段,要么在文凭上拼命努力,要么在简历上过分包装自己。学历和简历注水的“土壤”,不是有无的问题,而是选择哪个的问题。自考生冒充北大博士求职,不过是简历注水达到极限的地步而已。

  假若郑州航院在招贤纳士之时,不为名校博士生的头衔所晕倒,对所有前来应聘者一律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相信刘志刚这个自封的北大博士生就逃不过航院人事部门的眼睛。即便刘志刚声称自己系硕博连读,但北大的本科毕业证书总该有吧。只要验证这个证书,也许,这起学历诈骗案也就不会发生了。正因为航院人事部门过于看重眼前耀眼的注水简历,被骗子轻而易举地愚弄一番,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出“讽刺剧”还有个容易被人忽视的细节:时至今日,刘志刚仍坚持认为,虽然自己没有北大学籍,但其知识和水平已达到了北大博士水平。这又让郑州航院多少有些尴尬:如果刘的学识和能力真的不逊色于北大的正牌博士生,是不是没有博士头衔的人士就注定和高校无缘?当年,陈寅恪先生进清华时,也是什么学历也没有。所不同的是,陈寅恪有人竭力推荐,最终进入高校教书;现在这个刘志刚,不过是靠虚假简历“推荐”而已。假如郑州航院在揪出一个简历骗子的同时,却失去一个具有真才实学的青年,则这出“喜剧”的讽刺意味比诉讼本身更深长。

  追究骗子的法律责任固然应该,但是不是也该给“骗子”一个展示其水平的机会。如果他肚子里真有东西,可不可以给他一个悔过自新的机会?不然,这出讽刺剧真的会变成悲剧了。
 
-----------------------------------------------------------
让我的爱伴着你直到永远……一生之中最难得有一个知心爱人……



 本主题共有回复 0 个 本页: 0 -- 0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