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发表:2001/11/4 2:21:01 人气:106
|
楼主 |
情诗夜话
大凡现今的爱情故事,多半是出于邂逅,或网络,或酒吧,或咖啡屋,偶然相遇,便火花四溅,于是钟情,于是相恋,于是缠绵,忽一日又插入第三者来,于是互相埋怨,于是大打出手,于是分道扬镳。千篇如出一辙,几尽淫邀艳约、私订偷盟之能事。乾坤朗朗,却是物欲横流,人欲横流。抛开这些恼人的三角恋爱,读读唐诗宋词,体会一下古人的风花雪月,未偿不是好事。笔者从平素收集的爱情诗词中,采撷数篇,分为“怀春”、“相遇”、“相别”、“相思”、“失恋”凡五类,组成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并略加品评。由于水平有限,不足之处,还望海涵。 怀春“杏花零落燕泥香,闲立东风看夕阳。倒把风翘搔鬓影,一双蝴蝶过东墙。” 这是宋朝元淮的一首<<春闺>>诗。诗中的少女情窦初开,看到落花满地,春燕衔泥,又兼以日长人倦,难免思及一些男欢女爱之事。每思至此,直羞得少女面色菲红,胸中如揣着一只小鹿,突突乱跳。为了掩饰自己慌乱的心情,她故做轻松,在东风中立看夕阳。不曾想又飞出“一双蝴蝶”来,于是情思愈乱,脸色愈红,一如即将落山的夕阳。诗人此处不用“一群”,不用“一只”,偏用“一双”,可见用心之良苦。与元诗相媲美的另一首诗,是南宋何应龙的<<采莲曲>>.“采莲时节懒匀妆,月到波心发棹忙。莫向荷花深处去,荷花深处有鸳鸯。”其中“荷花深处有鸳鸯”一句,与“蝴蝶过东墙”有异曲同工之妙。 相遇“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采莲时节一到,深锁春闺的少女,终于有机会得见阳光了。江南的采莲时节,就如清明,未出阁少女是可以外出活动的。耦塘内男女混杂,是淡情说爱的大好机会。秋高气爽,配以滟滟的湖光,多情的少女便春情荡漾,看到不远处的青春少年,不禁傻傻地发愣,任凭自己的小船流开去。正看时,不知从哪儿飞来几颗莲子,打在船头,少女自知忘情,见被人查觉,不禁粉面羞红,半天抬不起头来。这首皇甫松的<<采莲子>>堪称诗中妙品,难怪清朝的况周颐在<<餐樱庑词话>>中说:“写出闺娃稚憨情态,匪夷所思,是何笔妙乃尔。” 相别“客行只念路,相争渡京口。谁知堤上人,拭泪空摇手。” 南朝有不少烩炙人口的爱情小诗,萧纲的这首<<春江曲>>便是其中之一,诗意明白如话,但含义隽永,耐人寻味。读者朋友细细思之,笔者在此就不做謷述了。 相思“月落星稀天欲明,孤灯未灭梦难成。披衣更向门前望,不忿朝来鹊喜声。” 唐代的李端无疑是写<<闺情>>的高手,思念“良人”的闺妇在他笔下被刻画的温柔可爱,楚楚动人,倘若家中有如此娇妻,真不忍辜负这满天星斗、一盏孤灯。“月落星稀”,孤灯未灭,好梦难成。忽有鹊声传来,闺妇的心为之一动。谚云:“喜鹊叫,好事到。”莫非久别的良人回来了?于是“披衣”起身,到门口苦苦守望,但见寒星数点,却不见“良人”归来,于是“不忿朝来鹊喜声”。真是“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全词描写的细腻生动,堪称情诗之佳作。 失恋“水纹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 翻开唐宋诗词,写男子失恋的并不多见,李益的这首<<写情>>就显得弥足珍贵。这位男子与诗中的女主人公幽会,不想就在此夜,那位女子自毁前言,昔日的海誓山盟付之东流,于是“千里佳期一夕休”,深夜细思,虽然躺在“水纹珍簟”之上,内心依旧一片悲凉,以致于“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任尔花开花落,云卷云舒,这些与我何干?据古书记载,诗中的“西楼”便是指这位女子的闺楼,多情的男子展开联想,由夜及月,由月及楼,由楼生恨,因恨成愁。男子失恋后的微妙心态跃然纸上,显得活灵活现。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毕人一生,也不能穷其万一,想继承和发扬,我们还任重道远!
|
|
|
-----------------------------------------------------------
|
|
|