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文学天地 >> 澄明之境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华夏情韵(诗话小引)
号码:182920
呢称:
胡健
等级:0
积分:390
主题:78
回复:174
注册:2003/1/20 20:40:14
发表:2003/5/6 18:20:59 人气:371 楼主
华夏情韵(诗话小引)

华夏情韵

早拟写本“中国诗魂”,太忙,一直无空动手,不如把目录发在
网上,先写成诗话形式,算作聊天,有好事者,笑骂介入都可,
省得寂寞 。


一 质朴 —— 诗经
二 南国 —— 楚辞

三 天籁 —— 十九首
四 风骨 —— 曹魏诗群
五 真淳 —— 陶潜

六 青春 —— 张若虚
七 豪放 —— 李白
八 沉郁 —— 杜甫
九 长歌 —— 白居易
十 清丽 —— 杜牧
十一 朦胧 —— 李商隐
十二 宁静 一—王维
十三 长调——白居易

十四 别调 —— 唐五代北宋(花间、二李——煜,二晏)
十五 俗艳 —— 柳永   
十六 文雅 —— 苏轼
十七  婉约 —— 李清照
十八 雄健 —— 辛弃疾

十九 诗魂 —— 曹雪芹
结语

 
号码:183687
呢称:
所以
等级:0
积分:226
主题:43
回复:373
注册:2003/2/7 0:22:23
发表:2003/5/6 20:15:41 第1楼
Re 华夏情韵

没见过这些人,诗歌文字是个人的图腾,你把图腾试着给他们贴上,看他们是否愿意受你摆布
 
-----------------------------------------------------------
以绳墨自矫 而备世之急
号码:170144
呢称:
~海葡萄~
等级:0
积分:20
主题:4
回复:36
注册:2002/7/19 0:28:15
发表:2003/5/7 1:20:36 第2楼
Re Re 华夏情韵

怎么少了胡健?

是不是喝酒喝多了?

 
-----------------------------------------------------------
*不无聊哪个来这个地方*
号码:190827
呢称:
朱颜
等级:0
积分:110
主题:22
回复:81
注册:2003/6/10 19:42:16
发表:2003/5/7 14:50:21 第3楼
Re Re Re 华夏情韵

文雅 —— 苏轼   虽然苏轼是学者,但是一句文雅似乎不能概括

诗魂 —— 曹雪芹  就凭一句冷月葬花魂 好象也不能就称之为诗魂吧

青春 —— 张若虚  有点虚无缥缈的诗境  幽美

宁静 一—王维    诗与画 唯美

南国 —— 楚辞   南国不知道怎么解释

天籁 —— 十九首  其实古诗和诗经一样都有原始的天真和美丽

 
号码:123972
呢称:
聊以自慰
等级:0
积分:775
主题:155
回复:2156
注册:2001/3/30 13:29:26
发表:2003/5/7 20:22:26 第4楼
Re Re Re Re 华夏情韵

尺子不同
 
-----------------------------------------------------------
年青时,我被人们挤到滑梯的顶端
号码:182920
呢称:
胡健
等级:0
积分:390
主题:78
回复:174
注册:2003/1/20 20:40:14
发表:2003/5/7 21:14:38 第5楼
Re Re Re Re Re 华夏情韵

诗经大都是北方的民歌,北方平原,天气相对寒冷,人相对质朴,理性强些,孔子讲“不语怪、力、乱、神”,其歌多为短制,情中含理,理中有情,基本是中和的,形式上复沓回环,多为民谣。

楚辞则为南方的作品,当时南方巫风极盛,又多水,人尚虚,想象怪异多彩,九歌大多是人神之恋歌,诗经质朴,楚辞怪异,有一种想象之美,情采之美,瑰丽之美,神奇之美,虚灵之美。
如“满堂兮美人,忽独与予兮目成”——大胆的眉目传情,千载依然动人;
  如“悲莫悲兮生离别,乐莫乐兮新相知”——写尽人神相恋之诡异;
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湖水在)波(波动呀)兮木叶(树上落叶在)下(飘落)”
——此是湘夫人之歌词,灵动极了,实在是好;
九歌多神话背景,多巫风意蕴,多灵动之气,多虚灵之美,与诗经一南一北,一质朴一绚烂,惜楚辞在从前不及诗“经”被人重视。

古诗19首,文人作也,非诗经可比,汉末天下动乱时的文人,感叹人生、生死、荣枯,诗中心中涌出,全无修饪,却自然动人,因为道及的都是人生的本真之问题:
如“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今日良宴会,何不秉烛游”,如果你不麻木,你能无动于中?
如“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里,各在天一翼,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弃绢勿复道,努力加餐饭。”道出人生之本真境界,此真天籁。


如兴趣,慢慢说吧

算答朱颜(一)
 
号码:182920
呢称:
胡健
等级:0
积分:390
主题:78
回复:174
注册:2003/1/20 20:40:14
发表:2003/5/7 21:19:24 第6楼
Re Re Re Re Re Re 华夏情韵

      诗情

中国文学向以抒情为传统,《诗经》《楚辞》,汉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乃至明清戏曲就其本质言都可以说是抒情的诗。意境理论的成熟更标志着古典抒情艺术臻于完善。随着城市与市民阶层的兴起,明清小说出现了勃兴,小说与讲究缘情意境的诗文不同,它注重环境描写,讲究情节叙述,焦点也更多地落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与命运的展现上,借此来揭示社会生活的真实意蕴。由于正统审美观念的遮避,与阳春白雪的文雅诗文相对,小说曾被视作下里巴人,视作俗文学。但是尽管如此,小说仍以其表现社会生活的多彩丰富而吸引着大量读者,显示出因社会变化而文体变化与审美趣味变化的历史必然。
小说在唐代兴起时就有“文备众体”的说法。在《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中也掺杂一些诗歌(包括诗、词、曲、赋等),这些诗歌不但本身都比较一般,而且它们与小说本身的关系也并不重要,大多是无关大局的点缀而已,或是在故事中穿插的一些押韵的道德教训,或是作为故事情节的一些简单钩连。只有到了《红楼梦》中诗、词、曲、赋、赞、诔、歌谣、灯迷、楹联、骈文……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以诗而论,五绝、七绝、五律、七律、排律、歌行、骚体、咏怀诗、咏物诗、谜语诗、打油诗……可以说是五花八门;而且,它们不是无关大局的点缀,而是小说中浑然一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或刻画人物,或结构情节,或点染环境……它们丰富着小说的审美蕴含,提高着小说的审美品位,与以往的小说相比,《红楼梦》不仅可以说是真正的小说,而且可以说是真正的诗的小说,它叙事那么细致生动,诗情又是那么浓郁飘溢。
现实主义小说的主要任务是塑造人物,《红楼梦》中的许多诗词,在刻画表现人物的性格内心方面发挥积极神奇的作用。本来,《红楼梦》中的人物,特别是宝玉与大观园中的那些贵族小姐们都是有着很好的文学修养与艺术才情的,休闲舒适的生活也使结诗社猜灯谜成了他们生活的一个自然有机的部分,完全可以说他们本身就是一群诗人。那么,要写活这些人物,便自然地要写出他们的“文学”活动。从创作的角度看,《红楼梦》中人物的诗是曹雪芹为人物写的代言体的诗,正如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要求剧作家时所说的“要说一人,肖一人”。这在某种意义上比单纯的情诗要求要更高,曹雪芹在这方面显示了卓越的艺术才能的。他为这些人物写的代言体的诗,就好象是从这些人物的内心深处流出来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言不同,各如其心。以第七十回的史湘云见暮春柳絮飞舞,偶成小吟,诗社填词为例。同是柳絮,在开朗的史湘云眼里,“岂是绣绒产残吐?卷起半帘香雾”,是“且住、且住,莫放春光别去”的大度;在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眼里,则是“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卷,说风流”的漂浮难测与“叹今生,谁拾谁收”的缠绵凄恻;而在“贤淑”的薛宝钗眼里则与林黛玉相反,是“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舞得均匀”的得意,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欢悦……真正做到了“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弗使浮泛”。
在《红楼梦》中,人物缘情而写诗,而诗因环境而表现人物内心,还表现在曹雪芹为了更充分地展示主要人物的独特个性与精神世界,在为处在特殊境遇中的林黛玉、贾宝玉所写的一些代言体的长篇抒情诗上,它们很像古典戏曲中身处矛盾漩涡中的人物的大段抒情唱段(独白)。比起前面的多人同题作诗,它能更淋漓尽致地展示人物内心深处复杂的思想感情。林黛玉的《葬花吟》与贾宝玉的《芙蓉女儿诔》就是其中脍炙人口的例子。小说第七十二回,写林黛玉见落花而伤情而吟唱出《葬花吟》:“一年三百六十天,风刀雪剑严相逼。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漂泊难寻觅”,内心的孤独,处境的艰难,黛玉借飘零的落花感叹身世的不幸与自己的困苦;“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浊陷渠沟。而今葬侬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柔弱中不失坚毅,表达了黛玉不甘受辱被侮,不甘低头屈服的孤傲性格;同时,哀叹中带着绝望,道出了她对未来命运悲观的预感。长篇情诗《葬花吟》对刻画林黛玉的精神世界可谓点睛之笔,情景交融而人诗合一,显示出了这个少女不同凡俗的高洁的诗魂。小说第七十八回,见过太多丫鬟婢女不幸的宝玉得知晴雯死了,外表好象很平静,日间还在贾政面前与一些门客应酬作诗。晚上,无限的悲伤悲愤潮涌出来,这就是全书中篇幅最长的《芙蓉女儿诔》。“诔缠绵而凄()”,“毁彼奴之口,讨岂从宽;剖悍妇之心,忿犹未能释。”《芙蓉女儿诔》表达了贾宝玉在那种特定复杂的环境下不能自己的内心情感与反叛思想,可谓洒泪泣血,一字一咽,一句一啼。贾宝玉用强烈的爱憎,用最美好的语言对这个“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惹人怨”的女奴加以热情的礼赞,毫不掩饰地表达对惯用伎俩陷害别人的邪恶势力的痛恨,这对贾宝玉性格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得好:“言者,心之声也,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一人立心。若非梦往神游,何谓设身处地。无论立心端正者,我当设身处地,代心端正之想,即遇立心邪僻者,我亦当舍经从权,暂为邪僻之思。务使心曲隐微,随口唾出”。《红楼梦》中人物的类似大段的代言体的情诗的确达到了这一境界,它们顺应着小说情节的发展,展示着人物内心的变化,对推动情节、深画人物都起到了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以诗隐喻情节结构,暗示人物命运,《红楼梦》中的许多诗起到了这样的作用。这些诗比起一般的诗,具有更多的言语蕴涵,诗而似谶诗而似谜,显示了曹雪芹的超凡的语言才华。像《金陵十二钗图册》的十二首判诗,像《红楼梦曲》的十二只曲子……文字奇美,含义深隐,向人们暗示了书中人物的性格命运,暗示了故事的悲剧性结局。虽有明显的宿命悲观的意味,但从安排人物、结构小说来讲,却也别出心裁。由于曹雪芹的早逝,这也成了人们探佚的依据。这种现象也是为《红楼梦》独有的。此外,《红楼梦》中还有表现环境的诗,这里就从略了。
前面说过,中国古典文学以诗文为正宗,强调抒情与意境,是其审美的特色,明清小说艺术崛起,叙事与人物成了小说艺术的追求。如果说诗文的追求是阳春白雪的雅,小说戏曲的追求就是下里巴人的俗的话,那么,《红楼梦》完成古典艺术的集大成,它把抒情与叙事、雅与俗在一个前所未有的程度上有机地统一起来了,使小说《红楼梦》充满了诗情,而有别于《金瓶梅》等,成为真正的诗的小说。从中国小说史上看,真正“文备众体”而又充分体现了小说艺术本身的特点的,大概只有一部《红楼梦》。《金瓶梅》的叙事艺术颇为学者们称道,但比起《红楼梦》它只像是个灰色的市井街院,而《红楼梦》则像个巨型的园林建筑,诗与诗情的融汇与灌注,使《红楼梦》不但有市井街院的实在,还有柳暗花明的空灵……从中国文学(文体)辨证发展的意义上讲,充满诗情的《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古典文学之最,是诗的小说,小说的诗.
(录旧作之片断,答朱颜(2)
 
号码:123972
呢称:
聊以自慰
等级:0
积分:775
主题:155
回复:2156
注册:2001/3/30 13:29:26
发表:2003/5/9 18:20:11 第7楼
Re Re Re Re Re Re Re 华夏情韵

红楼的诗,稼轩的词
 
-----------------------------------------------------------
年青时,我被人们挤到滑梯的顶端
号码:182920
呢称:
胡健
等级:0
积分:390
主题:78
回复:174
注册:2003/1/20 20:40:14
发表:2003/5/12 20:30:48 第8楼
Re Re Re Re Re Re Re Re 华夏情韵

ai东坡文雅,误了,应为"旷达",以关于东坡的旧作代;
清照也不写了,用关于清照的旧作代;


词诗为过去做工人时的爱好,现胡说一气,自娱自乐;如能乐人,则封幸矣,此题不想再说了
 
 本主题共有回复 8 个 本页: 1 -- 8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