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文学天地 >> 诗词曲赋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人物记 从小朵到老朵
号码:120982
呢称:
轻风骑
等级:0
积分:1025
主题:190
回复:1256
注册:2001/3/12 11:51:11
发表:2003/9/3 18:55:19 人气:156 楼主
人物记 从小朵到老朵

         

              徐 江

我和朵渔初识于1999年的天津火车站。他是来接与我同车抵津的沈浩波小俩口儿的。而这之前,我已经无数次地听小沈跟我念叨这个人了。我有些好奇地打量着眼前这个不显山不露水,比我小五届、比沈浩波大五届的小伙子:个子不高、穿一件深色外套,笑容微微有一丝怯,但很随和。深秋时分下午的暖阳正在我们不远处的广场上熠熠生光……事后我们追忆初见的具体时间产生了分歧:我认为是九、十月份,他则断言是初冬。不过对这个细节我认为沈浩波的媳妇儿小范大约更有发言权,女人总是比男人记忆力更精确一些,尤其是比写诗的男人。
朵渔初始给我的印象像两个诗人:待人接物的诚恳温文像侯马;阅读和写诗的刻苦及趣味像桑克。后来进一步的接触验证了我的感觉。小朵自己招认大学时他是班长兼学生会宣传部长,这就对了,侯马也当过班长。另外就是有一次他跟我谈他家书房里的花,说:“花好啊,你对它好它就也对你好。”一瞬间,平时那个总是较真般地磨练诗艺的朵渔不见了,出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神闲气定的天津市民高照亮。凭心而论,我喜欢诗人小朵的后一个形像。因为我一直以为,诗的上品不是紧张和加速,而是从容。
不过有相当一个阶段朵渔并不是那么从容的。尤其是他2000年上半年前后备受于坚、阿坚、侯马等“老诗人”赞扬的那一阵。他写的太多、太杂。以至于一度我很担心,这情形和他平素与人为善的交际方式结合起来,会使他过早地沉沦于中庸。在我看来,写现代诗,作者的什么偏好都可以容纳,但就是不能容纳中庸。因为后者会直接导致人与作品的暧昧。这其实也正是“知识分子写作”的弊端之一。那一阵,小朵写作还总爱引布罗茨基的话,看得我直发烦。一个趋于成熟诗龄的小有名气的诗人,怎么一提诗就老战战兢兢地提大腕儿?我有时故意点他,先问你是个有野心的诗人吗,可怜的小朵沉吟了片刻,终于下决心说:“是”。我又问贵庚啦,朵渔当然没回“吃了炸酱面”,他如实相告。我就在假装没事人似的感慨:“那你这个‘70后’也快奔三十了,算是老家伙了吧。”也不知道那一刻表情怪怪的小朵明白了我的意思没有。
朵渔写作上的变化是突如其来的。先是去年夏天,他率先提出了“下半身”的理念,主张彻底地反对既往陈腐的诗歌趣味、提倡诗人的自我行动。然后他开始生病和长达几个月的养病。“你千万别过来,传染。”电话里他没精打采地说。可是就在这难耐的日子里,他的诗却一天天明晰和从容起来,温和中透出了力度。接着他开始写出了一批见棱见角的文章:《在民间:不团结就是力量》、《我们为所欲为的时候到了》、《我现在考虑的“下半身”》……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提出了许多对当下诗坛和“下半身”团体写作目前的偏差,富有见地的见解和批评。与此同时,聊天儿也变得外向和开朗了起来。我知道,小朵现在已经越来越远离暧昧的陷阱了。他已不只是可以期待的,而且是可以信赖的一位诗人。事实上,也正因为他过往学诗阶段曾体验过的的那种惶恐,和他今天对人对诗的冷静,使我对“下半身”的诗歌前景重又乐观了起来。
前不久《诗参考》中岛他们在京编稿,我接到了侯马的一个电话,问为什么没见朵渔的稿子,老诗人的稿子怎么能没有?我一边答应帮他和中岛催,一面忍不住乐,是啊,连“70后”的小朵也成“老诗人”了,该叫“老朵”了。看来光阴不止能催人感慨,也确实能催人奋进。另外,谁说我们天津不出诗人,只出说相声和唱歌儿的?早年是肖沉和伊蕾,现在有朵渔和李伟。住在天津这个小地方也还是蛮不错的。
现在我提议现场的观众朋友,为小朵成为老朵,掌声鼓励鼓励。

 
-----------------------------------------------------------
岁月静好
 本主题共有回复 0 个 本页: 0 -- 0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