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3/4/14 17:45:58
|
第1楼 |
Re 寂寞的华衣
这篇写的太生涩,我本人不喜欢。还有,我对服装的了解也比较少,凭的,象我写其他的东西一样,就是一点感性的认识。
我的朋友孟的看法:(大部分赞同)
写的不错,就是有一点坚涩,用广告界的一句话叫“信息过载”,看起来挺费劲的。现在有这么一种文风,在有些地方挺盛的。但我还是想你写的流畅一些。稍微流畅一点,象你的“风衣”一段。 别的我无话可说了。
或者你可以对晚礼服作进一步的审视,我是说换一个角度,换一个立场。毕竟,我觉得,晚礼服和旗袍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就衣服和女人身体的关系而言,他们一收一放,一紧一松,一藏一露(当然也有不露的)而
他们所要传达的信息是一致的。只是他们发源地的审美习惯不一样,导致了他们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西方的文化是一种开放的文化,直接的文化,他们直截了当,无所顾忌。他们知道一个女人最美丽的地方在哪里,
并且用一种最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了。而中国是一个保守的国度,与之相应的是他的文化,相比于西方,他显得太保守,太隐晦,太不明朗。什么也不敢说,什么也不敢讲,即使是非得要说,想说的不得了,也得拐几个大弯子。表现在衣服上就是旗袍。旗袍不得不说是中国的一项伟大的发明。他既照顾,或者说是保全了中国保守的文化,又完美的表达了设计者
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意图。他用“包”的方式达到了“露”的目的,中西双方可谓异曲同工。但如果仅从审美的角度来看,那么中国的旗袍确实是要比西方的晚礼服要高明许多了。晚礼服是一览无余的,而中国的旗袍则是曲径通幽。(顺便说一下,你对于晚礼服的偏见也可能是出于对中西方交往或者感情的表达方式的习惯或者不习惯)
从实用的角度来说,中国的旗袍下的身体更加的容易作假,更加容易臻于完美。因此也就更加容易受到人们,尤其是女人们,的欢迎。 再换一个角度,他们出现的场合也基本是重复的。 |
|
|
----------------------------------------------------------- 天天天蓝,天天天蓝,不知情的孩子他还要问,你的眼睛为什么出汗,为什么出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