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聊首页
论坛首页
全部版面
焦点话题
论坛热帖
今日新帖
论坛搜索
论坛指南
聊天室
用户注册
登录
您的位置:
淮聊
>>
论坛
>>
个人空间
>>
小资情调
>> 查看贴子
上篇
刷新
下篇
主题:老子道德经下篇(B)
号码:
161712
呢称:
岑子莹
等级:0
积分:70
主题:14
回复:37
注册:2002/4/17 13:51:30
发表:2002/6/28 18:03:22 人气:171
楼主
老子道德经下篇(B)
承 老子道德经(A)
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得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六十五章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六十七章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很小的萌芽长成;九层的高台,从一篑土逐渐筑成;千里的远行,从脚下第一步开始。不遵循这一法则而有意作为的,就会失败;握持不放的,就会有损害。老百姓做事,常在接近成功时失败。做事在结尾之际能象开始时那样慎重,就不会使事情失败。因此,圣人想要众人所不想要的,不重视难以得到的货物;学众人所不学的,藉此使众人超过“道”的要求的行为返回于“道”;同时能够辅助万物的自然化生而不敢勉强作为。
六十五章
古代善于行“道”的人,不是用来使人民具有深知巧诈的聪明,而是用来使他们质朴、无知。人民之所以难于治理,是由于他们的智慧很多。所以用智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残害者;不用智慧治理国家,是国家的幸福。懂得这两种不同的治国办法,也就是一种法式。能经常了解这一法式,这叫做“玄德”。“玄德”是幽深的、辽远的,是和万物共同返回“道”的,是达到顺应自然的境地的。
六十六章
江海能够成为百川归往之处的原因,是它善于处在低下的地位,所以能成为百川归往之处。因此,圣人要居于人民之上,就应当用自己的言辞表示对人民谦下;要处于人民之前,就应当把自己放在人民之后。所以圣人居于人民之上而人民不以为累,处于人民之前而人民不感到有危害。因此,天下的人民对他乐于拥戴而不厌倦。由于不争,所以天下没有谁能够和他相争。
六十七章
天下的人都对我说:“‘道’非常广大,与具体的物不相似。”因为“道”广大,所以与具体的物不相似;如果它与具体的物相似,那么,它早就很渺小了。我有三件珍宝,一件叫慈爱,二件叫俭约,三件叫不敢做走在天下人前面的人。因为慈爱,所以能勇敢;因为俭约,所以能宽裕;因为不敢做走在天下人前面的人,所以能做裁成万物的长官。现在舍弃慈爱,而求勇敢;舍弃俭约,而求宽裕;舍弃走在天下人的后面,面求走在天下人的前面,这就必须死亡。慈爱,凭着它作战就能取胜;凭着它防守就能坚固。天将要救助谁,就用慈爱来保护他。
六十八章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圣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故去彼取此。
七十三章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 然而善谋。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六十八章
善于做将帅的,不尚武力;善于作战的,不轻易忿怒;善于战胜敌人的,不勉强争斗;善于用人的,对别人谦下。这叫做不与人相争的“德”,这叫做善于利用人的能力,这叫做与天(自然)相配合,是古来的终极准则。
六十九章
用兵的人有这样的话:“我不敢进攻,而宁防守;不敢前进一步,而宁后退一尺。”这是说,有行列象没有行列,奋臂象没有臂,执着兵器象没有兵器,接近敌人象没有敌人。祸患没有比轻敌更大的。轻敌几乎丧失我的三件珍宝。所以举起兵器差不多,而哀矜的一方却会取胜。
七十章
我的话很容易懂,也很容易实行,但天下没有谁能懂,没有谁能实行。说话应当有宗旨,做事应当有中心。因为人们对这一点不了解,所以也就不会了解我。了解我的少,那么我就显得珍贵了。因此,圣人就穿着粗布衣服,怀着宝玉,表示不求人知,但求合于“道”。
七十一章
知道了而认为不知道,这是最好的;不知道却认为已知道,这是弊病。因为忧虑弊病,所以才没有弊病。圣人没有弊病,是由于他忧虑弊病,所以他没有弊病。
七十二章
人民不怕威力,那么很可怕的事就会来到。不要使人民的居处太狭隘,不要压迫他们的生存。因为对人民不压迫,所以人民才不厌恶。因此,圣人只求自我认识,而不自我表现;只求自爱,而不自我尊贵。所以舍弃后者(指“自见”、“自贵”)而采取前者(指“自知”、“自爱”)。
七十三章
果敢地凭刚强行事就会死,果敢地凭柔弱行事才会活。这两种情况,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厌恶的,谁知道它的缘故?圣人对此也难以了解,自然的规律,不相争而善于取胜,不说话而善于响应,不召唤而自然地来临,舒缓而关于筹谋。天布的罗网很宽广,虽然稀疏,但任何东西都不会漏失。
七十四章
民为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七十五章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七十四章
人民经常不怕死,怎么能用死使他们畏惧?如果使人民经常怕死,那么,对于一些搞诡异活动的,我能把他们捕来杀掉,谁还敢这样搞呢?经常有掌管杀人的官吏去杀人。如果代替掌管杀人的官吏去杀人,这是代替木匠去砍木头。代替木匠砍木头的人,很少有不砍伤自己手的。
七十五章
人民饥饿,是由于他们的君主吃的租税太多,因而遭受饥饿。人民难于治理,是由于他们的君主有为,因而难以治理。人民轻视死,是由于他们的君主一味追求生活腴厚,因而轻视死。唯有不因追求生活腴厚而作为的人,这才比过分重视生命的人高明。
七十六章
人活着的时候柔弱,但死后却变得坚固强硬。草木生长的时候柔软易折,但死后却变得干枯。所以坚固强硬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而柔弱的东西却属于生存的一类。因此,兵器锐利就会因骄傲而不能取胜,树木强壮就容易折断。所以强大的处于下等地位,而柔弱的处于上等地位。
七十七章
自然的规律(“天之道”),大概如同拉弓罢!高了就抑 使它向下,低了就举 使它高,有余的把它减少,不足的把它增补。社会的准则(“人之道”)却不是这样,削减不足的以供养有余的。谁能把有余的拿来给予天下的人呢?这只有掌握“道”的人才能做到。因此,圣人对万物有所施与而不自恃有恩,事情成功而不自居有功,他是不愿显现自己的才能的。
七十八章
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但攻破坚强的东西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够更换它。所以柔能胜过刚,弱的能胜过强的,天下没有谁不知,但没有谁能实行。所以圣人说:“能够承受天下的污辱,这叫做国家的君主;能够承受国家的妖孽,这叫做天下的君主。”正面的话好象反面的话。
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已愈有;既以与人,已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七十九章
和解很大的仇怨,一定还有剩下来的仇怨,这怎么可以算是妥善?因此 ,圣人执着契券,却不向别人(负债者)责求偿还。有“德”的人象掌管左券的人那样无心计较,无“德”的人象掌管“彻法”的人那样有心计较。自然规律(“天道”)没有偏爱,经常帮助善良的人。
八十章
国家小而人民稀少,要使拥有的各种重要的器具不使用,要使人民重视死而不向远地迁徙。虽然有舟船车辆,却没有人去乘坐;虽然有铠甲和兵器,却没有必要去陈列。要使人民再又结绳用以记事。人民以自己吃的食品为甘甜,以自己穿的衣服为漂亮,以自己的居所为安适,以自己家乡的习俗为快乐。这一国和邻国可以相互望见,鸡鸣犬吠的声音可以相互听到,但人民却直到老死,彼此不相往来。
八十一章
真实的话不华美,华美的话不真实,嘉善的话不诡辩,诡辩的话不嘉善。有真知的人(指领会“道”的人)不要求知识广博,知识广博的人没有真知。圣人不积聚什么东西,他已因帮助别人而自己更加富有,已因给予别人而自己更加增多。自然的规律(“天之道”),有利于万物而无损害;圣人的准则,对人有施为而不与之相争。
号码:
123972
呢称:
聊以自慰
等级:0
积分:775
主题:155
回复:2156
注册:2001/3/30 13:29:26
发表:2002/7/9 1:55:54
第1楼
Re 老子道德经下篇(B)
道德是谁写得?还不错哦,,,,,,
不过感觉写的坑坑凹凹的哦.
-----------------------------------------------------------
我生活的地方,可以看见人。 他们逐渐统治这个星球,随时准备着扩张。他们把刚思考过的东西,立即彼此交流,并定义了自己的文明。 ______________从小就和他们一起居住,也只能和他们一起居住了。
号码:
170325
呢称:
真实的我
等级:0
积分:75
主题:15
回复:88
注册:2002/7/21 0:38:49
发表:2002/8/12 0:06:06
第2楼
Re Re 老子道德经下篇(B)
什么呀?不懂!
-----------------------------------------------------------
爱嘛!那 是没有事的时候骗人玩的
本主题共有回复
2
个 本页:
1
--
2
首页 上页 下页 尾页
切换论坛至:
论坛首页
└┬开心灌水
├网友留言
├胡言乱语
└┬情感世界
├滚滚红尘
├情感激流
├心理医生
└┬文学天地
├诗词曲赋
├澄明之境
└┬休闲中心
├幽默笑话
├体育之窗
├贴图之家
├户外旅行
└┬商务信息
├二手市场
└┬个人空间
├绿色麦田
├音乐人生
├绿手指环保
├小资情调
├我爱机车
└┬在线服务
├有话要说
├帮助信息
├新闻中心
├规章制度
├网友祝福
快速回复 注意: *为必填项
用户号码
请先登录
,如果还未注册,请先
注册成为新用户
!
帖子标题*
长度不得超过100字
内容(最大16K)*
其它选项
显示签名 Alt+S快速提交
Copyright© 1999-2025
E-mail:zzz000ggg@sina.com
版权所有
苏ICP备05001972号
|
法律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