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3/10/5 16:05:56 人气:414
|
楼主 |
天籁
天籁
尽管白天很热很热,到了晚上却凉爽多了,到底立秋了。月光从窗口漫进来,躺在床上的我恍惚听到了纺织娘和蟋蟀什么的叫声,轻轻地轻轻地,我睁眼去寻找:在六层高楼上,哪会来这样的不速之客呢? 找不到了,那声音分明来自楼外,来自地面,而不是独鸣而是合奏,唧唧唧唧,唧唧唧唧……越来越像浪,越来越像潮,越来越像……我明白了这是秋虫在鸣啾,多么亲切的声音,多么陌生的声音——这大自然绿色的天簌。身在六楼的我贪梦地听着这绿着心灵的声音,浸着心灵的声音。或许那些摇滚劲歌以至此刻还不时响着的超过规定标准的手扶拖拉机的噪声,已麻木了我们的耳朵乃至心灵,偶然听到这唧唧的秋虫声我们却猛地感到亲切,感到有一种回到家园的感觉:我们毕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唧唧的虫声可是来自童年的声音?或许因为这是初鸣,秋虫的合奏还没达到高潮,但我意觉得它没有我童年听到的秋虫的鸣叫声热闹浩大。记得儿时我们坐在瓜棚下面,躺在小凉床上,那如潮如涛的秋虫声从菜地草药地上漫过,真……现在哪里有瓜棚菜地什么的呢?城市在发展,摩天大楼林立,据说有些城市连泥土都不容易见到,那自然成了叶圣陶那篇名文的题目——《没有秋虫的地方》。这自然是一种物质的进步,但进步中我们又好像失去了什么,是此刻如光如水正洗着染着我的心我的情的秋虫的绿色歌唱吗?说不清。 我在六楼边听边想,边想边听,我用心欣赏感受着久违而又亲切的秋虫的鸣叫,秋虫绿得发碧的声音,它似乎像涨潮一样越来越大越绿。在绿色的声波中,我想到了叶圣陶对秋虫的赞颂:“唯一足以感动心情的就是虫儿的合奏。它们高、低、宏、细、疾、徐、张、歇、仿佛曾经过乐师的精心训练,这正是无上美的世界,绝好的自然诗篇。”我又转念记起宋代文豪欧阳修的《秋声赋》,他把秋虫写得热烈而凄凉,文末云:“但闻四壁,虫声唧唧,如助予之叹息”,而今夜的我听着屋子外的秋虫鸣奏却全无欧阳公那么沉重的伤感。多难得的秋声,多难得的天籁,我只顾贪梦地欣赏它了,秋虫的声浪越来越大越来越绿,像水像潮像海洗着浸着泡着我的心我的情。 ——这绿色的大自然的天籁!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