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2/2/8 1:29:42 人气:230
|
楼主 |
思月
冷月如钩,清光满地,也许是这世上最凄凉伤情的意境了;而圆月一轮,淡影穿花,却又是代表了憩聚团圆的祥和。月在浩瀚悠远的中国文化中充满了神秘绮丽的传奇色彩,在繁复绵长的中国文学史上占尽了婉转清扬的风华流丽。 中国古代的文字实在赋予了月太多的美丽。弯月被称作“银钩”“玉钩”还有“纤眉”;于是也就有了圆月的“玉盘”“金镜”以及“冰轮”,不论哪一种称谓都自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或沉黯深挚,或明灵悠长。而广寒仙子升月的传说之后,月便被骚人墨客们写作了“桂魄”,月光称作了“桂华”。于是,那耿耿桂影之下的“素娥”或是“嫦娥”理所当然的成为寂寞冷清,凄楚无聊的象征。这是怎样一种沉淀黯淡的悲哀?如同凄风冷雨中单薄的孤影,表面一如往昔,内心冷涩疲惫。这些关于月的名字,或美好圆满,或黯然消魂,但每一种称谓,每一个文字都是一种幽思的寄托,一段情感的驿站。人们将心灵旅程的枯槁昏黄溶入了冷月“银钩”“冰轮”的凄清悲凉,却将悠然神往的和睦美满寄寓在了满月“玉盘”“金镜”的幸福畅想中。前者是对现实的无可奈何,而后者则是对未来的憧憬希冀。 早在2600多年前的《诗经》里,就有了“月出皎兮”“月出皓兮”“月出照兮”的明丽相思,那是一种纯真质朴的少年心情,豆蔻梢头的红豆情结。让每一个青春窈窕的少年怦然心动,每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怅然回首。穿过时空的隧道,你是否可以看见那个虔心拜月的美丽女子纤细婀娜的姿影和她眼中义无返顾的清泪?貂禅,这个曾经对着横空的冰轮和满地的婆娑许下誓言的女子,终于用红裙一展凤仪亭的凄美瓦解了董卓与吕布的阴谋,从而改写了历史,为自己与月的盟誓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也因此而留下了千古美名,千古骂名……还有那个关于月下老人赤绳联姻的传说,又让多少风华正茂,血气方刚的人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让多少纯真无邪,至情至性的人发出“只羡鸳鸯不羡仙”的喟叹?之后,便是太白“举杯邀明月”的潇洒和义山“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的凄凉。赤壁的江月给了苏子“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的旷达,短松岗的明月下又飘出一曲“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的挽歌:“缺月挂疏桐”时东坡自况“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丙辰满月时又醉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绝响!月,赋予了文人太多的遐想,墨友们也赋予了那一弯清寒或是一轮圆满太多的挚情。无论怎样,人们只是在借月的孤冷遣送哀愁,假月的清辉点亮心灯。 有一个成语,叫做“花好月圆”,这也许是世上最真挚最纯朴最淡然最美好的幸福了。愿人间——花常好,月常圆,人常乐。
|
|
|
----------------------------------------------------------- 雁过乌啼愁梧叶,侵阶秋雨,闲庭踏红尘。 顾盼倩影珠泪绝,踯躅暗影思漂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