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3/1/21 21:31:20 人气:916
|
楼主 |
雨 中 周 庄
雨 中 周 庄 ——记80年代的一个旧梦
“千里莺啼绿映红”的江南,如今已是一片现代,道路如网,轿车如织,高楼如林,然而这“保守封闭”的古镇周庄,却格外令人瞩目。 进了周庄,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古典江南,如润湿的水印木刻,如清秀的唐诗宋词。“小桥”座座如弓,石做的,架在河道上,架成别致的风景;河道弯曲如带,不窄不宽,两旁石垒的护墙,好似古雅的工艺品;“人家”,江南人家,依然是木架结构的明清样式,依然是白墙青瓦的明清风韵,或成排地站在石板小路两侧,或成排地直立于河水的边沿,别有一番情趣……有“流水”便有船,河面上不时有你来我往的小木船,摇在河道上,也摇在画图中;有“小桥”就有道路,周庄的道路都不算宽,石头铺就走的,走在上面踩得出别致的情韵;有“人家”就有故事,当我们拐进河边道旁的沈家住宅时,就读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 沈家住宅就是著名的沈厅,它是由沈本仁于清乾隆七年(1742年)建成。然而沈家的故事却要追溯到明初的沈万山。周庄靠近上海,沈万山以海上贸易成了当时江南的第一大富豪。沈万山富了便客串官场,到了南京为明代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效力。朱元璋定都南京,在南京建成城墙,其资金竟有三分之二为沈万山所资助。沈万山的富裕连朱皇帝都眼红,便抄了沈万山的家,还把他流放到云南,这位江南首富竟落得如此凄惨的下场。沈万山的故事极大地影响了周庄人的心态,柔弱保守胜过刚强显露,沈万山的后人建造的沈厅正典型地体现着这种心态。 沈厅门面极小而又普通,与两边的房屋看不出差别,可走进去一看,便发现“庭院深深深几许”,“螺丝壳”里竟藏着“大道场”,大厅一间接着一间,其中还有院落,而且还是两层楼的,楼的设计也称得上大方精致,沈家主任的卧室书房都安排在楼上,家具是典型的明式江南家具,雕琢得非常精细……整个沈厅可以说也算是个奇迹,小家其表,大家其里,着实耐看…… 走出沈厅,天上竟然飘起了雨滴,“好雨知时节”,周庄的雨是江南雨!“杏花、春雨、江南”,杏花已见,江南已到,怎可少去春雨呢?雨越落越大,道边小店有卖油纸伞的,在江南石铺的路道上。在江南缠绵的春雨里,撑一把雨伞,这是何年何月的梦想呀,没想到在今天变成了现实! 江南是水做的,或许春雨中的江南才是道地的江南。春雨如丝,小桥、流水、人家,还有同样撑着油纸伞行走在雨中游客们,似隐似显,周庄更具水的神韵;春雨如丝,春雨落在石桥上,桥色更黄更亮;春雨落在河面上,水花点点圈圈;春雨落在青灰的房顶,房顶青灰如新;春雨落在周庄,使水的周庄更媚;春雨落在头顶的红色纸伞上,也溅落在久已没有诗意的心上,细听那雨声仿佛都是缠绵的吴浓软语,或韦庄白居易们江南好的韵脚…… 撑一把红色油纸伞行在“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走在周庄石铺的不窄不宽的石板路上,只觉春雨如丝,如思,如诗……春雨如丝,如思,如诗,想800年前的周庄,大概也就是这副模样,小木船在河上来来往往,码头上年轻的女子浣衣、石桥上来往着客商,茶楼里有人在休闲……“休闲”,这可是我们现在常挂在口边的词儿,面对躲不过去的现代传媒,这种休闲,那种休闲,挖空心思,然却似乎难得真闲,太多的是浮躁而太少的是宁静,哪里有这般地惬意,在这里不妨把那些暂且遗忘……春雨如丝,如思,如诗,想那位生活在极度现代化的都市里的美国石油大亨哈默,不留意白天林立的摩天楼海,夜晚星汉灿烂的都市灯山,却对中国现代画家陈逸飞画的对家乡周庄的回忆感到兴趣,并在与我们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的交谈中提及当时还“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周庄,这对周庄该是多么有趣的机缘情缘呀……撑一把红色油伞行走在石板路上,欣赏着“小桥、流水、人家”的周庄,“杏花、春雨、江南”的周庄,只觉红色油纸伞撑起满天满空的春雨如丝、如思、如诗…… 撑一把红色的油纸伞,在如丝如思如诗的春雨中行过周庄石铺的街道,行过一座座有一级级台阶的石桥,“行”过一只只来来往往的小木船,行过一户户卖着旅游商品的江南人家,拐进一条条街道……春雨如丝,如思,如诗,淅淅沥沥,沥沥淅淅,眼前街边竟已是有名的迷楼, 收拢伞,暂把江南的雨放在楼外…… 迷楼上下二曾层,据说当年这里是镇上最繁华的地带,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迷楼原是座酒楼,因其地处富有诗情画意的小桥流水与繁华闹市之中,故有“酒不醉人人自醉,风景宜人亦迷人”之说。登上迷楼,果然感到了迷楼之“迷”;楼面临街,想商店呲连,贾客云集,该多热闹迷人;楼背临水,窗外波光桥影,舟楫来往,四时景色各异,更是迷人;迷楼果然名不虚传! 早闻江南出才子,在迷楼又一次领悟江南才子的流风余韵。近代著名的南社的社员竟有不少在这迷楼上留连过,陈去病、柳亚子、王大觉……他们就曾在这迷楼上于觥筹交错之际,触景生情,勃发诗兴,或赞周庄女儿之秀,或绘周庄风景之美,或抨击社会,或鼓吹革命,竟留下了这么一部为迷楼添彩的《迷楼集》,迷楼着实是使人着迷…… 在迷楼上,临窗眺望雨中周庄,眺望雨中的江南,春雨如丝,如思,如诗,春雨落在一座座石桥上,石桥更黄更亮;春雨落在弯曲的河面上,水花点点圈圈;春雨落上带有明清风韵的房屋上,房屋更新;春雨落在街上游客撑着的彩色油纸伞上,油纸伞变成了浮动着的彩色的花瓣…… 春雨如丝,如思,如诗,撑起伞,告别迷楼,又踏上周庄石铺的街道,行走在雨中的周庄,迎面而来游人游兴正浓,黄色油纸伞明亮明亮,在周庄被春雨濡湿衣服,也应是一种美丽的濡湿呀,撑起红色的油纸伞,行走在雨中的周庄,红色的油纸伞撑起的是一片雨的江南,梦的江南……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