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文学天地 >> 杂文杂谈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悲秋
号码:196515
呢称:
速描
等级:0
积分:55
主题:11
回复:28
注册:2003/8/26 3:02:48
发表:2003/10/14 11:21:35 人气:357 楼主
悲秋

  秋季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人心中悲情的对应物,从自然景色本身看,秋季烟霏云敛,秋之色显得惨淡;秋季天高日晶,秋之容显得清明。经过夏日之后,秋之风渐凉,砭人肌骨;秋之气凛冽,叶落草枯,山川寂寥,秋之意愈发萧条。秋之声凄凄切切,呼号奋发,绿草在秋风中变黄变枯,树叶被秋风吹离树枝,飘飘落下……

  中国文人根据秋天的自然现象,便对秋天作了一种理论上的把握。秋天在阴阳转化中属阴,正可为社会政治上行刑之时。在五行循环中它属金,即金属,是和兵器、战争联系在一起的。天之道与人之道一样,有爱和恨,惩恶扬善,天道以肃杀为心之义气就显露于秋天,因此自然物总是春生秋实。在音乐方面,秋天是和商音相对的,又与十二律中的夷律相对。从字义上看,古人同音相训,“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夷,戮也,物过盛而当杀。” (《秋声赋》)从现象和对现象的理论把握上看,二者都给秋以悲的浓重色彩。

  明人胡应麟说,屈原《九歌•湘夫人》写秋景入画,宋玉《九辩》写秋意入神,“皆千古言秋之祖,六代、唐人诗赋,糜不自此出者。”其意思是说,《九歌•湘夫人》和《九辩》是悲秋意识的奠基之作,以后的悲秋文学都是以此为基本结构。二者比较,《九歌•湘夫人》的“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给人的是当事者的愁緒,只是描绘自然。而《九辩》的“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慓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送将归……”它给人的是旁观者之悲情,将愁情融化入自然,情景交融,不仅写自然景物之悲,更主要是写人生之秋,心理之秋,因此更加动人。

  秋的来临,意味着年已过半,物色的显著变化强烈地提醒人们,盛循环而至衰。这一提醒很容易把时间的直线性亮出来,一下子就使“草木摇落”的悲秋意识具有了人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悲情深度。时间是因对人生的限制转成为我的时间而进入悲情意识的,人在自然所限定的时间内完不成自我想要完成和应该完成的事,就会产生理想难成的恐惶和悲伤。它最典型地体现在杜甫晚年的《登高》一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登高,映入眼帘的是一派悲凄的秋色,使杜甫从秋天的凄凉中从而感受到了人与天的对比中自身的渺小。在秋天里,树木飘落,诗人也在人世上飘落,此景此心,落叶甚悲,诗人更悲。而时光却不管落叶和老人的悲境,一个劲儿地催促的叶落、人老,就像长江之水滚滚不停,悲更为深也。它表明了杜甫是用仰观俯察的文化视线去观察感受悲秋的,诗人在内心作了一次空间的漫游,是对自己经历的一种心酸的回忆。叶黄、秋悲、人老、心老,就像萧萧而下的落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落空了。然而在这最深沉的人生悲情中,我们又确实体味到了一种自持,这就是中国悲秋意识的显著特征。




 
号码:123972
呢称:
聊以自慰
等级:0
积分:775
主题:155
回复:2156
注册:2001/3/30 13:29:26
发表:2003/10/14 13:14:16 第1楼
Re 悲秋

你 84 宋大玉 94 宋小玉,哈,文章句子里面有 8 通顺的地方哦。但求一悲么? 8 喜欢秋天?
 
号码:185996
呢称:
Amos.tang
等级:0
积分:265
主题:48
回复:339
注册:2003/3/15 22:20:48
发表:2003/10/14 23:53:44 第2楼
Re Re 悲秋



悲比哼好
 
-----------------------------------------------------------
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
号码:100757
呢称:

等级:0
积分:565
主题:111
回复:1041
注册:2000/8/2 15:49:30
发表:2003/10/17 19:29:47 第3楼
Re Re Re 悲秋

一叶知秋
 
-----------------------------------------------------------
然而如今,要有可能,我会比鱼还冷,还哑,还聋-------
号码:120982
呢称:
轻风骑
等级:0
积分:1025
主题:190
回复:1256
注册:2001/3/12 11:51:11
发表:2003/10/23 23:20:29 第4楼
Re Re Re Re 悲秋

楚辞太枯,8如研究偶。
哈哈。
 
-----------------------------------------------------------
岁月静好
号码:200309
呢称:
薄荷草
等级:0
积分:5
主题:1
回复:6
注册:2003/10/22 11:43:40
发表:2003/10/26 9:32:15 第5楼
Re 悲秋

  这个秋天对我来说,来的太早,太突然。那个凄风苦雨的下午,似乎特别凉,因夏热而张开的毛孔,还没有闭上的意识,那凛凛的秋风,拉得长长的,细细的,缓慢而坚定地从每一个毛孔往里钻,直达最脆弱的内里,叫人瑟缩着。
  那天,我知道了我不想知道的一些事。现在的我很后悔,因为猜疑,我侵犯了他的隐私,也给自己带来了痛苦。如果有可能,我愿一切还像以往那样,平静而平淡,有时也会忽视对方。但是,我又觉得这种种的一切,打破了以往罩在我周围的一层坚硬的外膜,使得我活得有生气了。
  我开始将注意力从工作拉回到我的生活里,这时,我发觉以往的我在生活安排上的重大失误:工作耗去了我的很多热情,以致于对家人渐渐不如以往那样,常会觉得不耐烦,缺乏耐心。或许在家人看来,我快变成铁皮人了

  所以,虽然有痛苦,有失落,有担心,有恐惧,但我不愿冷漠的活者。最近我的情绪很容易波动,以往压抑已久的情绪在近几日里,如同找到了出口,喷薄而出。我想说,说我想说的一切;我想哭,哭我想哭的一切。
  秋意更深,秋风更凉,但我已不觉得太冷,大概是渐渐适应了吧!
  我已经做好准备,就算冬天又如何?不是有洁白的雪世界吗?不是有煦暖的阳光吗?
 
 
 
 
 本主题共有回复 5 个 本页: 1 -- 5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