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2/8/4 18:56:47 人气:324
|
楼主 |
生于80年代初(二)
(二)当年的玩具和游戏
小学体育课上做的游戏还是拍皮球,跳长绳,丢沙袋,扔手帕,找朋友之类,滚铁环好像已经不太流行,也没人玩。私底下捉迷藏,抓强盗,老狼老狼几点钟等等长盛不衰。一下课,男生女生都跑到操场上疯,真是令人怀念的场面。
其他的包括:
弹弹子:玻璃弹子里面嵌了一颗彩色的芯。玩法很多,比如斗射远,斗准等,花样百出。输了的人通常就输弹子给赢的人。现在要找一颗弹子恐怕很难了吧。
香烟牌:极盛于我小学低年级的那段日子,随处都可以见到有人在拍香烟牌玩。标准玩法是每人各出一张牌,把两张香烟牌正面并放在一起,然后用手拍,谁先把两张全拍反过来的就赢。也有玩法是一正一反地摆,一个人要拍成两张正面,另一个人则要拍两张反面。技术动作很多,有“拍”,“刮”,“吸”等等,多练自然成为高手。香烟牌上画的人物本来很丰富多彩的,说唐,水浒,三侠五义人物都有,但是到了《变形金刚》播映后就迅速变成了清一色的Transformer了。香烟牌在那时可是很值钱的,是人人羡慕的东西,几乎就跟钱差不多了。有的香烟牌正面画了个大人物(比如擎天柱),后面就标明:此牌可换三张,还真有人愿意照价来换。但是后来就过分了,比如一个博派标志后面竟然写:此牌可换一万张。哈哈,傻子也不会上当了。
粘纸:通常都是圣斗士和变形金刚。也可以当香烟牌拍,又可以粘在铅笔盒上什么的。只是太贵。
斗树叶:是我们秋天放学后经常玩的游戏。秋天的地上有许多悬铃木的落叶,捡起两片来用叶柄对拉,看是谁的叶子柄先断。有时候找到一片特别坚韧的叶子,可以连败十几人,光荣无比。玩得没劲了,就买路边的“油墩子”吃。两毛钱一个,面粉包了菜馅(有时候还有虾仁)在油里面炸,又脆又香。
斗鸡:单脚跳,用膝盖对撞,一直到人仰马翻为止。
跳橡皮筋:我说不出很多花样,女孩子玩的东西。
跨大步:也是女生玩的游戏,连跨几大步后看是不是能抓到对方。用来练三级跳远倒不错:)
刻纸:当时很流行的东西。其实就是一张纸上印一个圣斗士或者忍者神龟(当然各部分都相连,外面有框),然后我们就用刻刀很仔细地把空白的地方挖掉,剩下一个犹如民间剪纸一样的“艺术品”,挂在雪白的墙上,倒也很神气。刻纸的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传播,在刻好的东西上面盖一张白纸,用铅笔一涂,就又是一张样板了,像古人从石碑上取字一样。这在当时也是一种受羡慕的东东啊,想要讨一张样板,得先讨好对方才行。
锡兵:曾经热卖过的玩具。路边的街摊上随处可见有一盒盒小兵在卖。通常一盒卖两块钱(对我们可是天文数字啊!),标准配置是一面国旗(有苏联,美国,英国,中国可选),一个用来插国旗的“土堆”,一辆小坦克或是战车,20个小锡兵。也有大一点的盒子装50个小兵的。锡兵的姿势多种多样,或站或蹲或卧,我们买来后就各自用积木搭“城堡”,然后把小兵摆好位置,一切完备后就开始用小积木块对弹,小兵被打翻的自然就“阵亡”了。所以只有城堡造得坚固才能保证战争的胜利,哈哈,其乐无穷啊。
乒乓:在弄堂里突出的石台中间放一条拖把柄做界线,然后就可以打了。因为玩的人实在太多,所以通常是玩“大小王”,死掉的人不得不哀求高手“借命一用”。
小汽车:当时流行的汽车模型。一整套十辆车,有巴士,救火车,警车,救护车,工程车,小轿车等等不同类型。给我们用来互撞为乐。
棋牌类:大部分伙伴都会玩传统的围棋象棋(水平如何是另一回事)。最受欢迎的棋类是五子棋和飞行棋。五子棋不受条件限制,只要自己在纸上画棋盘就可以了。飞行棋真可谓老少皆宜啊,特别是两三个棋子叠在一起前进,蔚为壮观,只是很容易被人吃光光。还有,老是掷不到六点很痛苦啊:)
斗兽棋:象吃狮子,狮子吃老虎……猫吃老鼠,老鼠吃象。辨证循环。
火车跳棋:六角形的跳棋,先塞满对方的洞就赢。
陆战棋,四国大战:男生中最流行的棋类。特别是夏天晚上在外面乘凉,到处是下四国的人。我们也喜欢在白天的下午,在弄堂里一边吃西瓜一边走棋,边上的电视在放欧洲杯丹麦对荷兰,我们却专心致志于师长旅长,浑然不知足球史上的最大奇迹正在身边发生:)
还有黑白棋,暗棋,三国象棋等等一些奇奇怪怪的棋,有些比如“消防安全棋”,大概现在的人听都没有听说过吧,呵呵。
值得一提的还有“强手”,第一次接触资本主义的游戏,还真的迷上了呢。就是时间太长,大家从早玩到晚也没人破产。现在的孩子大概只玩大富翁吧?
牌的方面,大家会的都很多,什么“争上游”,“7怪523”,“捉乌龟”,“斗地主”,“拱猪”,“中/大怪路子”,“四/八十分”,桥牌,“梭哈”的都时常玩。现在的小孩好像只会八十分。
也玩过一些乱七八糟的牌,比如什么“三军牌”,分海陆空三军,比如海军就有什么炮舰巡洋舰驱逐舰航空母舰什么的,具体如何玩法已经忘记了,记住了许多军事名称倒是真的。
还有“抓强盗”游戏(是不是这个名字?),先是“布告”出来说有强盗,然后就有警察出来找强盗,好像还有什么国王王后什么的,具体也忘记了:)
踢毛球:好像也很普遍,就是找网球来乱踢一气。由于在此类游戏中经常发生暴力事件,所以我们借用一游戏的名字美其名曰:热血小毛球。
“挑绳”:细绳子在手指间可以绕出好多花样呢。
溜溜球:小学的时候风靡过一阵,电视里还有什么“溜溜球大王”教招数。其实最开始我们称呼的“溜溜球”只是一个塑料球(真的是球)粘一根弹性的绳子,根本和真的溜溜球(Yoyo)是两码事。
弹性球:街上曾经卖过弹性十足的小球,还有抽奖什么的。我抽中过最大的一个,为此兴奋了一个礼拜。
变形金刚玩具:可能是当时最奢侈的玩具了。一个铲车要35块,组合一个大力神几乎是不可能的梦想。擎天柱要120块,箱子里面真的有小滚珠呢。但是也有小的“大黄蜂“,只要几块钱。
我们可能是最后一批玩过“七巧板”的人,可能是最后一批见过“万花筒”的人。
通常在城市里,我们小时候曾经养一些动物,比如小鸭子什么的。许多人可能还养过蚕,看看它是怎么“不吃也不动,变成了胖姑娘”。
嗯,一时间想不到别的了,大家补充吧。下一集请看“当时的电子游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