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3/5/11 20:39:18 人气:374
|
楼主 |
七豪放(李白) 八沉郁(杜甫)
七 豪放 —— 李白
李白有诗仙之誉。道家(教)的境界是变化莫测的神化境界,李白确有仙气。 李白并非不愿在宫里,不愿立功,而实是他的情性使他无法走此道路,“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洒家仙”,这在宫场面当然不行,于是发问“安能拆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既然“人生在世不如意,不如散发弄扁舟”。他后来想“为君谈笑净胡沙”,凭他的本人的能力,这实在有自吹之嫌,他的本事还是在写诗人,何况唐代是一个诗的时代,他与杜甫不是正好去做诗坛的精神领袖,领千古风骚。。。。。 李白长于古诗,不像杜甫长于律诗,古诗可东一句子西一句,任意驰骋才情,正巧合李白诗仙的情性,如《将进酒》《蜀道难》;七绝虽有规矩,但束缚不大,李白的七绝也好。。。。 道家追求天地大美,精神自由,李白将其特色充分体现出来了,他的诗中歌颂山川之美的诗很多也很神奇,他是位旅行家,便会常与朋友离别(他很重情义),这成了他诗的重要内容;他对月亮特别有情感,写月亮的诗多且好;他这种人是天生要孤独的,“洒是归家乡的路”,他时常有豪饮之歌,且多动人,有时他在明下独饮,作诗,且佳,诗仙也。对女子、对时光,他或有同情,或有敏感,流下不少好诗。人间要好诗,他在中国是家喻户晓诗歌明星。他的人与诗都有种放荡不羁之洒脱豪放,无拘无束的气韵,人间只能有其一,仙可赏而不可学。录拙作一首: 李白与中国月亮
胡健
你是客居人间的仙人 总显得那么不同凡响——
小时候 很小的时候 你天真地告诉别人 夜空中的那团光亮 是被挂上云间的玉盘 莫非是你故乡的玉盘 不然你怎会在清辉里 瞧见吴刚的忙碌 嫦娥的愁怅
你是客居人间的仙人 大唐皇宫再宏伟辉煌 却也圈不住你的脚步 尽管高力士炙手可热 也得躬身为你脱靴 尽管杨家女三千宠爱于一身 然而摇向那华清池的脚步 还得踏着你的清平调
你是两千年天地间 蕴孕出的一声咆哮 你更爱神洲的万里山河呀 你挥袖皇宫 你飘然远去 静候你二千年的山河 正翘首盼着你的歌唱
忠实伴你远行的 依然是天上的月亮 夜晚时分 你若行走在山梁 它便与你相随呀 脚步晶莹而透亮 你若静夜里难眠 它会敲开客舍的南窗 与你共同斟酌 低头思乡的千古风流 你若夜半寂寞 它便邀你把酒杯端上——
前有奔流向大海的江水 后是难于上青天的蜀道 明月遥望着你 你举杯邀明月 地面有你被放大的身影 杯中是你被浓缩的身影 就在此刻 就在此刻 就在你举杯邀明月时 四野的花卉一起怒放 ——漫空都是清香
你举杯与月亮交谈 月光照过故人又照新人 人们看得可是一个月亮
明光提醒一个重要的遗忘—— 还有你的那些动人的歌吟 只要青山耸立 碧水长流 你的情思就会伴着月亮 夜夜升起 夜夜升起 放着光华 吐散芳芬 飘落华夏子孙未眠的心上 。。。。。。 ——这般华贵 皇宫怎么可比 ——这般排场 皇宫难以想象
是呀 你原是客居在人间的仙人 你归去 连归去也不同凡响 大江边 你吟唱了多少回的大江边 你归去 竟骑上一条大鲸 你去了 穿波越浪 去追赶那正在大江里洗澡的月亮 那每晚都在华夏夜空升起的 ——中国月亮
八 沉郁 —— 杜甫
李与杜是好友,但人与诗的风格大不同。李在一首诗中说杜何以如此瘦,调侃他是因近来作诗太苦,聪明人容易笑话人;杜一次听人说李出事(死)了,竟痛苦成分,忠厚人真诚。 杜甫称为诗圣,何为圣,圣是人做到(努力)到极致的一种随心所欲而不越矩的境界,杜甫作诗是异彩常刻苦的,他的诗艺是在努力中成熟越来的,“晚年更觉诗律细”,真是“老更成”。 人杰为圣,杜是典范的儒家理想的信奉者,他忠君爱国重情重义,一生穷苦,却心忧天下,关心人民疾苦,特别是写安史之乱的诗,堪称只诗史,如壁画浮雕,沉郁动人,功力深厚。他对人对物都充满面深情,中国传统重人情,杜在此方面的诗特深特细,在平常中动人,圣就是在平常中达到不平凡的境界,杜当之无愧,其人忠厚,其语真淳,其诗动人。如《赠八处士》“人生难相见,动于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乎热衷肠,旧别君为婚,儿女忽成行。。。。。。。”对此,你能说什么,人生如诗,诗是人生,这就是诗圣的境界,谁人可比,日常人伦都是诗,杜无愧“世上疮夷,诗中圣哲”人间良心,总是那么真诚,那么人道。 杜甫大都是格律诗,别人易受格律束缚,他却可以自由地戴着脚镣跳,而且跳得一点束缚感也没有,对仗总是那么工整,总是那么动人。。。。。。后世说学诗当学杜,何故?李无法学,会得两手空空,说不上还学成“神经病”,杜是圣人,学不坏,意境出不来,还有格律,还有腔调,还有文字.人能学圣,不能学仙。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