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4/7/12 1:50:35 人气:379
|
楼主 |
无佛/无法/无僧
"爱是对方在千里之外,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只要是对方的呼唤就要到她的身边,当她需要时,就要屈服,当爱面对面时要信任”。这是《法门寺猜想》对爱的一种解释。一千年的爱情,一千年的恩怨在牵动着两个人的心,两个人在喝茶都很奇怪要放盐,说的理由都是唐朝人喝茶时都这样。这是缘份还是什么,女人求的签也是要在这块土地上寻找等她等了一千年的爱人。男人对一千年前的事象是什么都知道一样。法门寺地宫里的奇珍异宝如数家珍能一一道来,一千年前的人和物都好象是他亲自经历过一样。 男人与女人都说过:“我们不是在引导爱,而是被爱牵着鼻子走”他们难道真是一千年前的爱人,两人的梦中伸手抓来的都是烟,一松开手却变成了虫子,再握紧,再松开又变成一道清烟消失了,人赤裸裸的来到这个世上,什么都没做得又要赤裸裸的去。人可以换一种活法,可一千年的恩怨始终要缠他一辈子的,女人要走了,男人说他永远也不离开这儿,要开创新的考古学《法门寺学》。就这样一去就是十年。美丽的月色还是一样,如饴茶馆已没有了一点痕迹。 男人进了寺院法名叫“可能”,女人推开庄严,神奇的寺门,见到的只是一个花白胡子的老和尚,他说“可能”已经走了,他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 什么都好象是注定了一般,一千年前的爱人也是一个和尚。一千年后的爱人难道真的也是和尚?
我不懂佛之宗旨,也不懂佛之大义,然佛之慈悲,佛之为怀,讲究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人生真的有轮回吗?哪一点灵感,哪一见钟点情,是一时的冲动否?天涯海角之人何以会在同一个地方相遇,这是缘份吗?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还是在千里之外的爱人的呼唤?也许,后一种解释对我来说我想是这样的。心灵感应与心有当犀一点通说的不就是这样的吗? 一千年的声音在呼唤,它从没有停止过,一千年的爱情从没有间断过,一千年的习惯也还没有变,这般真切,这般痴迷,这般神奇,这般的爱情,人们怎么不为这叫绝,不为之惊叹,还有什么样的爱情能与这同日而语?我想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它与法门寺中的真身佛骨一样成了绝品,成了会在放异彩的神物,这样的爱情都来去如烟,我泛泛之辈还有何求?求功名,求富贵,求长寿,比这一千年还有什么呢?没有了吧! 被爱牵着鼻子走的我们回忆古人迷离的爱情故事,为梁祝化蝶叹息,为虞女追月而惊叹,为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而赞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为爱的人而痛心,又为爱的人而高兴,他们是在换一种活法,爱是永恒比之如烟的生命。 男人象是在逃避,他明明知道哪女子就是一千年前的爱人,是他等了一千年才出现的爱人,可他终于学是走了,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四大皆空,六根清净,真的一人俱肉身能做到吗?供佛烧香乃下流也,佛在我心是中流,佛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者上流。成佛之人不是逃世,而是入世,在人世间寻找净土。看乱成静,看俗成雅,看丑为美。此也不能成佛,毕竟他们心中还有善恶,什么也没有,在他心中。他看到的什么都是没有,有即是无,无即是有,此乃佛之最高境界,无佛,无法,无僧。
|
|
|
----------------------------------------------------------- 罗衫轻解,丹红尽褪,纵为佳人,平凡亦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