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1/11/22 6:05:43 人气:450
|
楼主 |
情!!!!!
在《南方周末》上见到《书城》复刊的广告,于是就一直惦记着11月15号,16号
的下午,在书摊上也终于见到,并不显眼,若不是茶看到,我肯定是要错过了。
买了回来,也没时间细看,粗粗翻了一下,没什么激动与欢喜,只是知道从此必
定每月又多一笔小小的开支。
和《书城》结识于九八年,学校的图书馆里,那么奇特的一本杂志,没人去动
它。我却每个月常跑去问有没有新的一期。读了一年,许知远,郭小橹,张五
常,李欧梵,夏济安,也就是那个时候才知道的。之后他们的衍生物是许知远的
《那个忧郁的年代》,李欧梵的《徘徊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夏志清的《鸡窗
集》,甚至小宝的随笔集。
从九九年开始自己买,非常的不好买。每次都是去先锋问问有没有多的。有时在
外地看到,都一律买下,宁肯买二本,也不愿错过。现在它们被放在我的书架的
最上边。接灰。原本以为喜欢他的人并不多,后来发现并不是的。我自己极爱
1999年11月的那一期。
后来2001年开始就买不到了。急急的找。甚至在网上遇到在上海的朋友也托他去
帮我看有没有。一样的沓无音讯,后来在2000年12月的最后突然看到,它们停刊
了,那一期刚刚好没有正常的看到。
于是开始怀念。
我极喜欢的一个DJ在节目中也提到她极爱《书城》,她在《书城》停刊后曾打电
话到三联,得到了停刊的消息,她是很伤感的,现在想必她在那里也买到了这一
期的《书城》吧。
一个朋友曾说他想考李欧梵的博士,我笑,不过倒也惊奇。
在《书城》的来信选登里看到了F的MAIL,本来是知道他的,看他的口吻对《书
城》很是推崇,也就先有了几分同感,后来自己的字在一本杂志上,寄来样刊,
也有他的东西,有些亲切。只是后来见到他,也没提到这些,他肯定是不记得
了。
那个大学的女孩提到,买《书城》给她喜欢的男孩,每每想起,我都会想到,我是 坐在101路公车上读到这一段,抬起头,窗外的景色不断地向后跑。
我不愿意说什么新旧对比的话,我会做出我自己的选择。但我是隐隐希望,我可
以一直买它下去的。尽管我的确很怀念过去的《书城》
又见《书城》。南京,冬。 我带着冒昧的笑容翻开历史的汗青去寻找属于自己的那段空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