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3/7/8 20:00:15 人气:959
|
楼主 |
思想伴足球在绿茵场飞跑(我的爱好之三)
思想伴足球在绿茵场飞跑
与许多男人一样,我最喜爱的体育运动是足球。当世界杯赛场上,黑白相间的足球一飞动时,这个地球上的男人都好像生了癫痫病:激动、兴奋、狂噪,进入“非正常”状态,其实正是这种“非正常”才显出了我们平时生活的单调、平庸与“不正常”。。。。。。。 我是从小就喜欢足球的,曾是业余足球队的前锋,有过胜利也有过失败。当时,我心中最崇拜的球星是当年清江中学足球队的陈则平——他现在是淮安三益公司的老板,他当年玩起足球不要命,夏天时往往踢到天全黑了才离开球场,他可能不知道,在球场的一隅的黑暗中,我总是在他离开时才悻悻的离去。。 80年代有了电视,我与许多人一样在电视里看足球。。。。。。后来,由于生存与生活的挤压,足球的兴趣渐渐消失了。一个偶然的机会,一家小报的一位女编辑找到了我,约我写点足球,于是我又关注起了足球,我敢说看足球的人们其实关注点是不一样的:有的出于爱国(我觉得这夸大了就好笑了);有的是因为喜爱这项运动,有的女球迷大概是出于对球星容貌与场上气氛的喜爱。。。。。。。而后来的我喜欢足球是因为“好让思想伴足球在绿茵场飞跑”—— 我首先发现,人们喜欢足球是因为“世界杯是人类理想的诗”。说它“理想”因为它公平,有大家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说它是“诗”是因为它充满竞争,充满悬念,充满激情,充满想象、充满偶然。。。。。。我把我第一篇关于足球的文章寄给了《足球报》,我跟朋友吹牛,要就10天就用,要就永远不用,结果10天《足球报》以整版的篇幅把它刊了出来了;节选给了地方小报;“足球是文明战争”的发明者就是本人。。。。。。。。 中国足球队是常败之军,人生总有胜负。我认为中国足球队队员技术当时在亚洲并不差,心理却太差。一次亚洲杯,中国又败了,很惨,中国民众是最习惯“落井下石”,而在我k足球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圆的,充满偶然,不确定,但我们的教练却总是用“球是圆的”来搪塞无能。我想,为什么球是圆的就不能飞向别人的大门呢?这不是说我们的球是方的吗?方的就是宿命论,我最不喜欢宿命论,球圆才有希望,才有可能,才有奔头,才须努力。。。。。。所以,我们必须成为命运,我们必须创造命运,不需要任何理由,只要一个就够了,这就是“球是圆的”。。。。。。球圆,希望就存在。亚洲杯失败了,我的《球圆,才有魅力》以半版的篇幅发表在《足球报》上,前面有袁伟民的讲话,也是鼓劲的,其实,我不过借足球表达自己对生活与命运的思考,我的思想伴足球在绿茵场上自由飞翔。。。。。 再后来是那年金州的10强赛,首场中国队就败了,败得莫名其妙,当地那位女编辑约我写个短评,我写了为中国队唱不祥之音的《拒绝平庸》,点了戚务生的名,我认为足球与艺术相通,什么都能容纳,诸如失败、尝试、冒险。。。。。。。唯一不能容纳的就是“平庸”,而可惜的是中国足球队的主教练戚务生的指挥特色就是平庸,首场我就泼冷水,《足球》发出了我的文章,那位当地的编辑却不敢发,大概是女人心地善良的原因。。。。。然而,我的话应验了。。。。。。。。 米卢离开中国的时候,那位编辑也离开了此地,我不再想写足球了。我很欣赏米卢浪迹天涯而神秘莫测,他把中国队带入世界杯也多少证明球对中国队也是圆的,我认为他在中国是个胜利者,他把队员的心理调整得不错,这恰是我们当时最大的毛病,当然米卢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神;许多朋友以为我是足球迷,也有的不解我为什么不务正式业写足球,其实,只有那位女编辑是知音,她告别时对我说:“其实,你写的不是足球,而是人生,是生活,是命运”,我走题了,但她却懂,除了欣慰,我还有什么可说呢。。。。。。 我的思想曾伴着足球在绿茵场飞跑。。。。。。
2003、6、15 在无边的歌声的海洋里
我喜欢歌声,也不知是第几次写到歌声了,因为我爱歌声。我发现歌声的海洋紧联着生活的海洋,或者说歌声就是生活海洋中的浪花,有时候一首歌能引起人一大片生活的遐想 “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了波浪,水中鱼儿望着我们,听我们在快乐地歌唱”,小时候,我们从电影院出来,跑到城南公园(现清晏园)里,划起小船,在湖面上体验电影中的意境,“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迎面吹来凉爽的风”。我此生不会忘记“刘炽”,是他让我们坐上神奇的“小船”,又让我们聆听不朽的“英雄赞歌”。。。。。。。 前不久,从中央台看到《世纪回眸》文革一集,没想到短短的片子中竟提到了当年的《知青战歌》,那年头我因无学可上浪迹天涯,在“广阔天地”里曾看见一位知青弹着吉它,另几位唱着这首《知青战歌》:“告别了家乡,告别了爹娘,沉重的修地球,是我壮严而神圣的使命,我的命运。。。。。。让我们的双手修红地球,改造世界,壮丽的明天一定会到来,一定会到来”,无际的田野、悲凉的歌声、或许还得加上我的“小资”情调,我第一次感受什么是绝望。从电视里得知,这首歌的作者一位当年的南京知青竟为这首“反动歌曲”被关了10年,当年的歌声与歌声的当年真让人唏嘘不已。 我们这一代人不少都会唱苏联歌曲,而且大都有是从更长的一辈那儿学来的,记得粉碎四人帮后,我在南京参加一个写作会议,苏州的一位50多岁的老兄像年轻人一样喜不自禁在宿舍用美声唱法高歌“亲爱的朋友们,让我们在一起,唱一支胜利之歌。。。。。。”他就用这首苏联歌曲生动地表达着中国人民历史性的喜悦,至今想来还让我激动。。。。。。 后来的歌声像现今的社会一样五彩缤纷,甚至让人感到有些眩惑。我喜欢李谷一的《乡恋》,这么美好的歌声当年还引起刀光剑影的争论现在想来多可笑,不管如何,那歌声“永远永远在我心中”;我喜欢毛阿敏的“你从哪里来?我的朋友”,乔羽的词写绝了“好像一只蝴蝶,飞进我的窗口”;我喜欢“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谁也不能随随便便成功。”是呀,人生从某种意义讲不就是与困难博斗吗;“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哭,我们还有梦”,是呀,没有梦的生活又如何能叫生活?我喜欢“一剪寒梅傲立雪中,只为伊人飘香”的执着,喜欢“告诉你一个发现,这世界很小像个家庭”的睿智。。。。。。 记得许多年前,我写过一篇《我不知道齐秦》,我感叹我已经追不上“星”了。其实,当时我只是不能把“北方的狼”与齐秦的名字联在一起而已。记得我曾与一位友人在一个大城市的街道上散步,我们都被那只飘动着的“北方的狼”感动了。我说“如果连孤独与痛苦都没尝过的人生肯定不是真实的人生”;他则说“狼比羊似乎更健康”。新的歌太多太多了,我觉得无聊的也很多。看样子“星”是真追不上了。前不久与一位年轻网友聊天,她引用了几句林夕的歌词,这回是我真的不知道林夕了。开个玩笑,如果我能与这位网友见面,我一定会请她给我介绍介绍林夕与她的歌。。。。。。。 我爱歌声。我想,没有歌声的人生与生活多少有些像死寂的沙漠,五彩缤纷的歌声常会使我想起杂色的生活或生活的杂色,我会在那些歌声的伴奏中与曾经的生活交流对话,我发现时间是多重的,未来里有过去,过去里有未来。。。。。真的,歌声就是我心灵的今世缘与五粮液,就是我生活的酒巴中摆着的多种多样的昂贵饮料。人们在创造着人生与生活,也在理解与品味着人生与生活。我爱歌声,我的心灵常与着歌声一起展翅飞翔,去领略那生活无边无际的海洋,我的心灵会感到一种自由与开放,会感受到风雨与彩虹、月色与阳光,感受到。。。。。。。 是呀,谁是林夕?
生命与心灵的自由呼吸
我爱写作,却从没想过为得什么奖去写作,我写作是因为我热爱生活,热爱生命,还有个小小的发现,写作有益于身心健康。。。。。 童年的时候,我偷偷地写作,是为了可笑的梦想——我梦中的草原,草原上的骏马,就像腾格尔唱的“还有你姑娘”,我觉得现实没有幻想美丽。。。。。。就是现在,我听中央电视台介绍维吾尔的十二木卡姆时,我还会激动不已,这与我童年的梦想多少有些关系。。。。。。 青春的时候,我写三种东西:一是被逼的为成分不佳而写的类忏悔书,那是一种多么可怕的写作;一是想做诗人而在当年报刊上发表的“真诚的假大空”,三是日记里记录下的现实烙向我心灵的疼痛,各种当时我还不懂的人生、各种当时我还不理解的怪事,我记了10多本日记。。。。。 再后来我写作是因为我热爱我的学生与我的工作,我在一家学校教了10多年写作课,积极响应写作教师要写下水作文的号召,“已不会焉能会人,已不正焉能正人”何况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呢?当然,除下水作文外,我还写些学术论文,因为我觉得写作是一种学习生活探求知识的有效方式。。。。。。 再后一阶段写作从我的生活中消失了,因为有的朋友提醒我:“写什么,有什么用呀?”我想太对了,现代化难道是文章写出来的吗?!”有的朋友见我写作便说:“你还写出呀,人家都。。。。。。”太对了,写作时形影相吊,人家或举杯相庆,或相伴起舞。。。。。。还有的朋友打小报告:“他只想自己,不关心集体”,太对了,文章发表时,署的确实是我的名字,悔不该署上一串别人的名字才对。。。。。。不写了,不写了,写作是犯贱找罪!于是,我学着醉心于举杯,徘徊在舞场。。。。。。我发现不写作我可以活得潇洒而轻松,只是过去因写作而养成的在胡思乱想中入睡的习惯折磨着我,是呀,是潇洒而轻松了,可有时晚上竟觉得难以入眠,竟有一种强烈的空虚感焦虑感几乎吞没了我,我怕了,上帝呀,难道你是“安眠药”与“利眠宁”吗?困惑痛苦中我又重新想起了写作,没想到搁笔一阵子,头脑也木了,笔也重了,感觉也没了。。。。。。。我惊出一身冷汗:我必须写作,因为写作是我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是适合我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对一个公民权利的自觉维护。是呀,在我压抑的时候,它是我的呼吸;痛苦的时候,它是我的呐喊;欢乐的时候,它是歌唱;相爱的时候,它是恋歌;备课时,它是教案;科研时,它是论文,有感悟时,它是诗歌或散文。。。。。。在写作中,生活与世界向笔底敞开,心灵与生命获得着解放与更新,写作还会使人自觉地选择人民、光明、道义与明天。。。。。。。另外还有一个极个人化的体验,写作能让人安然入梦,当然还得真心地感谢比尔。盖茨,是他使沉重的书写变为了弹钢琴一般的美丽游戏。。。。。。。 “富贵非吾愿,声名不可期”,但却热爱写作,因为在写作中渐渐感悟到写作的内核就是热爱自己只有一次的生命,就是热爱充满了偶然的生活,就是响应党的号召“学习学习再学习”,创新创新再创新,就是在与别人或世界在交流对话,与不相识的朋友用心灵去碰杯或跳舞,写作让我消除寂寞,而且,写作还可以锻炼身体,尤其对心灵是一种极好的按摩,同时也在享受着宪法赋予的神圣权利,。。。。。。一个人一辈子能做好一件事就不容易了,我想,只要我还活着,我就会写作,因为我实在写得太差,因为我觉得写作就是我生命与心灵的自由呼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