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3/1/30 17:20:04 人气:414
|
楼主 |
毕业照----读有暗香盈袖后作
毕业照
放寒假了,平时喧哗的校园就像潮水退去的沙滩,宁静得甚至有些寂寞。每逢这个时候,我心里总会有异样的感觉,而且这感觉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有所不同。 偶尔从网上看出到两个帖子,一则大概是一位男生写的,他说大学生活时间应该缩短,早些走上社会的好;一则大概是位女生写的,她说走上社会后很留恋大学的时光。。。。。。这些不知怎么使我想起了学生毕业拍毕业照的惯例:总是在娇阳如火的七月,总是在校园的那片绿色的草坪上,那些初进校园时是像嫩苗似的娃子,四年一瞬,或婷婷玉立或茁茁壮壮,成了朝气而自信的大人了,在离开校园的时候,他们带着复杂的心情留下一张毕业照,然后各奔东西。。。。。。说实话,我总不习惯于这种场面,离别的滋味本不好受,何况这一茬茬的学生好像越来越年轻,。。。。。。记得一次毕业典礼,学校请来一位外校的专家讲话,他的调子不高,“聚散离合是人之常情”,我至今记得他讲的这句话。。。。。。 望着窗外学生离去后的空寂校园,想着往事,我悟出一切的伤感或许都因触及到了那时间无情而无际的躯体。难怪“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与“oh , time ; oh, life”竟是中西诗海中的夺目珍珠。而正是这伤感这无奈也才使人们变得豁达而又奋发,既然不能与时光同在,那么就珍惜.创造.丰富.拥有那只有一次的人生。。。。。。。 或许我写上面的文字时,我才明白我要写的意思却在下面——我自己毕业时校园的一张特殊的毕业照:文革结束了,高考制度恢复了,本来寂静的校园一下子热闹起来,当时的大学生大都在广阔天地里跌打滚爬了多少年的知识青年,一听说“恢复高考”了,忙不迭地找来搁下许久的书本,从而辛苦而又幸运地挤进了大学校门,像赶最末一班的火车。当时校园条件很差,许多的学生就住在柴席棚子里。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南京的夫妇学生,都30大几了,都细高挑个子,也都眉清目秀,一个学化学,一个学物理,还带了个3 岁的娃子。。。。。。当时好像没有拍正式的毕业照,但有一张“毕业照”却常存在我的心底:临近离开学校的日子,傍晚,校园绿色的草坪上自由地放着一些课桌,一些快要离开校园的学生们静静地坐在那里,在鲜红的夕照下地读着书。。。。。。我曾问其中的一位快30的女生为什么要这样,她轻轻地说:“悼念读书的时光”,是呀,她或他们20多岁到广阔的天地,30左右才进大学,而且算得上是“幸运儿”,因为此前他们在农村甚至都不曾想过这个梦,还因为他们是知青中的极少数人,所以他们毕业前才会有如此的举动。我这才懂得,后来不太习惯拍真正的毕业照的原因大概与心底的这张“悼念读书的时光”有关系,它太让我难忘了。。。。。。 窗外的校园格外空寂,树木与高楼同样林立的美丽校园在寒冷中就像退潮后的寂寞海滩,那一片春天又要转绿的枯黄草坪上,似乎有一张张的学生毕业照从我眼前飘过,飘过,最后定格在那张“悼念读书的时光”上,我静静凝视它,渐渐懂得,那不是在"悼念读书的时光”而是在悼念那一去不返的青春。。。。。。是呀,他们现在在哪里呢......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