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4/7/5 22:53:22 人气:108
|
楼主 |
唯美剧中的异类爱情
唯美主义的提出最早是在德国浪漫主义时期,那时候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们认为艺术应当独立,不受任何其它意图的影响,认为艺术品应当是超越于世俗的。 自两地合拍的《人间四月天》获得成功之后,中国电视界中掀起了一股唯美的风潮,将在电影中用的手法大量使用在电视剧的拍摄中,散文般的述说,诗歌般的对白,暗示着故事情节发展的景致,隐含了千言万语的手势,每一个镜头都如画一般美不胜收。而情节却往往陷入到一种让人难以放松的沉郁与悲凉中去,由其是其中阐述的爱情,更是与过去占主流的愉乐片不同——忽视人类伦理与纲常的(不道德)的爱情,甚至崎恋。 《人世四月天》中的才子徐志摩一生与三个美丽的女性牵扯不清,身为有妇之夫的他深深地爱上了秀美多才的少女林徵英,并且为之背离家人,伤害了深爱自己的妻子张幼仪,最后却因徽英已和梁思成订婚而终无奈何。这一段故事是中国近代最凄美的爱情之一,在剧中被阐述得淋漓尽致。但若从伦理的观点,一个男人为了一未婚少女抛妻弃子(而且是曾经相爱十分支持自己的不错女性)是会遭唾骂的。虽然《桔子红了》一剧中把三嫂秀禾与六叔耀辉绝望的爱情渲染得烟雨蒙蒙,如泣如诉。但博得大多数女性观众的同情之外也有骂声,臂如:“《橘子红了》是在用最冠冕堂皇的赞美鼓励小叔子偷把他养大、视如己出的兄长的老婆,与嫂嫂偷情。(怎么就没有让武松碰个正着?)赞美一个男人去勾引自己生死之交的好友的妻子。(怎么就没有让杨雄石秀碰个正着?)我们固然不能用杨雄、石秀、武松的办法处理这种奸情,但我们能那样欣赏和赞美这种地地道道的“假恶丑”吗?。而以上电视剧中的爱情还是可以让人理解的只是忽视人类伦理与纲常的(不道德)的爱情而已,再看《大明宫词》中的爱却是轰轰烈烈,各式各样,首先是李治为太子时就爱上了身为父皇才人的武则天,然后是太子弘与娈童合欢之间分梳共死的同性之恋,还有武皇、韦后、太平这些有着血缘与亲缘关系的宫庭贵妇共同爱上了同一个俊美的男人张易之,到最后也是在姑侄之爱中归为结束,真可以说是异类爱情的大集合。据说著名导演陈凯歌准备执导一部专讲同性恋的电视剧《北京爱情》,而已拍摄出来的同名电影不光在国际上获了大奖而且还赚尽了观众们的眼泪。有趣的是,在平日里让人无法想像的同性、乱伦之恋经过唯美剧的描述仿佛都美好而感人起来,无休止的爱的绝望与爱的痛苦被演泽得如此美丽,是银针扎在人的指尖上渗出的丹花一般嫣红的血滴,滴落在人的内心深处…… 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唯美剧会会频频光顾这些不为世人所理解的爱情呢?十九世纪唯美主义的代表作家王尔德曾竭尽华美创作了一个短剧《莎乐美》,故事取材于《圣经》说圣人约翰的死不是因为希律王的残暴而是因为莎乐美公主对他欲想而得不到的爱情,公主为了得到他的一个吻而砍下他的头颅,并欢喜地亲吻他已冰冷的嘴唇,简直耸人听闻。唯美主义简单地可以解说为“为艺术而艺术”那么现在唯美的电视剧中亦将此观点引入了对情节中情感的定义——为爱情而爱情——不顾伦理,不顾身份,不顾性别,不顾血缘,不顾一切地相爱,只要是真心,他们的爱情就是高尚的。正因为不被世人所理解,才在绝望中独显美丽。 当年的《莎乐美》、《洛丽塔》都因描写崎情而被砰击或被封禁,而如今的电视界中异类爱情却乘着唯美之风而来,固然在剧中是美轮美央,但对于爱追随影视潮流的年轻人们来说,到底是福还是祸呢? |
|
|
----------------------------------------------------------- ㄗs;女友﹎.﹎ ∞ ①. 准對 耍叼`﹊` ﹊﹊ ② 准讓我吃醋﹎ ∞ ③ 吵架 要讓步х┈ ┈┈ ⺌o﹏﹏④ 揍 要挺住 ..... 詠遠噯祢啲姥公吇 o﹎承諾眞訫眞意灬ぺ愛伱絕吥兒.戲﹎o.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