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2/6/13 15:44:29 人气:133
|
楼主 |
公厕和博物馆

据报载,北京市从2002年3月1日起,公厕不再收费。这是一个新闻,一个很重要的新闻。这倒不是我经常要到北京去出差,可以充分享受这项免费服务,而是觉得首都在公共服务上做出了一个表率,尽管似乎是微不足道的。 我国的公厕收费大约有20余年的历史了,在讲究经济效益和现代化管理的口号下,产生了一大批坐在公厕前收钱的“所长”。他们确是不懂公厕不知为谁开,只晓得有急无钱莫进来。从这个意义上反思,公厕不收费还真有一点“人文关怀”的意思。不过,从根本上讲,这应该属于政府在公共服务理念上的一种归位。公厕的修建是一项社会福利事业,它的投入来自财政,也就是说它是由纳税人所投建的,那么它理所当然地应该无条件为全社会的人服务,有什么理由要人们在使用它的时候进行再投入,甚至为了几毛钱竟将使用者拒之门外?政府在从事社会管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为人民服务,公厕的更新管理恰恰正体现了这样一种服务的理念。 北京市走出了这一步,不知全国何时能紧紧跟上,这不是什么政策措施的问题,而是个观念的转变的问题。由公厕可推及到其他很多方面,如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等等。一位刚从英国回来的老同学告诉我,在英国不光街上的公共厕所不收费,国家建立的博物馆等公共设施也同样不收费。应该说这不仅仅是那么一点“人文关怀”或人性化管理所能解释的,社会的着眼点在于为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服务,并为整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素质提高而创造条件。我们这里经常可听到一些博物馆、展览馆在媒体上叹息,来参观的人们太少了,殊不知那大几十元人民币将多少人挡在外面,特别是青少年。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公共设施的投入不是为了服务社会,而是为了在社会上创收。一种多么可悲的心态!当年穷困得连邮票都买不起的马克思利用大英图书馆写出了煌煌巨著《资本论》,这是否给人另一种启示? 从这个话题,我陡然又生出一声叹息:如果将那些因拍脑袋“交学费”的决策失误而白白浪费的巨额资金与贪官污吏鲸吞挥霍的大量资财统统集中起来,该可以在全国建造多少个免费公厕、免费博物馆、体育馆乃至长江大桥啊!
《转载》 |
|
|
----------------------------------------------------------- 相思无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