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Re Re Re Re 醉红自暖
短信情缘(一)[原创] 短信情缘(一)[原创] 这两天温习痞子的"亲密接触",突然有感,炮制一篇小学生作文,见笑了! 邂逅 记得当初年少,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树林下, 不知怎么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跟她是怎么认识的? 只能说是邂逅,每天大街上人流川流不息,你不认识我,我也不认识你,但或许有一天有一个时刻有一个人确会成为你的朋友,怎么会认识呢?很有魔力的“邂逅”,呵,如果再深入一点,透彻一点,我的脸皮再厚一点,称之为缘分,这个词,是贬义?中性?或褒义?我和一哥们曾经讨论过一个下午,直到面红耳赤,他举起一只凳脚我们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为大凡男女之间难以搞清楚的事情我们都称之为缘分,我认为从辩论的角度这个概念犯了以偏盖全、以点盖面的错误,且概念混谯,从哲学的角度有唯心主义的倾向,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 从文学的角度??不能再说了,哥们已经把凳脚对准了我的脑壳。这也不能怪他,他失恋了n次了,混到今日30有余仍未见到缘分的一丝阳光,每时每刻都在不见天日的地牢里煎熬。就像不明飞行物只能用UFO去说明它,男女之间之事也只能用缘分去表征,就连当年李莫愁也只能感叹: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但我更喜欢用一种辨证的观点去解释:缘在天定,份在人为,可以给自己一丝安慰罢了!所以就上网,寻找一种片刻的“份”,网上嘛?理论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恐龙和青蛙,要证明很简单: 证明:假定我为1号a1 青蛙(看看我就知道了,如假包换)选择了上网, 其他只有像我这种类型的青蛙和恐龙才会上网聊天: 所以: Σ=a1+a2+a3+………+an 理论上网上都是恐龙和青蛙,只是对未入行的mm或gg来说,网上就像南通的房地产,到处呈现着一种虚假的繁荣,各种各样的mm、gg 你方唱罢我登场,打个比方,有一次我上网,遇到一广东mm,照例寒暄几句便直奔主题: “你长得帅不帅啊?” “当然了,这还要说。“ “能寄个照片来看看噻?” “不要了,你去看看谢霆锋的照片就知道了,他跟我长得有点像!”---一副我是青蛙我怕谁的姿势。 “哦,真的,有女友了吗?” “没有啊,你长得什么样子啊?” “人家说我长得像张柏芝啊,可我对自己还是不满意啊”----脸皮也不是太薄,大凡此种一般比恐龙还恐龙,就好比酒喝多了从来只说我没醉一样,见面了肯定给她吃了。 “你有男友吗?” “没有啊,那什么时候见个面撒?” “好的啊”----事隔千山万水,但总阻挡不了我的一片情,万水千山总是情嘛! ……… 以上经典对白一个晚上我会重复几次罢了。 所以每天晚上晕头转向的从网上下来,就好比吃大鸦片烟的,在过足了片刻的魂牵梦绕的精神刺激之后,芒芒然一片空虚,然后转身再次投入网络的怀抱,因为我现在有一个目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而且最为不幸的是还给了我黑色的皮肤,但我注定要用它来寻找mm,哪怕黑色的mm也行。所以在假日广场的网吧前,经常会看到一个戴着一圈一圈眼镜的青蛙王子日夜在电脑面前奋斗,明知山有龙,偏向龙山行。 成天期望着我的轻舞飞扬的出现,却始终找不着,最后我终于明白了,因为我本身就不是痞子蔡,最起码我长得没他白,但我觉得我很健康,还不是一般的。 说了这么多?怎么认识她的呢?现在实在想不起来是哪一天了?那一天,我就像一个刚刚又抽了一通鸦片的烟鬼,打了个哈欠,拿起手机给一个很长时间没有联系的朋友发了条消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不知道她现在还能不能想起我来了? “能不能告诉我你是谁呀?” 很快就回消息了,恩,先逗逗她了,词到用时方恨少,刮尽脑汁,搜尽独肠,摸遍脑袋,好容易想出一首很老的歌。还算有点牛头对马嘴,尽管是不能对的: “记得当初年少, 你爱谈天我爱笑, 有一回并肩坐在树林里, 不知怎么睡着了, 梦里花落知多少?” 狂敲了一通键盘,终于发出去了。这首歌词我还是挺喜欢的,特别能把人带回那美好的少年时代,连三毛还颉取了一段“梦里花落知多少”作为她的散文的标题。 “哈哈,还挺浪漫的,是常州的同学吗?”-----能听得出来她笑的声音,还是那么爱笑,看来发这首词给她还是挺有先见之明的,力道刚刚好。 恩,不过不对耶,没听说过她在常州上过学啊,她不是说在武汉上的大学吗?难道她也在跟我捉迷藏? “哦,我乃水之皮啊,你忘了?“-----斯斯文文的冒出这一句,实际上我是极不喜欢东坡的这句词的,因为他们似乎喜欢把我的名字根据这个典故叫为:三皮,有的还给我进一步发扬光大:小皮,皮皮,大皮,铁皮……全来了,后来连女孩子也这么叫,真的好没面皮, 呵。 过了好一会儿,似乎没有反应,又好象在思索什么,或者说在揣度什么,又过了老半天-----实际上也就是十四分钟三十二秒二十五毫秒,但我这人一向在这种关头把五分种都当老半天在过的,所以等待“waiting“对我来说是最痛苦的。 嘟---嘟, 我马上拿起手机-----事实上手机一直就在手里。 “你到底是谁呀?” 心里咯噔一下。 “你难道不是╳╳吗?” “哈哈,看来不是我搞错了,是你搞错了!” 哦,我搞错了吗?这号码是一个同学昨天刚刚告诉我的,怎么一转眼就变了呢? 呵,不过对方也挺有意思的了,能陪一个陌生人聊得这么长时间?而且看她的口气:“呀!”出现的频率很高,概率统计一下,在一共九句话里九十六个字中共出现了七个“呀”,7/9*100%=77.7%,娇娇的,糯糯的,应该说也是个小女孩子吧?-----要是男的早就虎目圆睁,大吼一声:“你***到底是谁啊?”呵,就像我不管上网或聊天老是喜欢用“呵”一样,所以再作一个推论:她也是个女孩子,而且跟我年龄相仿,哦,真是阴差阳错,有点闷,不过对方就更奇怪了。 “你怎么会有我的电话号码?” 我能说什么呢?我只能照实解释,但似乎这根本就不能充分说明问题,但也得说啊,说啊,说啊… “肯定是我的同学告诉你的吧?” …… …… “你是南京毕业的吗?” “是的啊,但现在不在南京工作啊,在南通工作啊,就在常州北边的一个濒江临海的小城市里,认识吗?” “哈哈,世界真小,我家就在如东,经常去南通的啊!” “真的吗?” …… 这就是邂逅,但我解释到现在也没能说得清楚,呵,本来就无法表达,真是很奇怪,两个人就这样认识了。 今夜无眠,外面依然灯红酒绿,车水马龙。(待续)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