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3/9/6 13:01:17 人气:106
|
楼主 |
请大家各抒己见,帮我改论文!!(一)
柳如是--一个充满个性的另类艺妓词人 封建社会的伦常理教时刻提醒着人们:女子无才便是德。能够从事文学创作的女性真是少之又少(相对与男性而言)。她们虽然有机会掌握一定的文化知识,可是她们之中的大多数人的人生角色本质上同普通妇女并没有多少区别。 而明中期以后,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文化界各种自由思潮的兴起,妓业得到了社会的经济基础和文化空气双方面的支持的滋养,而变得特别隆重。在一些南方城市如金陵、广陵、姑苏、吴江以及长江流域的大城市如成都、武昌、长沙乃至北方平津等地出现了妓风炽烈、艳帜高涨的景象。这时候的狎妓之风要求妓女不仅要将唱词佐兴作为主要职业修养,还要她们能在歌舞乐曲之上,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能诗词文艺,应时所需,当时出现了一大批能作诗词的妓女词人,尤其在当时堪称妓业最鼎盛,妓品最上乘的地方出现最多被记载传世的妓女词人不下百位。因而艺妓写词是女性登上词坛的又一标志。它表明艺妓词人与非艺妓词人实际上齐头并进,共同探索并规定着女性词的题材内容和美感特征。 明末清初的诗人中,百分之九十九是男性,妇女而有惊人的诗才足以领袖群芳者,只有柳如是和徐灿两人,而侠骨柔肠、志操节烈,则尤以柳如是为不可及。 提起柳如是,我总是极尽想象,希望脑海里出现一个属于这位明末名妓、一代才女的样子,数千年的正史野史,留给巾帼女子的篇幅不算太少,但柳如是进入历史记载的方式有点特别:冰肌玉骨,姿容美丽,十多岁被迫卖入娼寮,几年后成为众多才子高士一睹而快的对象;才气横溢,诗名传扬,常与江南名士聚酒文会,诗词酬酢;精忠报国,气节高亮,为江山社稷不惜倾尽家产,助饷义军。(待续)
|
|
|
----------------------------------------------------------- 80011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