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文学天地 >> 可听可视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玩笑
号码:120982
呢称:
轻风骑
等级:0
积分:1025
主题:190
回复:1256
注册:2001/3/12 11:51:11
发表:2004/10/31 21:58:18 人气:492 楼主
玩笑



  有阳光,也盎然,是秋天的样子,不是迟暮,也不青春。

  小广场上,鸽子忽忽飞起又落下来。阳光的碎片。迷蒙。 这过程里有一点微温,距离拉开了又近咫。热烈而忧伤。

  热烈而忧伤。

  惟是爱,但存永悲。却哀的不知所以。

  有时心情莫名,不见得开心,也不伤哀。行皆折中,妥贴而细致。似乎是很好的样子。

  除却深夜,似一只线偶般醒来,默默无语。

  我在另一个城市里不懂怀念,却看见时光寸寸侵触。


http://ziyoucun.hangye.cn/Article.asp?ArtID=110
 
-----------------------------------------------------------
我想我会一直想念九月,就算会很不快乐,还是会一直想念她。
号码:183687
呢称:
所以
等级:0
积分:226
主题:43
回复:373
注册:2003/2/7 0:22:23
发表:2004/10/31 22:19:17 第1楼


  惟是爱,但存永悲。却哀的不知所以。



  不知所以,你混个P丫,靠

 
-----------------------------------------------------------
“ 食色,性也。不知子都之矫者,无目也。古之大贤择言而发,其所以不拂人情,而数为是论者,以性所原有,不能强之使无耳。 ”
号码:120982
呢称:
轻风骑
等级:0
积分:1025
主题:190
回复:1256
注册:2001/3/12 11:51:11
发表:2004/10/31 22:24:12 第2楼
Re 玩笑


  心是太小,装不得一座城。所以六月十月,片语不言。

  有人在乡下为人师,乐事也恹恹;有心去探望,不能成行。对于发生,总有惧怕。但小镇这样字眼,总是有魔力的,丝丝在心底渗着,记忆回望里的东西,一点一点。是垂垂老去的缓慢和心安,花色蝶彩,譬如深情眷眷,不着痕迹。

  言爱似玩笑,都似有无,恍惚。

http://cn.news.yahoo.com/slideshow/index.html
 
-----------------------------------------------------------
我想我会一直想念九月,就算会很不快乐,还是会一直想念她。
号码:129166
呢称:
兰香藜
等级:0
积分:153
主题:5
回复:146
注册:2001/5/2 15:04:05
发表:2004/10/31 23:39:59 第3楼
Re Re 玩笑

是哦。
一转眼。你离开这个城市已有四个月了。
你在他乡过得好么?
 
-----------------------------------------------------------
一个郁闷的人,在郁闷的时间、郁闷的地点,干郁闷的事情!
号码:120402
呢称:
shadow
等级:2
积分:1188
主题:59
回复:305
注册:2001/3/8 21:07:14
发表:2004/11/1 9:05:29 第4楼
Re Re Re 玩笑

  青小丝是不太懂得享受生活,每日为工作奔波,你俩既在一处,你有责任带给她快乐,等到她休假,你抽出空陪她走走,去一些古镇散心。或一起吃顿不太精致的晚餐。

  牵挂你俩,不要为无谓事情劳神,你再也不可能还是停留在原地,那个低头吹弄额前发丝的小男生。

  往前走,没什么事物是静止的,你就是停在那不动,也是不停倒退的。

  有时间来发些文字吧,也让我知道你过的如何,片言只句也可以……
 
-----------------------------------------------------------
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包括承诺…… ——《2046》
号码:183938
呢称:
醉红自暖
等级:0
积分:758
主题:64
回复:494
注册:2003/2/11 19:11:56
发表:2004/11/1 11:06:23 第5楼
Re Re Re Re 玩笑

我那里,总在线从来不会超过五人,经常去,只是自己,凄清里有份安全。
没有,便至为安全。所以有些梦呓,就说在那里,无人深究,自己,也不过当一个贮藏的容器。藏好了,也不珍惜,也不精致,也不预备打碎。
是适合你的,你为何不去?
 
-----------------------------------------------------------
他们都说,“这是顶帽子”。
号码:183938
呢称:
醉红自暖
等级:0
积分:758
主题:64
回复:494
注册:2003/2/11 19:11:56
发表:2004/11/1 11:17:03 第6楼
Re Re Re Re Re 玩笑

我看你的文字如看简桢,凛冽的寒梅香。即使有香,自己也是要先被冻的咬紧牙关吧。
或者是,太年轻,所以有踯躅,所以敢不前,年龄如我这般,已经不敢放弃任何一次机会,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啊,看到,就奔跑向前,失望,也只皱下眉,习惯希望,再习惯失望。
我放弃太多,所以我开始争取。
有人正鲜妍,何苦,不捧起这份新鲜?她心中,早有你给的无限温暖。你只是还不明白,什么都不重要。受伤也不重要。你凭什么如此爱惜自己?
 
-----------------------------------------------------------
他们都说,“这是顶帽子”。
号码:135003
呢称:
叶影疏朗
等级:0
积分:5
主题:1
回复:153
注册:2001/6/12 12:04:13
发表:2004/11/1 12:02:02 第7楼
Re 玩笑


  分别已有许久,时光真的已经侵蚀了那曾有的影像。

  记忆却不曾淡落。

  一直记得你给予我的祝福,同样的一份祝福也始终盘亘在心间,为你。

  岁月会无情地带走我们的一切,岁月也会在我们的心底积淀下无尽的回忆。

  愿一切安好!

 
号码:195037
呢称:
安格
等级:0
积分:0
主题:0
回复:14
注册:2003/8/7 20:26:17
发表:2004/11/2 16:59:02 第8楼
Re Re 玩笑

<embed src="http://flash.daqing.net/flash/zsc/zsc110.swf" width="700" autostart="true" height="500">

     晓起凭欄,六代青山都到眼
     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

  这是扬州大明寺里的一副对联。

  扬州是一个优雅的城市,很悠久,也很旖旎,瘦西湖的花花柳柳无一不透着江南的葱翠、朦胧。

这里的水分实在饱满,阳光映照的时候,树木似乎都团裹着一层雾气。扬州的女子姣好、柔媚,说起话来莺声燕语,来到这里,就是铁石心肠的人儿,也会变得柔情万种。热,是一种感觉,有时只是潜意识里的,在这里到处充溢着暖暖的温情,不热就不对了。热,也并不难受,可以让人感觉自己已经融入这江南的美情美景之中了。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塘边处处蛙”,这里于我太熟悉不过了,多少次梦里向往,仿佛自己本来就是属于这个地方的一样。“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喜欢这里的古老,愿意听这里的人们讲一些风俗典故,这里的人很宽容,到这里来,好像回到了故土,没有人揭起你的伤痕,也没有人追问你的过失,他们给你的除了柔情还是柔情,让人整个都要融化了似的。其实,要是真的能融化,变成一团雾气,在这二十四桥间穿梭、飘荡,该是多么好的一件事呢。这里的每一座桥都是有生命的,石缝里都充满着绿色,那一阵阵的水气,分明就是它们在呼吸。

  要离开了,一曲悠远的江南软语传过来,“丝传园客意,曲奏楚妃情。罕有知音者,空劳流水声......”

 
号码:183938
呢称:
醉红自暖
等级:0
积分:758
主题:64
回复:494
注册:2003/2/11 19:11:56
发表:2004/11/3 15:33:36 第9楼
Re Re Re 玩笑

诸多厌倦。沉溺,玩笑宴宴有趣。只是喜遍嫣红,还觉春空。
 双眼望去,无数茫茫,尽皆不知从哪里诉起。
 一直畏惧彩票,鄙夷投机。只想要一次妥帖静好。
总知无有意外?总知不遇惊喜?其实,深觉无望,便不如一搏。 
 好在,心境又逐日平和恬静。人见我多孤单, 不料我之妩媚。你问我若何,我言读小说,小说有两人读,固然是至乐。一人读,也颇多自由,颇多满足。谓之你,老之将至于我,堪透相伴,凑合,还不如孤身一人快乐。
 纵妥协,也不是你,也不是他。我知道,我就是如此骄横。非姐姐说,不是你错,不是他错,是你们各不相知的活着。
 
-----------------------------------------------------------
他们都说,“这是顶帽子”。
号码:120982
呢称:
轻风骑
等级:0
积分:1025
主题:190
回复:1256
注册:2001/3/12 11:51:11
发表:2004/11/3 23:35:03 第10楼
Re Re Re Re 玩笑




  2004年 《撒马利亚少女》(Samaria)
该片中,郭智敏饰演女主角“丽珍”一角。“丽珍”亲眼目睹做援助交际的朋友死亡的场面而受到很大冲击,然后她去找那些与朋友有染的男人,并通过性关系帮助他们悔过自新。

  2003年《春去春回》(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and Spring )
该片按春、夏、秋、冬--- 春往复的四季进展。金基德再冒题材风险故事涉及僧人的恋情。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本人出演了冬的角色,并独自完成 武戏。

  2002年 《海岸线》(The Coast Guard)
张东健扮演的士兵在夜间值勤中误杀了一个平民。于是他自责、恐惧,最终失去理智。金基德意指韩朝边境驻军的现状与分裂的朝鲜半岛。

  2001年 《坏小子》(bad guy)
流氓亨吉在街上强吻一名女大学生,并在自己周密的安排下把女孩变成一个妓女。这出于报复也出于爱情。而亨吉竞是个哑巴。

  2001年 《收件人不明》(Address Unknown)
驻韩美军与当地居民摩擦不断。韩美混血儿、伤残军人、学生,各自命运凄凉。片中人物众多却个个形象清晰。

  2000年 《真相》(Real Fiction)
这是金基德自称最在意的作品,却反响平静。此次他似乎是在探索意识与麻木,现实与幻境的边缘。他在200分钟内就完成了该片的拍摄工作。

  1999年 《漂流欲室》(the isle)
故事在氤氲的湖面上漂来荡去,爱恨模糊。这也是中国观众最熟悉的一部金基德作品。威尼斯参赛片,俄罗斯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1998年 《雏妓》(Birdcage Inn)
鸟笼旅馆的主人有一个规矩女儿。女孩却逐渐发现自己与一个妓女房客其实本质极其相象,并且在指引下最终从娼。影片曾在柏林电影节展映。

  1997年 《野兽》(Wild Animals)
故事设置在巴黎的一条小街。一名朝鲜退伍军人移居法国遇见了来自韩国的画家。两人间的微妙友谊是影片线索。

  1996年 《鳄鱼藏尸日记》(Crocodile)
主人公是一个无耻的人。他在汉江水下有一间美丽的密室。他隐藏溺水者的尸体并向死者家属勒索钱财。作品本身虽然成功但影响较小。






 
-----------------------------------------------------------
我想我会一直想念九月,就算会很不快乐,还是会一直想念她。
号码:120982
呢称:
轻风骑
等级:0
积分:1025
主题:190
回复:1256
注册:2001/3/12 11:51:11
发表:2004/11/3 23:53:15 第11楼
Re Re Re Re Re 玩笑

《坏小子》
制片:李散在 导演/编剧:金基德 主演:曹在贤 孙婉

入夜 凝视着原本漆黑静寂的世界 恍惚灰暗的影子勾勒着这个世界残缺的模样 只有角落里的一抹红 在这死沉无助的黑暗里不安的闪动 那是我最后的良心

死去的情欲

吻一个你不认识的美丽女孩,隔着玻璃看着你喜欢的人饱受摧残,在暗室里倾听凝望一个人伤心的哭泣和痛苦的挣扎.......这仅仅是影片开始带给我们的残酷。所谓的道德和伦理被嚣张地破坏和蹂躏,所谓的情爱和欲望被暴力地扭曲和压榨,剩下的只是人类自己的灵魂和欲望。当亨吉坐在镜子里偷窥自己安排的一切的时候,镜子里面是他柔弱善良的灵魂,镜子外面是他疯狂暴力的欲望,而森华也在这种双重压迫下,完成自己畸形的感知和认同。
亨吉只有喝醉了,才敢走进森华的房间,只是紧紧地吻着她的手,看着她的脸......森华对着亨吉哭喊着“你不能就这样死了...你毁了我..出来!出来”,亨吉在囚室里冰冷地看着这个爱上自己的女人.....一次次地挣扎与捉弄,终于亨吉和森华之间有个某种堕落的和谐。“在让人颤栗、愤怒的影像里,我们感到了悲伤、舒适和自由。”就像森华在书店偷的那幅画,色彩浓烈,情欲铺排得颓废招摇,掩饰不住内心的绝望惶恐,这些都是死去的情欲最后的挽歌,没有转念的救赎,只有无休止的堕落。如果我说这是末世的悲歌,那么有些夸张,但是影片的确描绘出心灵深处的某些本质和这个世界深处的某些现实,而这些都是真实的,残酷的。
对了,那幅画是埃贡席勒的《拥抱》。

半抽象化的电影

“所谓半抽象化的电影,就是将现实中的苦痛与想象中的希望世界接轨的交界线。” ——金基德
现实中的苦痛从来没有通过歇斯底里的呐喊来发泄,只有无泪的低语和无语的挣扎;想象中的希望从来没有绚烂烟花般的璀璨来得以意义的升华,只有婴粟般的迷幻和短浅的温柔,就在这条平静的交界线上,我们看到左右,道德、伦理、情感、欲望,惨烈的挣扎和交融,这就是金基德的电影。
影片中亨吉和森华第一次来到海滩的那组镜头,森华在海边看着过去自己已经死去的灵魂(投海的红衣少女),拾起自己残破的将来(那些撕碎的照片)开始痛苦的挣扎呐喊“放开我,放开我”。想象和现实的界限变得模糊,人在情感和欲望中的挣扎却在这条界限上变得格外的触目惊心。这就是半抽象风格的标准范本。
金基德对于人本体的悲观论调甚至也渲染在抽象出来的想象世界。我一直以为红色是金基德留给希望的颜色,街上给森华送衣御寒的红衣少女、那个投海自尽的红衣倩影、还有照片上可能存在爱情的红衣女孩,这些红色的影子已经够淡了,已经够残破了,但它们还是代表着世上尚存的善意、温暖还有爱情,但是当我看见森华穿着一身红裳在甜美的叫卖的时候,只能用悲凉来形容那一衣红色的美丽。电影结尾,载着亨吉森华的卡车在黑色的世界里变成眩目的红色,连最后一抹寄寓希望的红色也变得惨淡了。

五种残酷的可能

在绝望的堕落中挣扎着自己的命运,所幸还能寻到偶尔闪烁着的希望的花火和短暂存现着的美好的梦想。只是花火转眼间就归于沉寂的黑夜,梦想也是肥皂泡般不可轻触的虚无化去,剩下的是比以前更黑暗的夜、比以前更痛苦的人。
电影的最后二十分钟就是这样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刺痛我们平常积累下来的审美逻辑,让我们仅存的一点点善良的希望在一次又一次的离合里慢慢地消失怠尽。用语言描述电影的场景是愚笨的,这是我上半年看到最好的结尾。
看一看自己灵魂的底线吧。

A 1:22——1:23
透过镜子 透过残破的照片 两个人呆呆地凝视 亨吉打开打火机 让森华看见自己 象征隔膜的镜子碎了 森华在亨吉怀里痛苦 两个人终于有一次真正的拥抱
B 1:23——1:25
清晨 亨吉带森华离开了妓院 来到了第一次相遇的公园 如当初一样端坐 仿如隔世 森华把手放在亨吉的手上 亨吉拒绝了 离开 森华一个人在椅子上哭泣 转目回望 两个人各自的咫尺天涯
C 1:25——1:31
亨吉被明书刺伤 僵死般地躺在河边 森华在公路上出卖着自己的身体 夜色冰冷 两个人各自的生死宿命
D 1:31——1:34
亨吉和森华来到了沙滩 终于看见他们平静的坐在沙滩上看着平静的大海 海滩是他们可以心灵交汇的唯一的地方
E 1:34——1:39
卡车 海边 森华在卡车里接客 亨吉在海边等待 无怨无喜无悲无欢 两个人都继续活在这个世界 只是真实的活下去 淡出 色彩转浓 黑色渲染了所有的世界 只残留下角落里最后一抹惨淡的红

“所谓的男权”

不可否认,我们从金基德的大部分作品中不难读解出性、暴力和男权主义,这些元素就像空气一样弥漫在金基德的电影中。在《坏小子》中,纯美的森华在亨吉的操纵下一步步地沦为娼妓,甚至爱上了这个摧残她的人。女性所有最优越的天性被以最卑贱的方式所终结。我们隔着镜子看着一个美丽的女人被蹂躏被践踏,看着她痛苦挣扎、欲哭无泪、麻木安然就命的命运。我们从中满足了男性中所有冲动的欲望。但这不是一部有关男权的电影,虽然我们在电影中找不到一个现实中认为健康正常的女人,但是我们也找不到一个这样的男人。
亨吉是影片中最强悍暴力的形象。他沉默,沉默使他性格中的阴郁的暴力拥有更大的张力,但是他还是说话了,他在痛打也爱上森华的明书的时候,声音细亢含糊不清“爱上那样的东西...混蛋....爱”他是脆弱的;他强悍,强悍使他能用暴力控制身边的事物,但是在囚室赴死的路上,他无力地挣扎着自己的脚步,掩饰不住自己的恐惧,他是脆弱的;他暴力,暴力使他摧毁身边的事物作为自己对外界的语言,即使在他说话的时候,但是在那间密室里,缓缓拉开的幕帘,惨绿的光线映着他冷酷的面容,他隔着玻璃轻轻触摸着他爱的人,他是脆弱的。
貌似强悍的男人和貌似柔弱的女人都是这个世界残酷压榨后的产物。就像金基德说的“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非正常的阶级关系,没有同情心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是现实”不论男人还是女人,我们看到的不是别样的故事,而是自己虚无的灵魂、真实的欲望。


入夜 凝视着原本漆黑静寂的世界 恍惚灰暗的影子勾勒着这个世界残缺的模样 只有角落里的一抹红 在这死沉无助的黑暗里不安的闪动 那是你最后的良心



所谓电影 只是残像断影

asigh
2003.5.7.15.27








 
-----------------------------------------------------------
我想我会一直想念九月,就算会很不快乐,还是会一直想念她。
号码:120982
呢称:
轻风骑
等级:0
积分:1025
主题:190
回复:1256
注册:2001/3/12 11:51:11
发表:2004/11/9 22:14:50 第12楼
Re Re Re Re Re Re 玩笑


  20 30 40

“我在这里爱你
在黑暗的松林里 风 解脱了自己
月亮像明光 在漂浮的水面上发光
白昼 日复一日 彼此追逐

我在这里爱你
而且地平线突然隐藏
在这些冰冷的事物中
我仍然爱你”

20岁的时候,李心洁只身一人来到台北想要实现自己的歌唱明星梦想,30岁的时候,刘若英还念念不忘纽约前男友JACK但是又同时和两个男人交往,40岁的时候,张艾嘉突然发现所谓幸福的面目下是满目的疮痍才开始要找寻真我。
李心洁是怎样的女孩子,刘若英又是怎样的女人?我想作为一个感性又不失自我的女人,张艾嘉的喜好完全有理由,——在她们身上,有倔强有坚韧有失败有寂寞,或许如张艾嘉说,她从这两个女子身上看到自己年轻的影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她们都是本色演员,李心洁也好,刘若英也好,甚至导演张艾嘉。

张艾嘉从女性的视角表现都市的女性,于是20的李心洁和那个香港来的叫依童的女孩活得肆无忌惮,而30岁的刘若英在幸福的镜像想踌躇和徘徊,直到40岁认清幸福不过幻想,张艾嘉重新开始肆无忌惮,女人这一生,难道不似一种轮回?
全剧最出彩的无疑是刘若英那段,30岁的空姐想想,有一个未婚一个已婚的男朋友和一架八岁那年妈妈送的钢琴,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不知道该停在哪里。
看到她一直打电话给纽约那个叫Jack的前男友,喜欢刘若英的人大概都会想到她的另一部电影《征婚启事》。剧中刘若英不断和一个又一个男人见面,各色各样的男人,但是直到最后刘若英对着电话,哭着恳求“你接电话好不好?……求求你接电话……是不是你老婆在旁边不方便……求求你接电话……”。30这一段,刘若英已经没有《征》那么苦情,但是爱一个男人心,还是那般。有几段细节:刘若英飞回台北深夜刚到家,马上电话给Jack,用调笑的语气说,当初是她拆散了我们,你害的我现在成这样;刘若英知道Jack要结婚了,电话打过去孩子气般幼稚地责问说,我们说好不结婚的;刘若英刚搬好新家,换手机号码前忍不住又拨了纽约那个电话,但是刚刚通却把手机扔下了楼,失声痛哭……女人看到这里,谁还能忍住。
其中这一段还有一个道具,刘若英的那架钢琴。
待一切尘归尘,土归土,刘若英身着大红彩衣来到母亲墓前,神情淡然地说:当初你要我学钢琴,说男人会抛弃女人,那么万一有一天被男人抛弃了,还可以教钢琴养活自己;于是我遇到每一段感情都没有安全感,不敢向前……只是什么是幸福的模样?但是我们最终还是看到了黄健和带着八岁的女儿指着刘若英说,看见那个穿红衣服的阿姨没有,她就是那个会弹钢琴的阿姨。
最终黄健和买了刘若英的钢琴,也买了刘若英的幸福。
淫浸半生终于能够忍受最终的平淡,看尽千山万水总算还有人愿意陪你看细水长流。原来爱情对女人而言,是场修炼,无论那些为爱而生的女人,还是感知迟钝的女人,上帝公平。

只是张艾嘉真的很厉害。她守着“爱家花店”,发现婚姻的真相后,在别人哀叹40岁的女人一旦离婚很难再结婚后说只要有合适的好的人出现,为什么不?为什么不?于是张艾嘉请来了任贤齐,玩黑色幽默。只是直到过了粱家辉,又一场地震,张艾嘉穿着黑色胸衣举着红色刀片在镜子前在地震的晃动中狠狠念了几句“我是被抛弃的女人”后,照常刮起了腋下的汗毛。
原来生活就是这样,无论如何激扬或者坎坷,无论是一家人两个人还是一个人,无论有多少人或者根本没有人在女人生命里来回过,无论是盛事太平还是有地震有非典有灾害,我们的生活还是要照常过。Day after day。

背景音乐是轻快的HOT JAZZ,那首热烈的女声:爱 我要爱 给我爱。
全剧遂完。和很多人谈论过张艾嘉,总觉得会羡慕张艾嘉,因为人到40还如此活得自我。有头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又有魄力。后来和某些男性朋友们谈起她,没有想到喜欢和不喜欢的,一半对一半。
喜欢的理由很简单,因为欣赏;不喜欢的理由也很简单,因为太过睿智。于是总算明白那句话是真的,娶一个聪明女人当老婆的男人必定是了不起的男人。只可惜这世间聪明的女人不少,只是有魄力的了不起的男人却太少无论成功与否,所以张艾嘉现在独身。
当然,女人这东西男人这东西,在这里是题外话了。

不是刻意不谈李心洁那段,个人觉得李心洁在这里是不是过于内敛了,到是那个叫依童的女孩,确实让人感受到了20岁逼人的青春,张扬自以为是又很好搞定。
想起总会会心笑的一点,关于黄秋生,剧中叫石头,三流乐手,梦想无限,现实残酷。而在现实生活中,黄秋生在香港确实搞了个二流乐队在玩。所以说,张艾嘉这个女人了不起。

20岁激情荡漾,30岁徘徊不前,40岁,要么沦落妇人,要么重新活一遍。


 
-----------------------------------------------------------
我想我会一直想念九月,就算会很不快乐,还是会一直想念她。
号码:183938
呢称:
醉红自暖
等级:0
积分:758
主题:64
回复:494
注册:2003/2/11 19:11:56
发表:2004/11/11 17:10:43 第13楼
Re Re Re Re Re Re Re 玩笑

你这篇我暂时不看,等我看完电影后再说
估计这电影会有点淡
 
-----------------------------------------------------------
他们都说,“这是顶帽子”。
号码:120982
呢称:
轻风骑
等级:0
积分:1025
主题:190
回复:1256
注册:2001/3/12 11:51:11
发表:2004/11/12 22:28:28 第14楼
戏梦人生,人生如戏——导演侯孝贤


  1.海上花 Flowers of Shanghai (1998)
  2.南国再见,南国 Goodbye South, Goodbye (1996)
  3.好男好女 Good Men, Good Women (1995)
  4.戏梦人生 The Puppetmaster (1993)
  5.悲情城市 A City of Sadness (1989)
  6.恋恋风尘 Dust in the Wind (1987)
  7.尼罗河的女儿 Daughter of the Nile (1987)
  8.童年往事 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 (1985)
  9.冬冬的假期 A Summer at Grandpa’s (1984)
  10.儿子的大玩偶 The Sandwich Man (1983)
  11.风柜来的人 The Boys from Fengkuei, aka All the Youthful Days (1983)
  12.在那河边青草青 The 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 (1982)
  13.风儿踢踏踩 Cheerful Wind, aka Play While You Play (1981)
  14.就是溜溜的她 Lovable You, aka Cute Girls (1980)
戏梦人生,人生如戏——导演侯孝贤

海上猫/9月14日

  编按:9月8日是台湾导演侯孝贤的生辰,侯导演在爱影人心中的位置无须多言,我们也不会用煽情的句子来表达对他的(电影的)种种感触。这篇文章算是作者送导演的一份薄礼,我们且在阅读和回味中问候侯孝贤吧。

  2000年的春末,我独自窝在狭小的工作室里,看一部记录片——《侯孝贤画像》(HHH: Portrait of Hou Hsiao Hsien,台/法,1997)。原本以为早已熟识了的“阿孝咕”,那个桀笑着望着远方,在阳光刺眼的盛夏,独自回溯着童年往事的“阿孝咕”又再度出现在我的视野里。不同的只是,少年的不羁变成了中年人脑后飘逸的一缕白发,忧郁的眼神淡出成微笑时的鱼尾纹……

  我无法确知一个擅于躲在镜头后制造神奇的著名导演,当他自己面对镜头时会是怎样,我只是一路笑着看到他在9月里烟雾缭绕的茶楼里精彩的叙述拍《悲情城市》的困难和过程,也看到他在《南国再见,南国》外景地的小酒吧,侯孝贤说出他的愿望之一,就是想盖一栋类似“电影大楼”的东西,里面有戏院放映喜欢的电影、有书店卖电影书、有咖啡店提供看完电影的人歇息讨论……所有各式和电影有关的事业都在这里出现,满足爱电影的一干好友的电影瘾,然后还不失天真的和摄影师划拳猜枚。在他温和平淡的话里,许许多多电影本身以外,不为人知的趣味和辛酸,变得如此的让人一窥究竟。




       世间并没有那么多阴暗跟颓废,在整个变动的大时代里,
       生离死别变得那么天经地义不可选择,像河水涓涓而流……。
                           ——导演侯孝贤

  侯孝贤,广东梅州人。1948年,不满半岁的侯孝贤随家人由广东梅州迁居台湾花莲。家人原想客居数年,不料因政治原因无法重归故土,因此可以说侯孝贤长于台湾:“十二岁父亲去世的隔年夏天,吃过午饭,少年侯孝贤照例赤着脚,通过后门来到县长公馆的前厅,坐在墙上偷摘芒果。墙外面就是马路。通常小孩摘了芒果就跑,少年侯孝贤选择镇定地待在原地享受他的战果。整个街道非常寂寥。远远传来脚踏车吃力轮转声,声音如此微弱,分不清脚踏车从哪里来又要往哪里去。树下面是一个独立世界,有人出来转一圈,一会儿又不见。坐在树上的少年侯孝贤清醒地感受到微热的风,安静的蝉声,人的活动 。他突然感到寂寞。好像时空整个凝结在那里。这个印象一直到他长大开始创作,成为他作品最重要的基调:一个俯瞰人世的旁观者。温暖,但带着距离,所以绝对的清醒。”

1969年,侯孝贤从军中退役,并且以第一志愿进入了当时的国立艺专电影科就读(现已改制成国立艺术学院)。1972年,侯孝贤顺利从学校毕业,这一年,他25岁。毕业后的侯孝贤,在游晃了一年之后,终于在1973年参与了李行导演的《心有千千结》的拍摄作,这是他第一次正式接触电影的制作,他是场记。1975年后编写了电影剧本《桃花女斗周公》、《早安台北》等。1979年后担任《我踏浪而来》等影片的编剧和副导演。 从此便开始踏入电影圈,最初是以编剧开始逐渐让台湾民众接触并喜欢的,从1979年的《秋莲》、1980年的《天凉好个秋》 直到1985年的《青梅竹马》和《童年往事》。其中1933的《小毕的故事》曾获得第二十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和最佳改编剧本奖。


  1981年侯孝贤拍出第一部长片《就是溜溜的她》,他独树一帜,大胆运用长镜头而造就出的独特视觉风格,后来成了侯孝贤电影的标记。1982年他又拍出了《在那河畔青草青》。1983年的他拍摄技术日臻完善,作品《风柜来的人》所呈现的是一个平静、悠闲的渔村景象,主人公阿清和同伴们成天无所事事,他们看白戏、赌博、逞勇斗狠。终于有一次,他们因为闹事闹得太厉害,被警方惩戒,于是结伴离开风柜——这个澎湖列岛中的一个小岛,他们栖息的家,来到了光怪陆离的高雄,一切都变了,他们对这个城市感到芒然,陌生,焦虑和恐惧。在两种生活状态的切换中,侯孝贤的想传达的心绪是不言而喻的。同年他拍摄了《儿子的大玩偶》,这是我最初接触侯孝贤导演的电影,是的,不是《悲情城市》,不是《恋恋风尘》,而是这部悄然揭示父爱的电影:小乡镇失业青年坤树为了养家糊口,替电影院做“三明治广告人”。他化装成小丑,身前身后挂着厚厚的广告牌,在烈日酷暑的街头游走、宣传。可是当坤树去掉化装的油彩时,小儿子竟不认识父亲了,被吓得哭闹起来。他无奈只好再化装成小丑,以赢得儿子的欢心。当周围的人会意微笑时,我却不得不拭去弥漫在眼前的泪雾,想起了自己那曾被我当马骑的父亲。《风柜来的人》和《儿子的大玩偶》也奠定了侯孝贤的叙事风格:就像是一个旁观者,偶尔娓娓道来,偶尔沉默不语,平静的用他的长镜头展开充满着中国山水画留白的无尽画面,而画面里的台湾小城镇,衣着朴素的青涩少年,年迈老朽的台湾阿公...一切的一切都让观众在静观在这种简约的镜头下,深深地感到一种情感和意象的延伸。



1985年,侯孝贤筹划拍摄了半自传体的电影《童年往事》,这部电影被影评人认为是其早期作品的代表作,而在大多数的看众眼里,它所传递的那种悠悠的成长之旅实在是赚人热泪。电影的一开始就是他自己的声音,讲述着家族的迁徙,从梅县到台湾凤山,静谧的固定镜头,拍着他幼时的家,和家的中心—父亲。而后镜头带到老奶奶用她温柔的声音喊着“阿孝咕!”——就是侯孝贤,打字幕的时候,忽然发现它的英文片名“The time to live and the time to die”,这大概就是《童年往事》所表达的意念吧!所有人都对电影中的三个记录死亡的镜头印象深刻:记从父亲死亡时全家人的伤痛,到母亲死亡时的儿子肃穆沉默,最后老奶奶的死亡,已变成仅有旁白的自述。在《童年往事》的尾段,侯孝贤用了旁白去忆述婆婆之死:“看到婆婆的手有蚂蚁在爬,才发现她可能死去多时……”,仿佛惋惜多于悲怆的旁白让整个画面忽然弥漫开一种淡淡的离愁,有人说,侯孝贤作品是浪漫的,诗化的。那么《童年往事》恰是这种说法最自然的注角。
  侯孝贤早期作品,不仅成功地在美学上营造出一种“视觉真实感”,同时也透过人物角色与空间的选择、情节故事的安排等等,记录台湾的“成长过程”。前者是美学感受,后者则是在特定历史时空下人民生活的处境与社会关系;前者诉诸于观众的注视,后者则是突显观众所处的社会位置。在长镜头的铺设下,观众遥远的关注着这个社会,却分明近距离的感受到了一种浓重的情感积淀——画面上朴素的村庄、生动的田野和规矩的人们在一种早已预设好了的生活轨道上点缀着时空,而故事往往就发生在这样的岁月和地点。我们在侯孝贤的电影里,看到的是自己幼年时候玩耍过的游戏,蹲在门口等大人回来的经验,吃到一根雪糕的喜悦……这些琐碎的、平淡的,似乎只会吸引小孩子的情节累积起来,偏偏构成了一部一部感动了整个电影院的作品。如果说侯孝贤试图通过镜头说服看众的感动,或者说,不是侯孝贤打动了看众的心,真正打动我们的正是我们自己。



  1987年的《尼罗河的女儿》让侯孝贤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镜头长度比《在那河畔青草青》长了许多,而且不用分镜,改用数个静止长镜头,这让很多曾经欣赏长镜头风格的人对这庸长得让人一头雾水的“侯式”镜头表示怀疑,尽管在这部电影中,侯孝贤试图表现的是隐藏在台北霓虹灯下种种不健康的都市文化的忧思,但过分长镜头的铺设让人产生郁闷,无聊的感受。在《尼罗河女儿》中,角色被枪杀,是突如其来的一枪,然后死亡,事前绝无任何铺排,绝无用任何方法令观众的情绪慢慢酝酿,尽管侯孝贤认为刻意安排正代表了欠缺自然,然而却无法让人承受。对于众人善意或挑衅的批评声,侯孝贤照单全收,然而他却比平常更沉默了。同年的《恋恋风尘》却一扫《尼罗河女儿》里晦涩难懂的镜头含意,出现在观众视线里的是一个平凡真实的爱情故事,一段平添自然的人生历程。男主角到金门当兵,发生兵变,女主角与每天来送信的邮差结婚。这本来可以一句话就说完的事,却实实在在揪着看众的心长达102分钟。每个人都试图通过电影找寻当年自己的影子,每个人都知道这段爱情的结束不是谁的过错,可依然会在阿远回乡时,跟随他的目光眺望远方的山,然后不知不觉的发现自己已经泪落沾巾。

沉寂了2年之后,他终于向世人展示了他超才华的颠峰之作——《悲情城市》。他成功的完成了从关注台湾民生成长过程到关注社会历史问题的一个自然的淡入淡出。但是,“人”,依然是侯孝贤永远关注的。说到《悲情城市》,我相信有太多的人用他们自己的方式欣赏它和品味它,电影中的许多镜头已经成为耳熟能详的经典。《悲情城市》的优美及苦涩让所有看过的人都无法释怀。这是一部以历史事件为背景的大制作,依旧是把摄影机不远不近不离不弃的摆在画面的一侧,依旧是漫不经心事不关己的画外音,依旧是温情脉脉柔和生动的光晕,太熟悉了,每个人都在心底说,还是侯孝贤啊!《悲情城市》里的悲情来自于电影里文清和宽美在时空边缘苦苦维系的爱情,来自于宽容和大家情绪激昂,慷慨高歌《流亡三部曲》,也来自于“你们要尊严的活着,父亲虽死于狱中,但请相信,父亲无罪。”的遗书,来自于一切一切在历史背景下被践踏,被忽略的人性尊严。《悲情城市》为台湾人长期心中的禁忌与恐惧,作了最伤痛的回忆,片中无论是陈仪所代表的官方叙事,还是宽美的日记,都是让观众看到所谓台湾光复的历史叙事原来是如此的充满断裂,充满悲情。而侯孝贤自己在接受采访时则说:“这部电影想要抓住的感觉,与其说是尝试要为这几十年来的台湾历史进行注解,其实是更像把一首台语老歌给唱出来,歌词简单,情感直接,但唱的人和听的人都会在歌声中找到自己寄托的空间、非关逃避,而只见人的韧性。”。




  1993年的侯孝贤悄然的推出了他的新作《戏梦人生》,这是一部记实性的电影,纪录了台湾处于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布袋戏艺术大师李天禄坎坷的一生;侯孝贤在通过当事人的亲身忆述及导演重塑的处理场面,造成一个时空穿梭交替、多重视点的李天禄回忆录;再度呈现了被历史无情压抑的人的悲哀。为贴切地呈现这位根植台湾本土的艺术家半生的生活经历,侯孝贤独放弃特写效果,就是要避免蒙太奇对观众视角的蓄意操纵,而试图把观众推在任何一个特定的视角之外,使观众与人物的内心世界相隔离,以平实静观的态度来捕获一个个非戏剧性的日常活动片断。“生活本身就是历史”这就是侯孝贤信奉的观念。这部电影的配乐也也非常特别,采用了台湾本土的月琴取代了传统的吉它,月琴一拨,那些来自乡野民间的歌谣就通过那些质朴的嗓子吟哦出来,然而转瞬间,又飘散在喧嚷的人潮或带着泥土味的空气里。像极了侯孝贤的电影风格——不管有多少的痛楚与感怀,镜头一转便是满目的绿水青山。




  1995年,侯孝贤延续了他的长镜头风格,但放弃了静止镜头的泰然自若,取而带之了上下摇晃的动感效果,在当时让很多熟悉他的影迷都大觉意外。《好男好女》所描述的爱情也分明被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当少女蒋碧玉认识钟浩东的时候才十六七岁,那时蒋是个少女护士,钟则因为用功过度而犯了轻微的神经质住院,他们常在一起说话,那时的钟港东有强烈的国家意识,还说他是要革命的人,不能结婚,蒋碧玉总是听着他说,对他宏大的理想,浪漫的祖国意识,都存着模糊的尊敬,心里想着即使不结婚也好,默默的决定跟着他。这一跟就是一辈子的事...《好男好女》、《戏梦人生》和《悲情城市》,这三部连续推出,反映不同时代背景的电影,成为了台湾的“悲情三部曲”。也是侯孝贤中期创作的显著特色:直接与台湾过去的历史对话,叙事的时间轴不再单一,采用不同时空交错处理。




  1998年的《海上花》是一部华丽而颓废的作品,据说整个妓院在台湾建景拍成,美工为了找能体现生活痕迹的“没用的东西”还特别煞费苦心。《海上花》,上海花,是一朵朵在上海英租界讨生活的名妓花,只可惜,她们被深锁在花房,只能白白地等待最美的花期过了,尽管是招来迎往、万般宠爱,却还是一身孑然;华丽,但颓废。实在是无法想象,台湾的侯孝贤拍起老上海的故事,竟可以这么平稳而内敛。又据说,侯孝贤在回答记者关于《海上花》时空局限时的回答是:“……用冷静客观的角度去看那些妓女们的生活,所以我故意不拍外景,因为她们困顿在这一个situation里面,跑不掉。其实每个人都是,他们出生来到这个社会就跑不掉。”这样的断言,实在是很酷。

  听说侯孝贤又在筹划他的新电影《千禧曼波》:全片分为“五百万的恋情”、“爱到昨天停止”等7段剧情,每段将剪辑3分钟片段在网上先行播放,让网友提出回应与质疑,并以此为题材继续发展新的故事,如此的枝干绵延将可无限延展,传统电影的框架因此将被彻底打破。想到侯孝贤也可以这样前卫,笑容早就挂在了嘴角。

  在台湾,我对电影和人都喜欢的就只有他;而且,我很敬重他,(你知道不像尊敬长辈,因为那有点勉强意味。)而是发自内心真正的敬重。 他为人处世的态度,很像他在电影方面的表现,总能在自然中表达出他的大气魄。(吴念真)

                           ——朋友侯孝贤

  就在我沉迷在对侯孝贤电影的追忆和憧憬时,却发现记录片里的侯孝贤已施施然跟好朋友唱卡拉OK了,剩下吴念真出来现身说法,抱怨他感天动地的初恋故事《恋恋风尘》如何被侯孝贤“蹂躏”“摧残”;朱天文如何把他童年的记忆写成《冬冬的假期》。

  当初,吴念真与罗大佑合写《一样的月光》的时候,还未曾想过他会成为侯孝贤最好的拍档。吴念真的电影‘多桑’两字,是‘父亲’的日语叫法。深受侯孝贤电影风格的影响,吴念真的电影,在呈现了父权的影响外,同时诉说了一段难分对错,令人动容的父子情。《恋恋风尘》讲述的是吴念真自己的初恋爱,《恋恋风尘》海报以男女主角穿着高中制服,散步在火车铁轨上为主要画面,少年时期纯情甜美的爱跃然纸上,每次看到这张收藏多年的海报时,总是心存感激,感谢侯孝贤和吴念真的合作,让所有的人坠入电影里的昏黄画面,掉入那初恋时青涩淡淡的哀愁之中。朱天文则是典型的女性代表,她习惯了在小说中描述的都会颓废或戏剧性的情感交迭,作为和读者精神上的约会。然而没想到她的作品被演绎成侯孝贤影像里的一个个静止的长镜头时,会是那么感人,侯孝贤电影叙事的不连续性与不相关性,在《冬冬的假期》里得当了充分的体现,而朱天文用一段段的小故事,堆叠出整部影片,让观众自然而然的融入电影之中,这部电影的大获好评价,确定了朱天文和侯孝贤的老友关系。正如朱天文说的:“不苦相、不愤世,只是一心去做一件自己很愿意做的事。常常会跌倒,一会儿又爬起,兴高采烈地上路。”而她,他和他就会在这路上紧紧相随。


当年还是《青梅竹马》男主角的侯孝贤则是由于面如满月,故得艺名曰“侯大饼”, Pizza Hou。
                             ——大饼侯孝贤

  在一个介绍候孝贤的地方,看到了上面这句话,忍俊不禁。想起他在记录片里会没缘故的摸摸孩童的头,笑容可掬,那张脸果然很是大饼。继而看到他和高捷在KTV里放声高歌,谁能想象这样一个可爱的人,会拍出《悲情城市》这样有着无尽压抑,处处悲情的电影,据说当初《悲情城市》创作冲动最早就是来自一曲名为《港都夜雨》的音乐里的萨克斯克斯风节奏,心中很有感触,“想把台湾歌那种江湖气、艳情、浪漫,带点土流氓和日本味,又充满血气方刚的味道拍出来。”(侯孝贤语),更没想到的是侯孝贤也有浑厚苍劲的嗓音,唱起电影《多桑》的主题歌,陶醉和投入的迷起眼睛的感觉很温馨。但别以为他会是个超级怀旧派,他最近堂而皇之的做起了网站——戏弄电影网,大凡去过该网站的都会有新奇的感觉,网站上大块的布局、鲜艳的色调、前卫的叙述,精致的短文...都让人爱不释手。然而侯孝贤德跟网络第一次亲密接触,是98年《海上花》有了网站,他才开始有了那么一点点概念,想不到两年时间,他已经深谙此道了。无怪乎擅长长镜头制作的他现在声称:“电影需要近距离地去观察!”

  2000年的春末,我独自窝在狭小的工作室里,看一部记录片——《侯孝贤画像》(HHH: Portrait of Hou Hsiao Hsien,台/法,1997)。当看到侯孝贤自在自得的嚼槟榔、吃地摊、喝老人茶唱卡拉OK的同时,我随着侯孝贤在片尾不由自主的大喊一声——“爽”!




http://movie.163.com/edit/000907/000907_61589(11).html

 
-----------------------------------------------------------
我想我会一直想念九月,就算会很不快乐,还是会一直想念她。
号码:120982
呢称:
轻风骑
等级:0
积分:1025
主题:190
回复:1256
注册:2001/3/12 11:51:11
发表:2004/11/17 23:02:50 第15楼
Re Re Re 暖暖,上面作业是我抄的

(2004-01-17 22:47:54)  顾我无衣
http://mp3.baidu.com/m?ct=134217728&tn=baidumt,1874&word=rm,http://www2.7xi.net///20041003/chenyixun9/YmMz.rm&lm=16777216
1874 - 陈奕迅 - third encounter liv
曲:王双骏词:黄伟文编曲 监制:王双骏

仍然没有遇到
那位跟我绝配的恋人
你根本也未有出现
还是已然逝去

怀疑在某一个国度里的某一年
还未带我到世上那天
存在过一位等我爱的某人
夜夜为我失眠

从来未相识已不在
这个人极其实在
却像个虚构角色
莫非今生原定陪我来
却去了错误时代

情人若寂寥地出生在1874
刚刚早一百年一个世纪
是否终身都这样顽强地等
雨季会降临赤地
为何未及时地出生在1874
邂逅你看守你一起老死
互不相识相处在同年代中
仍可同生共死

情人若寂寥地出生在1874
刚刚早一百年一个世纪
是否终身都这样顽强地等
雨季会降临赤地
为何未及时地出生在1874
邂逅你看守你一起老死
如果不可相约在和平地方
也与你畅游战地
为何未及时地出生在1874
挽着你的手臂彻夜逃避
漫天烽火失散在同年代中

 
 
-----------------------------------------------------------
我想我会一直想念九月,就算会很不快乐,还是会一直想念她。
号码:127347
呢称:
!诺贝尔!
等级:0
积分:893
主题:99
回复:614
注册:2001/4/20 18:55:18
发表:2004/11/23 12:35:46 第16楼
Re Re Re Re 暖暖,上面作业是我抄的

有时我多想回到淮安这个城市.
 
号码:120982
呢称:
轻风骑
等级:0
积分:1025
主题:190
回复:1256
注册:2001/3/12 11:51:11
发表:2004/11/23 20:03:25 第17楼
Re Re Re Re Re 暖暖,上面作业是我抄的

我没有远方 - 指南针(罗琦)
指南针乐队:我没有远方
词:洛兵曲:周迪
(music)
迷失在高楼大厦钢筋围墙
找一点遗漏下来的阳光
没有天空我恍恍惚惚
眼中闪过一片一片都市的疯狂
那么多彼此缠绕相同欲望
都急急忙忙把我来阻挡
追逐着我所有恐惧目光
冷冷嘲笑我那些无助的惊慌
看看感觉一天天在苍老
看看城市不能不流浪
只想去到梦中停留的地方
看看我的模样
我要远方
(你不能去远方)
我要远方
(这是你的天堂)
还我翅膀
(我想要去飞翔)
脚下就是远方
那么多彼此缠绕相同欲望
又同样出没在那土地上
驱赶着我那些恐惧目光
冷冷嘲笑我所有无助的惊慌
(我要远方)
哪里才是远方
(我要远方)
哪里才有天堂
(还我远方)
我无处去躲藏
世界都一个样


偶像

天上地上路上身上
飞来飞去到处都是偶像
你的我的他们的头上
冉冉升起相同的一个脸庞
在太阳的后面飞来一群翅膀
准备着给你送上最美好的伪装

天上地上路上身上
飘来飘去到处都是迷茫
你的我的他们的头上
突然升起灿烂的一道金光
其实你最明白谁都会是偶像
天天在改变却还是拼命崇拜疯狂

抚摸着你的死亡和你的希望
跟着天空旋转就像投入快乐海洋
WU…………
永远都有一个最大偶像
崇拜者越多它才会变得明亮

紧握着你的绝望和你的希望
只要服众命运就会实现你的梦想
WU…………
世界就是一个最大偶像
陌生人越多它才会变得健康



天上地上路上身上
飞来飞去到处都是偶像
你的我的他们的头上
冉冉升起相同的一个脸庞
在太阳的后面飞来一群翅膀
准备着给你送上最美好的伪装

天上地上路上身上
飘来飘去到处都是迷茫
你的我的他们的头上
突然升起灿烂的一道金光
其实你最明白谁都会是偶像
天天在改变却还是拼命崇拜疯狂

抚摸着你的死亡和你的希望
跟着天空旋转就像投入快乐海洋
WU…………
永远都有一个最大偶像
崇拜者越多它才会变得明亮

紧握着你的绝望和你的希望
只要服众命运就会实现你的梦想
WU…………
世界就是一个最大偶像
陌生人越多它才会变得健康


请走人行道

请走人行道按时去睡觉
不准到处跑不准高声笑
行为要乖巧成绩也要好
别长得太俏别指望你跳得太高

总是听到这种腔调
让我迷迷糊糊
想摆脱也逃不掉
从小就是红比黑好
让我分不清色彩
只见满天的教条
不懂什么是个性
不懂什么才算胡闹
直到今天我才明了
世上并不只有一条指定的人行道

地远天高可以寻找
不止有一个目标
我要呼喊我要奔跑
跳出你的束缚不走独木桥
世界很大无数奥妙
不止你的那一套
我要寻找我要奔跑
冲进那自由天地
什么事我都要做到
(该得到的一切我都要得到)

看看你们多么可笑
一条路走到老
烦恼多少冲动多少
一天天变得越来越胆小
长大的我心比天高
我们有自己的一套
一起寻找一起燃烧
冲进那自由天地是我的目标
(冲进那自由天地)
那才是我的目标

不想再是小孩

不知哪一天不知哪一年
不想是小孩想很快长大
想很快离家想什么都明白

精心地装扮耐心地等待
盼望奇迹到来脸上有沧桑
眼里有迷茫内心还是小孩

我独自面对真诚和虚伪
但却分不表那骄傲和无奈
我默默体会人间的是非
但愿一切艰难明天
会全部不存在

不想再年少不想再弱小
不想是小孩去找我的梦
去找我的爱去找我的未来


 
-----------------------------------------------------------
我想我会一直想念九月,就算会很不快乐,还是会一直想念她。
 本主题共有回复 17 个 本页: 1 -- 17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