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2/12/18 17:08:50 人气:647
|
楼主 |
现在恶心多文人
现在文人? 对。现在文人!也就是现在还活着的、还喜欢玩文字游戏的那些“文人”们。 多恶心? 也对!很多的恶心。 有不恶心的吗? 有。像安妮宝贝,看她酷酷的文字,你不会觉得有半点的矫揉造作,也不会有无病呻吟的感觉。你只会在流畅的文字中去跟随着绝望,跟随着下坠。那种痛可以伴随你痛到骨子里面去,那种无声的寂寞可以深入你的灵魂里面去;那种生命无法抗拒的脆弱,那种旅途上无法阻止的漂泊无一不是那样的真实,那样的深刻。我就很欣赏她的文字,真的。一字一句。 这也是我没有说现在文人都恶心的缘故。不能一棍子打死一船人。 不过,相比于恶心者,不恶心的真是太少了。 那么你说的恶心意义如何呢? 我说的恶心?就是让人心生厌恶啊,有叫人看之不顺、闻之不快、想之欲吐之感也。 哇靠!你还用它来形容现在的大多数文人? 是的,我用它来形容现在的大多数文人。我用它来形容现在的大多数文人,可见我对现在的大多数的文人的憎恶了。 其实,先我之前憎恶他们的大有其人。 你若不信,不妨在网易SOHU等搜索网站中输入“现在大多数文人”或“关于现在大多数文人”,等那搜索结果出来后,一看便知。 你也是看了那搜索结果才憎恶他们的吗? 不是的,其实同学们都知道我是个特立独行的家伙。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已经注意了的东西,我反而不太想去关心。因为关心的人已经很多了。 相反,一些不太让人注意的东西,我反而会比别人在意。 当然,我说的是一般情况。像现在这样就不同了。 其实,我之所以憎恶他们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 别急,我正要说呢。
A. 某日闲着无事,只好无事找事――到书店看书! 如果不是真的闲着无事,我是怎么也不会到书店看书的。不是说我不喜欢看书,我这个人最喜欢的就是看书! 不过平时多是在宿舍或者在图书馆看。 为什么不到书店看?因为我在宿舍或者在图书馆看书时,那些书的作者无一例外地仿佛都被书店管理员给过脸色看,于是他们大家集体在各自的书上大说书店管理员的种种不是。 这种书看多了,自然会受到不少的影响,这就是我不常到书店看书的缘故。 但那天不同往日。 我实在是太闷了,想出去逛商店又没有钱,只好硬着头皮去看书店管理员的脸色。出发前,我做足了准备:如果书店管理员真给我脸色看,我就猛看书――我是去看书的,又不是去看她(他)的脸色!
我来到书店。 哇!简直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嘛: 书店里,各列书橱边挤满了大、中、小学生,他们或站着、或蹲着、或干脆坐在地上,手里捧起一本书读得津津有味,书店俨然变成了学生们的阅览室。 书店管理员穿梭在学子当中,脸上挂满笑容。 我很奇怪,不是说书店管理员的脸色不好看吗?为什么我不觉得呢? 就在那个时候,我突然听到一个声音在问书店管理员:这些学生们当这里是图书馆了,你不生气吗? 我的耳朵不由得竖了起来,听得很仔细: “的确,有些书都被他们翻破了,但我想这也算是一种好现象吧,在空闲里来看看书,这对我们卖书人来说是可以理解的。” 哇靠!我差点没晕过去――太开心了!原来开心也会让人晕头转向的,我那时才知道。 当然,我还知道了……
B. 我开心完毕开始看书。 因为自己喜欢,我看的是文学类的书。 我首先看的是韩浩月的《赤膊上阵与冷眼旁观》,这书写得好,里面有一些话非常精彩,所以我也记得特别清晰: “古时的文人手无缚鸡之力,现在的文人就不一样了,个个“动物凶猛”,体质是否弱不禁风尚有待考证,但其他方面却与光膀子战马超的许褚有一拼。我的一个作家朋友更绝,按道理说这人出了好几本书,想不被别人认为是文人也难,可他偏偏对这个词深恶痛绝,还弄了篇《文人与女人的二十条罪状》的文章来,历数古今文人之龌龊,令人不寒而栗,时时自省,生怕一不小心也成了文人……”
看着看着,突然使我记起了——
一日在网上一个小有名气的论坛里闲逛,忽地看见一位文学爱好者口口声声自称三、五年后,其散文必将赶超冰心、余秋雨,名垂青史!一时按捺不住,上去说了句“这孩子看上去怎么有点傻狂”之类的话,自此导致一起“网上拍砖事件”的发生,如果不是一位网友“文人相轻,都有点病”的留言如当头棒喝,恐怕我还掺在里面没完没了――我那么做不是自投罗网往“文人”这个圈子里跳嘛?
C. 我联想完毕后,也不想再看《赤膊上阵与冷眼旁观》了,便伸手拿了一本ZT写的《天X不做爱》。 我想这种书一定是小女子写的吧,没想到一看作者资料吓我一跳! 嘿嘿,连孩子都有了,还说什么“天X不做爱”?真是人老心不老啊! 我实在不想看这种太“孩童化”的书。
我随手又拿过一本,嘿嘿!好有觑头嘛:这回我抽到的是一本中学生写的叫什么恋爱十八变。呵呵,我想,中国教育部一而再再而三的重申中学生不可以早恋怎么好像没用啊?他才十五六岁吧,怎么倒像个情场高手了? 我索性不看了! D. 回到宿舍我把在书店看书的感受说了一番。 没想到这引起了一场声讨现在文人的“大会”:
大B说:过去常说“文人相轻”,现在文人之间打嘴架的事也频频不断嘛。 以前还是同一路数、比重相当的人为理念而争执,现在则是谁名气大谁倒霉。先说死人,死人不会还口更不会辩解,然后再说活人。语气越来越直截了当,从文学意义上讲绝对可以说是谩骂。 而这些谩骂的特色就是没有特色,凡骂人的人所骂的和被骂的人所被骂的从内容到方式略同,不论骂者与被骂者是谁。 小b不愧是大B的最佳搭挡,接过话题道: 这样骂人有好处!多少总会有想法一致的人,他们会来帮腔,而更多的人一定是站在对立面,奋而为抱不平反唇相讥,于是轻易成为舆论焦点。没有作品居然也能成为文坛焦点,“大手笔”也! 小b说的一点不错,老黄牛想是和他想法一致了,立马过来帮腔:不错,只是大家还记得上一年王朔贬金庸那事吗? 雷阵雨突然放下手上的物理学叫道:记得记得―― 不过好奇怪,完全不同路的人怎么会开战呢? 还是大B最聪明:王朔不是说过吗――“作为作家,我需要人们的关注”。 …… 我终于连听都懒得听了,转过身去用被子捂实耳朵……
怎么样,现在明白我为什么说“现在文人多恶心”了吧? ……
后记: 我虽一直爱写点东西,但从来不敢以文人自居。 现在文人痞化和孩童化好像就是一种时尚,前者可以睁著眼睛说瞎话,後者可以说著瞎话不眨眼,有利於知道自己无知的时候不至於噤若寒蝉。 也因为如此吧,我才特意“演义”了以上数则,以博一“笑”。现在“演义”完毕,只不知大家可笑出声否?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