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个人空间 >> 绿手指环保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深圳“无车日”,十万人步行上下班 【转】
号码:123972
呢称:
聊以自慰
等级:0
积分:775
主题:155
回复:2156
注册:2001/3/30 13:29:26
发表:2004/7/23 11:40:10 人气:289 楼主
深圳“无车日”,十万人步行上下班 【转】


  大街上弥漫着呛人的汽车尾气;空气质量日报上“优”的频率日渐减少……被誉为“世界上最适合人居住的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绿色城市”的深圳会成为“雾都”吗———
  胡谋 王伟
  首个“无车日”万众瞩目———
  早8点。往日空荡荡的人行道上出现浩浩荡荡的步行队伍。近十万市民纷纷暂别爱车,选择步行上班或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6月11日,深圳第一个“绿色行动日”。
  早8点。往日空荡荡的人行道上出现浩浩荡荡的步行队伍。
  9点,梅林一村、益田村等公务员聚居区,这个时间本该冷清的小区停车场,今天显得特别拥挤。
  8点到9点,各主要路段没有了往日的车水马龙,以往要等两三个信号周期才能通过的红绿灯路口,今天一个信号周期就能顺利通过。
  深圳“绿色行动日”(又称“无车日”)清晨在大街小巷拉开序幕。在市主要领导和公务员们带动下,近十万市民纷纷暂别爱车,选择步行上班或骑自行车、乘公交车出行。
  参加步行活动的市民中,有年过七旬的老人,也有10多岁的孩子。有的人在深圳生活了20多年,也有的是刚来不久就深深爱上这里的人。他们职业各不相同,有军人,也有企业家。有老师,也有学生;有工人,也有家庭主妇……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希望为保护深圳的环境付出努力。
  深圳市首个“绿色行动日”,万众瞩目。
  “绿色城市”亮起红灯———
  从2003年秋天起,深圳人发现家常常被包围在“灰霾”中,大街上弥漫着呛人的汽车尾气。空气质量日报上“优”的频率减少了。其祸首是日益增多的汽车
  一位飞过世界许多城市的飞行员这样描述深圳:这是个绿色的城市。
  这个地形犹如蓝天白云之下展开双翅的美丽大鹏的新城市,人称“鹏城”,处处绿色葱郁、四季花草茂盛,是一个山地绿化与城市园林相映,优美景观与人居环境相融的“绿色城市”。2002年6月4日,联合国副秘书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特普费尔先生专程飞往深圳,把2002环保“全球500佳”的奖牌郑重地交到了时任市长的于幼军手中。
  在此之前,深圳曾获得联合国人居中心“人居荣誉奖”、国际建协“艾伯克隆比爵士”城市规划奖、联合国国际公园与康乐设施管理协会“国际花园城市”……
  深圳几乎是一个在一张白纸上“画”出来的花园城市。全市2050平方公里的土地,76%的非建设用地都被规划成了城市生态用地,它一起步就站在了国际先进城市的高度上。
  然而,“绿色城市”的红灯亮了:
  去年秋天起,深圳人发现他们的家常常被包围在“灰霾”中,往日明丽的艳阳经常被蒙上一层薄纱,变成了一个蛋黄。以往在莲花山清晰可见的地王大厦不知何日起从视野中消失,华强北一带的建筑物也仅在朦胧中。大街上弥漫着呛人的汽车尾气。空气质量日报上“优”的频率日渐减少……
  深圳怎么啦?她会成为雾都吗?明天的夜空还有没有星光?热爱这个城市的人们开始痛心疾首地惊呼!
  今年初,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张小丽被自己统计出来的一组数字吓了一跳:去年深圳灰霾天气高达124天,人们一年有1/3的时间生活在灰霾中。这个数字是上世纪80年代的20.67倍!
  与灰霾天气相伴的是,深圳空气污染天数及污染等级情况也在加剧。市环境保护站高级工程师林楚雄介绍,2003年深圳空气污染天数达16天,而2000年空气污染天数仅有3天。3年增加5倍。
  绿色深圳成为阴霾雾都,祸首为谁?
  汽车。深圳城市日益增多的汽车。
  统计资料显示:深圳全年汽车销售已突破11万辆,全市汽车保有量超过60万辆。每天还有10多万辆车过境。深圳市每百户家庭机动车拥有量已达23辆。对此,一些专家已提出警告:汽车增长在直接考验深圳道路“承载力”的同时,也对深圳空气环境“承载力”提出挑战。
  统计资料证明了专家意见并非杞人忧天:在空气污染物中,大量排放的尾气及扬尘占了70%。
  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站长刘健伟十分肯定地说,如果深圳的大气污染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那么“深圳将变成雾都”这一说法就绝对不是危言耸听。
  挽救绿色在行动———
  深圳市政府宣布将每年“6·5”世界环境日后第一个星期五确定为“绿色行动日”。市政府已拿出治理机动车尾气的长远规划
  今年4月22日地球日来临前夕,深圳市长李鸿忠收到一封信,前海小学学生邀请他参加他们组织的减少“黑尾巴”行动。同时,这些可爱的小学生向全体市民发出倡议书,倡议市民出行尽量不使用私家车或乘坐的士,提倡步行、骑自行车或坐公共汽车。
  孩子们的行动引起市长的高度重视。
  6月2日,深圳市环保局发出6·11绿色行动日倡议:《暂别爱车,我们一起步行上班》。
  3日,数百名市民纷纷表示将用各种行动响应倡议、支持“绿色行动日”。
  4日,市政府宣布,将每年“6·5”世界环境日后第一个星期五确定为“绿色行动日”,由市领导在当日带领广大市民做一件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身边事,鉴于深圳市机动车尾气污染上升的现状,首个“绿色行动日”的主题确定为“减少尾气排放,保护深圳蓝天”。
  “能为深圳的环保事业做些事”成为深圳市民近段热门话题。一位吴姓先生主动向媒体表示,以后上班会尽量少开车,以坐公共汽车为主。
  50多岁的范福春用私房钱为每天开车上下班的儿女各买一辆自行车,让他们骑车上下班。
  有市民还建议:步行日每月一次或者每周一次。
  “每天都有70多万辆汽车跑在深圳的路面上,即使6月11日所有车辆都停开一天,对深圳的空气质量能起多大改善作用?‘绿色行动日’的意义究竟在哪里?”面对坊间舆论,深圳市副市长许宗衡的说法是:短短一天,我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深圳的空气质量,但这次“行动”却无疑会让市民了解到,空气质量的好坏与每个人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一天将对深圳的环保产生深远影响。
  “深圳的环境质量在全国尚居前列,现阶段没有必要抓这项工作。”管理部门也有人持这样的观点。
  深圳市委、市政府态度十分鲜明:如果等污染十分严重时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整治环境,就得不偿失了。空气,关系到的不仅是城市是否漂亮,更直接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如果不重视环境污染问题,将严重影响深圳的城市建设、投资环境、经济发展及人们的居住生活。
  市委书记黄丽满说:“绿色行动日”活动说“小”很小,步行是每个健康人都能做到的小事;但说“大”也很大,因为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表现。我们要让环保观念深入到每位深圳市民的心中。
  据悉,4月16日,深圳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市政府已拿出治理机动车尾气的长远规划,目标是用5至10年时间,建立机动车排污的评价体系及预防体系,使全市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控制达到国际标准。
  深圳市交警部门和环境监测部门近期已查处尾气超标车辆4000多辆,同时制定了环保车型目录;还将于近日对50多万辆在用车实行黄绿标制度,以管住车辆“黑尾巴”,净化城市空气。
  热情的环保专家也纷纷献计献策……
 
-----------------------------------------------------------
和我坐谈民间非营利环保? 是谈谈么哲学? 或是生意? 人学? 搜索 "绿手指环保""www.6sz.com" 可以找到我们,哈~
号码:123972
呢称:
聊以自慰
等级:0
积分:775
主题:155
回复:2156
注册:2001/3/30 13:29:26
发表:2004/7/23 11:45:13 第1楼
Re 深圳“无车日”,十万人步行上下班 【转】

把握你的“健康饭量” 
(发表於 2004-7-13 13:55:49) 
 
  少吃饭,多吃肉,上海人的饮食习惯趋向“西化”。而许多爱美女士更是把这一改变发挥到了极致,她们一天究竟吃多少饭只有天知道。你知道吗,饭量一减再减,肉食越吃越多,对健康而言,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

  营养现状分析

  【聚焦】

  一天应该吃多少粮食?男8两,女6两,这是健康营养学的要求。但如今,上海人的饭量却小得多,大多数男性一天摄入的粮食仅五六两,女性仅四两,甚至只有二三两。而且,饭量减少的趋势还在延续。

  【误区】

  长期以来,不少人在膳食结构上存在一种误区:饭多吃要发胖,蛋白质多吃有利健康。与上世纪80年代相比,上海市民的粮食摄入量已减少25.8%,其中土豆等薯类食物减少了61%。动物性食品则增加了1.5倍,其中畜肉增加1.08倍,乳及乳制品增加5.06倍,油脂增加0.6倍。从总体上说,上海人膳食中的优质蛋白已经够量了,但不少上海人还是热衷补大豆蛋白等营养品。殊不知,摄入过多的蛋白质反而会加重肾脏负担。而且,在蛋白质摄入中,上海市民也有偏颇,猪肉摄入量占蛋白质总量的64%。其实,猪肉的脂肪含量很高,是牛肉的2.8倍,鸡肉的2.2倍,但不饱和脂肪酸却显著低于鸡、鸭、兔肉。因此,上海城市居民的脂肪热能不断增加,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占热能食物总比重30%的限制。

  【恶果】

  饭量一减再减,猪肉越吃越多,对健康而言,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仅高血压监测资料就显示,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已逾15%,并呈加速增长态势,而1959年只有6.96%。目前全市高血压患者达120万左右,其中48.7%为中重度高血压。50多年来,上海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上升了211.18%。超重、肥胖发生率也同时递增。膳食结构不合理,不仅会引发高血压等疾病,对肿瘤、糖尿病等疾病的发生也有很大影响。

  “食肉减肥法”受质疑

  曾经风行一时,至今仍然广受人们欢迎的“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过去曾经遭受医学界警告,说是会影响健康;最近,英国的“食物标准局”发出声明,指完全不吃碳水化合物,对身体无益有害。

  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减肥法俗称“食肉减肥法”,由于这种减肥法是由美国医生艾特金斯于30年前倡导的减肥饮食法,所以又称“艾特金斯医生饮食法”。

  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于上世纪90年代在世界各地大行其道,其中一个原因是艾特金斯医生的著作《艾特金斯医生的新饮食革命》在出版后很受注目,目前仍在美国畅销书排行榜之列。

  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主张不要摄取米饭、面食、面包等含淀粉量高的食物,与此同时,增加摄取高蛋白食物,以达到快速减肥的效果。

  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减肥法特别受到英国人欢迎,据说有300万名英国人曾经采用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法,占男性人口的百分之七,以及女性人口的百分之十。

  英国食物标准局明确指出,长期不吃淀粉质食物对身体健康有害。

  值得注意的是,英国食物标准局也指出,低碳水化合物饮食者所摄取的食物脂肪通常偏高,容易增加心脏病、糖尿病以及癌症的危险几率。

  食物标准局建议,若要身体健康,最好保持均衡的饮食,不应该省略任何一类食物。碳水化合物也是均衡饮食中一个重要的部分,缺乏碳水化合物的饮食不能算是均衡的饮食。

  该局建议,淀粉质食物应该占餐单三分之一,淀粉质食物范围很广,包括面包、马铃薯、米饭、面食、麦片、米粉、芋头等,必须注意的是,烹调这类食物时,不要过于油腻。

  英国食物标准局指出,长期偏食会因而缺乏其他营养。低碳水化合物减肥饮食法也限制蔬菜、水果的摄取,但是,这些食物其实对健康很有益处,因为蔬菜、水果供应人体各种维他命、矿物质和纤维,可以预防心脏病及某些癌症。要保持健康,最好每天能够摄取5种不同的蔬菜和水果。

  【专家建议】

  营养平衡才科学

  科学饮食应结构均衡,营养平衡。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量应是一个合理的结构,其中碳水化合物是基础,而这一点很多人都认识不到。人们每天需要的粮谷类食品约需400克左右,粮谷类食品中含有的碳水化合物占每天能量的60%左右,另外脂肪占25%左右,蛋白质占15%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碳水化合物在其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人们每天每顿都应该补充粮谷类食物,早上30%,晚上30%,中午可以多补充一点,40%左右。

  中国老百姓一直以谷类食物为主要的营养来源,但随着人们口味的变化及应对快节奏生活的需要,谷类食物被人们忽视了。其实,谷物是最适合现代家庭中各年龄人群的理想营养餐。谷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B族维生素,同时也提供一定量的无机盐。谷物中脂肪含量低,约为2%左右。不同的谷物分别有各自不同的营养特点,相对于其他碳水化合物,谷物含有低脂肪、低胆固醇、能量持久释放等特点。

  常见的谷类食物包括大麦、玉米、燕麦、大米、小麦等,人们在用餐时,以这些食物或含有这些食物成分的食品为主要内容,获得的营养会更充分,结构会更合理。

  蔡美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营养学教授)

  医博士

  Q1:一天饭量需要多少?

  A:营养学家没有规定一个人应该吃多少碳水化合物,但提出碳水化合物的产热一般占总热量的60%左右为宜。这也就是说,一个人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是和他的总热量有关。老人由于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摄入就少一些,而青少年正在生长发育阶段的摄入就多一些。

  Q2:如何计算一个人应该摄入多少碳水化合物呢?

  A:我们知道每克碳水化合物产热4千卡。可以应用下式计算:如一个人摄人总热量为2400千卡,2400千卡×60%?/4千卡?/每克碳水化合物=360克碳水化合物。摄入的蔬菜、水果及其它食物中还含有少量碳水化合物,一般按50克左右计算,还有310克碳水化合物系由粮食提供。每100克粮食中含有大约75克左右的碳水化合物。所以310?/75%=413克粮食。这个人一天应摄入8两粮食。一般来说,由于我国副食供应较充足,所以主食摄入量并不是很高。大约一个正常的从事轻体力劳动的年轻男性,一般摄入1斤左右,女性6~8两;老年男性大约6~8两,女性5~6两。但无论任何人(有病者除外)一天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不能少于150克(3两),更不能一点碳水化合物都不吃,在没有碳水化合物摄人的情况下,机体将以大量的氧化脂肪产热,脂肪代谢产物酮体可能会在体内积累,造成酮中毒。

  相关链接

  健康菜单

  A.稳定粮食男性每天应摄入碳水化合物400克,女性应摄入碳水化合物300克,其中应适当增加薯类粮食的比重,借鉴世界营养学家广泛推荐的地中海膳食结构,土豆为主的薯类食物每天应摄入170克。

  B.保证蔬果日摄入300~400克。

  C.增加奶类每天保证摄入200克,即一瓶牛奶。

  D.调整肉类多吃鸡、鸭、鹅、兔肉和鱼,少吃猪肉。同时,专家还建议加强营养强化食品研究和开发,进行营养干预,目前加入铁的酱油、饼干等已经问世,市民可适当食用。


 
-----------------------------------------------------------
和我坐谈民间非营利环保? 是谈谈么哲学? 或是生意? 人学? 搜索 "绿手指环保""www.6sz.com" 可以找到我们,哈~
 本主题共有回复 1 个 本页: 1 -- 1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