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2/10/14 17:43:27 人气:1561
|
楼主 |
喜欢"自慰"吗?个人的世界,你的见解?
行走,居住,乞食,休闲,睡眠~~ 洗脸,刷牙后开始第二天的交际 --- 在这个城市间,独立思考,做出举动,再来不断寻找情感的另一面以求安逸,不断找个刺激能让自己上瘾,最好能麻痹在其中. 忽然间,有一个意识冒出,再去强让自己灵魂脱离本身个那个被麻痹的身体~~~ . 这些,为的无非都是让自己活得"快乐且自在"!
生活的环境能制约自己的东西太少,便不自觉地胡思乱想起来.但是总也抓不住自己,又无法让自己随自己的意图而舞动;或自己蛮以为能够跨越的,却冷不防在半空跌落(仿佛一个胖子无法弯腰捡地上的钱币,被一个瘦人领先取走)这些都很让自己吃惊不小. 我们于是开始孩子般的茫然, " 怎么了~~ " 谁能解答你呢?
我们想去经历和拥有一些东西,象企业CEO那样调度着人头;政治家冷静的脑袋;混混那样不羁而放肆走在街上;GAY那样执着找着爱情;昨天苛刻商人却开始放假给自己几天的挥霍时间 ~ ~ ~ 我曾经在一个孩子的脸上看见过一个乞讨者欺骗成功后的偷笑. 那刻开始,对人-我便不分大小,不分你我了,觉得自己只是个动物,而这社会中挣扎. 哈,觉得很糟糕吧. 我的建议是去忘记我们注定了要去经历的,还是打开哲学取乐吧.这样是个好办法 (我自己的认为哦)
在这里才引入正题 --- "我思故我在" --- (哈,这是笛卡儿一生的精髓.可惜就这几个字)
得哲学的去生活,这样会过得好一点. 还是先录一段罗素在<<西方哲学史>>比较近的东西好了,便于说明我的意图:
"近代哲学始于笛卡儿,他基本上所肯定为可靠的就是他
自己和他的思想的存在,外在世界是由此而推出来的。这只
是那个通过贝克莱、康德直到费希特的总的发展过程的第一
个阶段。到了费希特遂认为万物都只是自我的流溢。这是不
健康的;从此之后,哲学一直在企图从这种极端逃到日常生
活的常识世界里去。"
罗素把"哲学"定义在科学和可感知的神之间,这便是很有趣味的事情.大概现在哲学算是我的信仰了.希望有人能说说自己的看法呢. 这算是我最近的爱好
|
|
|
----------------------------------------------------------- 一日未完人生路,一日错信路漫长。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