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个人空间 >> 绿手指环保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浪漫 说诗
号码:178671
呢称:
浪漫一身
等级:0
积分:100
主题:20
回复:46
注册:2002/11/7 23:45:46
发表:2003/1/17 22:01:22 人气:239 楼主
浪漫 说诗

  1。诗歌是能最简洁最集中地表现诗意的文学体裁。
  2。诗意是人心中一种美的境界,是情思与形象的遇合。
  3。 情思不得附丽于形象,则虚无飘渺;形象不得情思的灌注,则是枯槁之物。唯形象与情思相遇合相统一,才能生动,有灵性。 这生动之气,灵性之相即是诗意。
  4。诗意是意识中的东西,具有不确定性。只有将其形之笔端以后,才能基本定型。至于能不能将其表达得有韵味,端赖诗人的技艺。
  5。诗意存在于一切艺术之中,但是,唯有诗歌能将其表现得最简洁、最集中、最深刻而又最有韵味。
  6。文以载道,诗以抒情。 情之一字为诗之灵魂,若无情则无诗。 如果硬将情之外的东西塞进诗歌里,既会损害诗歌的声誉,又会败坏读者的胃口。
  7。 情有真情,虚情之别;真情又有美好、丑陋之分。诗歌所要抒发的当然是真情中美好的部分。 正如马克思所说,少女可以歌唱她所失去的爱情,守财奴却不能歌唱他失去的金钱。
  8。抒情不是要将情的感受写出来,而是要通过诗歌中展示的意象去刺激读者,使之激发出与诗人类似的情感反应。 若是直接写出自己的情感,就好象说相声的人企图用 自己的笑去引起观众的笑一样,是非常愚蠢的。
  9。 在情感基本确定之后,诗人的主要精力就应该放在诗歌意象的创造上。意象有灵气,则诗活;意象呆板滞涩,则诗死。
  10。意象,就是诗歌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形象,它是主观意识与客观物象的统一。 例如,李白《峨眉山月歌》中的月亮,作为诗歌中的一个意象,它就不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形象,而是注入了诗人灵气,具有一定主观色彩的形象了。
  11。 “互相排拆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不同的音调造成最美的和谐”。 有时,同类意象的叠加不及相反意象的结合,所以古人有“正对为劣,反对为优”之说。
  12。意象的灵气在于意和象的和谐,在于意象的新颖独特,在于意象能够很好地服务于整首诗意境的创造和表现。
  13。 作诗:从小处落笔,当体贴入微;从大处着笔,当气势磅礴。不三不四、不伦不类,最要不得。
  14。 当代旧体诗创作要翻出古人手掌,有所创新,其途径有二:一是形式翻新,二是内容创新。 从形式上看,需用现代汉语,用新词汇,但是若过于接近白话,则易白而少文,流 于浅白少味。 从内容上看,力求跳出 “小我”的窠臼,在抒写“大我”之情 上有所建树,但是在书写“大我”之情上,如果把握不好,极易流于假大空。要克服此弊,除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之外,在写作上可采取从小处落笔,大题小作的办法。
  15。 虽说理并不是诗的本质属性,但是诗却并未愚蠢到完全拒绝理的地步。只是这里的理不能是抽象的、冷冰冰的,而应当是被形象收容、被情感融化了的理。也就是说,诗中的理,必须是情理。
  16。 虽说有诗史之说,但诗究竟不同于史,它没有做历史书记员的义务。 但是也不能否认它有一些记录历史的能力,偶尔显示一下这能力也是正当的。只要不丢掉自己的自留地去种别人的责任田就是了。
  17。意境,其实就是诗歌中各种意象组合后产生的具有审美效用的境界。意境是自足的,故精气内冲,不假外求;又是开放的,故诗无达诂,各有所得。
  18。 笔者曾当过中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古诗文时,每遇有按课本或 教参讲解而隔绊的地方,经深入思 考和反复研究后,往往能发现其中的错误。其实,解读诗歌亦复如此。一首好诗,必定意脉不断,清晰爽朗,如果意脉理怒清,不是解读有问题,就是原诗有问题。
  19。好诗,有的光彩照人,令人一见钟情;有的深藏不露,处久方钦服。不可一概而论。
  20。诗歌式样多多益善,内容越丰富越好。诗歌大花园不怕杂,怕不杂;杂则活,活则久。 “样板戏”思维只会扼杀艺术。
  21。 写曾经感动过自己的东西。 那些连自己都没有感动的东西,如何拿来感动别人呢?
  22。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想象的积极活动,而想象的飞腾有待于虚实的和谐结合。 太实则凝滞,没有自 由的空间,想象的翅膀被粘着,就飞不起来了;太虚则空泛,在真空里,想象的翅膀就失去了凭借,同样也飞不起来。 故曰:虚则实之,实则虚之。
  23。 情至深处必痴。 贾宝玉若无至深之情,则必不至于有如此之痴。故以痴写情也往往感人。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 ”“试妾与君泪,两处滴池水。 看取芙蓉花,今年为谁 死”。 此皆痴心、痴态、痴语之也。
  24。 错觉之中有真情、有奇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凄凉感的真情流露;“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将物的清新与人的欣喜统一于错觉之中,别有趣味。
  25。 咏物诗需有形象,有寄托。 形象是肉身,寄托是灵魂。无灵魂,则是行尸走肉;无肉身,则是孤魂野鬼 。 皆不成生命的。
  26。 当代旧体诗的写作有两个毛病,不是顺口溜,就是拗口令。 前者源于土俗之气和文革习气;后者源于削新词汇之足以适旧格律之履。格律当然是要遵守的,新词汇也并非不能入诗。 但是一定要下些熔铸的功夫。
  27。 拜伦说:“诗是激情的化身。” 这里的“化”不是现时现报,即刻兑现而是要有一个过程,让它在时间的河流中去沉淀、孕育、升华。
  28。 写景状物贵在至当不可移易。 写此景只是此景,状此物只是此物,方为至当。 若可挪作他用,则是泛泛之语,必不能成为一等妙句。
  29。诗贵新。写旧体诗词的人,尤须在“新”字上下功夫,即要着力于摹写前人未见之事、未辟之境、未有之情、未发之思。 再加以好文字、巧安排,必定新奇可喜,别是一境界。 若作诗似古人,便读古人诗是了,又何用你这装腔作势、优孟衣冠的假古董?
  30。读诗在品。只有通过品,才能感悟到它的味。品之一字有三口,不多尝几口,如何能品出其中的滋味?
  
  31。《咏田横》颔联:“胸中豪气冲霄汉,海上波涛叩壁崖。”其中“叩 ”字原为“问”,因嫌其关意不关景,故改。
  32。 某日清晨,似醒未醒之际,忽得诗两句:“云帆归去春潮在,一夜涛声响到明”。后经补齐,得诗《送友人》、词《忆王孙》各一首。
  33。诗中议论,多是有感而发,或 借佛献花,或指桑骂槐,皆有诗人深 心在,不可视为客观评判。 否则,必落入诗人圈套之中矣。

 
号码:123972
呢称:
聊以自慰
等级:0
积分:775
主题:155
回复:2156
注册:2001/3/30 13:29:26
发表:2003/1/18 20:25:50 第1楼
Re 浪漫 说诗



    诗穷而后工


    讨厌拘泥于形式
 
号码:123972
呢称:
聊以自慰
等级:0
积分:775
主题:155
回复:2156
注册:2001/3/30 13:29:26
发表:2003/1/19 2:01:37 第2楼
Re Re 浪漫 说诗

偶喜欢扼要的东西,你就信手写个诗送给我吧
 
号码:178671
呢称:
浪漫一身
等级:0
积分:100
主题:20
回复:46
注册:2002/11/7 23:45:46
发表:2003/1/19 20:35:43 第3楼
Re Re Re 送自慰

  白发
  一根一根
  又一根
  渐渐的
  长满整片目光
  瘦削佝偻而虚幻的真影
  蹒跚在
  古老而灰色的土地上
  深深浅浅的脚印
  布满整个世界
  枯心竭力的
  酿造一个个
  甜蜜的梦
  
  目光
  那闪烁的恒星
  遥在远方的天空
  期待的光芒
  穿透了血丝织成的网
  岁月雕刻过的脸
  溢出爱的音符
  美丽的憧憬
  植在疲倦的框里
  等待日出
  翘首北方





 
号码:111081
呢称:
牧蝶
等级:0
积分:653
主题:94
回复:323
注册:2001/1/4 15:01:06
发表:2003/1/19 20:45:19 第4楼
Re Re Re Re 送自慰

哈哈


真逗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奴才
 
号码:178671
呢称:
浪漫一身
等级:0
积分:100
主题:20
回复:46
注册:2002/11/7 23:45:46
发表:2003/1/19 20:48:59 第5楼
Re Re Re Re 送自慰

  常叹沧桑读旧史,
  
  独修身性诵贤文。
  
  梁园不羡风华地,
  
  一卷青书笑世人。
 
号码:123972
呢称:
聊以自慰
等级:0
积分:775
主题:155
回复:2156
注册:2001/3/30 13:29:26
发表:2003/3/16 22:59:22 第6楼
Re Re Re Re Re 送自慰

一个转身
换来许多欢笑

墙壁看着对面的玻璃
也静看路人匆匆


 
-----------------------------------------------------------
年青时,我被人们挤到滑梯的顶端
号码:183938
呢称:
醉红自暖
等级:0
积分:758
主题:64
回复:494
注册:2003/2/11 19:11:56
发表:2003/3/18 13:49:27 第7楼
Re Re Re Re Re Re 送自慰

诗啊,这个诗,我不懂。不喜欢。也不喜欢诗人。
 
-----------------------------------------------------------
宁可抱香枝头老,不随落叶舞秋风
 本主题共有回复 7 个 本页: 1 -- 7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如果还未注册,请先注册成为新用户!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