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 Re 辞职
六楼听鸟(修改稿)
-----想当初老胡谎称患癌 竟惹出朱颜同情之心 语儿辞职 作此听鸟 兼送别与辞职两用
六楼听鸟
胡健
家住六楼,清晨一醒,便发现自己掉落在唐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境里。 时常在六楼凭窗眺望,窗外是一片绿树的海洋,而校园中的高层建筑就像是海中若隐若显的岛屿。我们的校园是名副其实的绿化先进单位,各种各样的树长得茂盛极了。树多自然招鸟,鸟多了,清晨就是不想“处处闻啼鸟”也难。 鸟鸣是天籁,纯粹看自然的,因而也是免费的;鸟鸣是交响,声音或短促,或悠长,或短促而悠长,或悠长而短促……清脆者如铃,圆润者如珠,浑融者如止水……鸟鸣是神奇的迷藏,或在东,或在西,或一会东而一会西,或一会西而一会东……或上升,或下滑,或既上升又下滑,或既下滑又上升……鸟鸣还是欢乐,它轻松,它从容,它得意,它喜悦……不知家住一楼或三楼的同事,可能像我这个六楼客一样能感受到如此这般“处处闻啼鸟”的诗境? 不知何故却在一片欢快的鸟鸣中想到一个成语:“惊弓之鸟”。可能是因为这个成语太有名了吧。或许,在所有关鸟的成语中,它不是最著名的也是比较有名的。惊弓之鸟可不像我们校园中的鸟:一群鸟原本在树林间悠闲自得,但人类中的一些分子,躲在暗处用一种叫弓的发明,对准了它们中的一只或几只,以致使它们中的一只或几只立即中箭身亡,摔落树下,嘴角还渗出了血,于是其它的鸟都丧魂落魄,逃向远方,口中还发出串串哀鸣,那是恐惧,那是胆怯,那是……那哀鸣真让人觉得惊心,感到难听。于是,“弓”成了鸟类惊恐的记忆,它们甚至由惊恐“弓”而发展到惊恐制造成了它们的“人类”。“惊弓之鸟”这个成语造得实在太神奇了。是呀,惊弓之鸟怎么能发出我在我的六楼上所听到这欢快而欢乐的鸟鸣呢? 我们的校园绿化确实搞得好,树木多样而茂盛,就像个森林公园,因而就很自然地招来了许许多多的鸟儿们。我想鸟儿在我们校园里那么欢乐欢快,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这里没有让它们惊恐的嗜血的“弓”。我不知道鸟的天性是不是胆怯的,但不管如何,最起码在我们校园中的鸟是不怎么怕人的,更准确地说,它们常常是有些旁若无人的,有时甚至还会有意地取悦于人。一年四季,我都会看见有各种各样的鸟儿在我们的校园里自由自在地生活,有的还在高高的树上筑起鸟窠;这些鸟儿有大有小,色彩也各异;有时,它或它们落在了校园的路上或路旁,人来了它或它们还是镇定自若地不愿飞走;有时,有的会落在行人道边的低树上,人来了它们也不愿停止它们的歌唱……“花非识面常含笑,鸟不知名时相呼”,苏东坡的诗句在我们的校园中好像就是一种现实。鸟,许多叫得出名或叫不出名的鸟,与校园中的人一样,也都是我们校园的居民,是我们校园的风景。是呀,有树而没有鸟的地方一定寂静得可怕,然而,我们这里绿树茂盛,而且又没有人类暗藏的嗜血的弓箭,因此,鸟儿在这里就不再需要戒备了,它们告别或不再懂“惊弓之鸟”的恐惧与胆怯,而变得自在,自由,从容,欢乐,这绿树如海的校园就成了它们的家园,它们的天堂。 家住六楼,清晨一醒,便发现自己掉落在唐人“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境里。是呀,“处处闻啼鸟”——是“闻”而不是“见”。鸟是活的精灵,就在六楼,尽管满耳都是鸟鸣音,但寻声却也找不到一只鸟儿的踪影,那就干脆不寻不见吧,或许只闻其声而不见其影,耳边的鸟鸣声反而会显得更空灵悦耳,更动听神奇。是呀,“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六楼听鸟,听到的是什么?是空中之声,是天籁之音——它多像交响:声音或短促,或悠长,或短促而悠长,或悠长而短促……清脆者如铃,圆润者如珠,浑融者如止水……它也像神奇的迷藏,或在东,或在西,或一会东一会西,或一会西一会东……或上升,或下滑,或既上升又下滑,或既下滑又上升……它还像是欢乐,是轻松,是从容,是得意,它是喜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